APP下载

推拿手法配合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68例

2011-02-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6期
关键词:术者督脉腰痛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急性腰扭伤是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腰部在突然的、意外的刺激下或不协调的动作下所产生的一种局部软组织——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等的损伤。俗称闪腰,岔气。临床以腰部剧痛,活动、转侧不利,坐、卧、翻身困难,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深呼吸、大便时疼痛加重。多见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属于祖国医学“腰部伤筋”范畴。我们根据中医“以痛为俞”的理论,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68例,临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4月~2010年20月共收治急性腰扭伤患者68例,6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9岁,以20~45岁为最多;发病时间最短仅2小时,最长4天。

1.2 诊疗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常常牵扯腹部或臀部以下大腿后部及根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在扭伤的同时患者感觉腰部有撕裂感和响声,坐立或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物,损伤部位筋肉局部出血、肿胀、有明显压痛。咳嗽、喷嚏、深呼吸、大小便使疼痛加重。

(4)X线摄片检查,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中医辨证标准

气滞血瘀:闪挫及强力负重后,腰部剧烈疼痛,腰肌痉挛,腰部不能挺直,俯仰屈伸转侧困难。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脉弦紧。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法治疗以强刺激按摩为主,辅以刺激经络。

(1)揉法:术者以右手掌根在腰部痛处做旋转按摩,由轻至重,使力量逐渐达深部软组织约3分钟。

(2)点按痛点:在揉法的基础上,术者用拇指指腹着力于腰部痛点,由轻至重,使力量渐达深部组织,间歇性放松,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免加重损伤,即所谓的“压痛点强刺激法”。

(3)提拿腰部肌肉法:用双手拇指和其余四指指腹相对用力,提拿肌腹。从腰1起至腰骶部臀大肌,由上而下、先轻后重、先健侧后患侧地进行。重点要放在腰椎棘突两侧骶棘肌和压痛最明显处。反复提拿约4min。

(4)推揉并济法:以掌根或小鱼际肌着力,在腰部病变部位作半环揉压。从上至下,先健侧后患侧,边揉边移动,使腰部皮肤感到微热为宜 (约3min)。然后术者立于患者右侧,以右手掌根和小鱼际肌处紧贴患者腰部皮肤,掌根用力,沿脊柱作旋转式推揉,由下而上,先健侧后患侧,重点放在患侧。反复推揉6~10次。

(5)斜搬腰法:患者侧卧,两手交叉于胸前,上侧肢体伸直,下侧肢体曲髋曲膝,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握住患者手腕部,另一手拇、食二指紧紧抓住患者裤腰带,用掌根和小鱼际肌紧紧按住患者臀部,双手配合先轻轻晃动几下,使患者有思想准备,然后一手用力将患者肩部向后固定,另一手将臀部推向前方,此时可听到发自腰部的“咯噔”响声,这是手法成功的重要标志。

(6)抖法:患者原体位不变,双手紧握床头,放松全身肌肉。术者站于患者足后,双手握住患者双踝,用力牵拉抖动,将患者身体抖起呈小波浪形,幅度要小,连续做3~5次。

1.3.2 针刺疗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行针方便病人舒适为宜。取人中穴即人中沟的1、3与中1.3交点处。以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医者手指及患者局部皮肤,用瑞其尔0.5寸无菌针以45°角向上刺入人中穴,深度0.4寸,待鼻根处胀麻木后,膈5分钟用泻法行针1次。切忌行针粗暴,发生弯针或断针。每次留针2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令患者站立并旋转屈伸腰部,以能忍受为度。每日针灸一次,每次30分钟。

1.4 治疗标准判定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优:腰痛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可从事日常工作。

良:腰痛症状、体征基本缓解,腰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从事一般的日常工作。差:腰痛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腰部功能无恢复,不能从事日常工作。

2 结果

68例患者优 60例,良 6例,差 2例。优良率为88.2%,有效率95.4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急性腰扭伤是由于腰局部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动转不利引起“筋出槽”、“骨错缝”,属于中医“伤筋”范畴。疼痛由气血不畅所致,因此行气活血为治疗的关键。据《针灸资生经》记载:“刺水沟,可治腰脊强痛”水沟 (人中)系督脉经穴,督脉循行于脊中,纵贯腰背,诸阳经均来交会,故有“阳脉之海”之称,病在督脉,搏于脊背,瘀血留滞,经气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取本经中易得气、针感强的人中穴泻之,以通督脉经气,振奋阳气,使气机顺畅,经络瘀阻得解。则腰部经脉之瘀滞消散。揉、按、推、拿、拨、滚、搬等手法可以松解腰部肌肉、韧带,借用杠杆力、旋转力,促使小关节复位,根据腰椎关节多轴运动特性和物理学特点,达到筋入槽骨合缝之目的。本套手法治疗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淤,解痉止痛,分解粘连,理筋正骨,滑利关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伤病组织的修复,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1]姚连兴.改良斜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3).

[2]苗华,周建生.腰骶神经根 (节)的解剖变异与腰腿痛[J].颈腰痛杂志,1998,19(4):241-242.

[3]张子彦.物理疗法治疗肩周炎国内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7,28(5):432-433.

[4]邵宣,许競斌.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317-319.

[5]孙树椿,孙立镐.中医筋伤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19.

[6]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3楚德升,邵华磊。腰背部广泛性肌膜炎125例治疗体会[J].颈腰痛杂志,2007,28(3):254-255.

猜你喜欢

术者督脉腰痛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腰痛用花椒黄沙热敷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说“父fǔ”道“父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