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石症100例疗效观察

2011-02-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6期
关键词:尿石症尿常规化验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医院,湖北 利川 445400

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作时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反复发作者,可造成肾功能损害,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在20-75岁,肾结石50例,输尿管结石35例,膀胱结石10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5例。结石最大的1.2cm×0.8cm,最小的0.4cm×0.3cm,病程2天~5年。

1.2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有肾绞痛病史,腰痛伴血尿,发热伴尿频、尿痛、尿中断病史,体检时中下腹部压痛,肾区压痛,肾区单侧或双侧叩击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2)尿常规检查:尿中可见大量的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3)B超检查:可见结石光团伴声影,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

1.3 治疗方法 (1)西医西药治疗,对于患者病情较重腹痛剧烈的肾绞痛患者,给予杜冷丁或654-2注射,待肾绞痛症状缓解后给予中药治疗。(2)中药治疗:对于在体检中发现的尿石症患者,或有轻微的腰痛、腹痛及尿频、尿痛经B超证实确有结石者,给予金钱草、鸡内金、赤芍、瞿麦、郁金、海金沙、石苇、扁蓄、车前子等治疗。如果化验有脓尿者给予苡仁、双花;痛者给予元胡、白芍;气虚者给予黄芪。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并嘱患者多饮水,适当运动,以利结石排出。服药7天1个疗程,常规服药1~3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化验正常、B超检查结石消失、并确有结石排出者;有效:症状体征消失,经B超检查排石不完全;无效:症状体征有些改善,B超检查结石不能排出者。

2.2 治疗结果 100例中治愈85例,占85%;有效10例,占10%;无效5例,占5%。

2.3 典型病例 女,39岁,农民,2002年3月20日初诊。主诉:近4天来无任何诱因中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向腰部放射,伴尿频、尿痛、肉眼血尿,不发热,下肢及眼睑无浮肿。在近2月来有尿中断现象。

查体:T36.2℃,P80次/分,BP14/10kPa,一般情况好,发育中等,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双肾区均叩击痛,以右侧明显。

化验尿常规:肉眼血尿,B超检查:右肾可见二个强光团,伴声影大小约0.9cm×0.8cm、0.7cm×0.5cm,左肾可见一个强光团,伴声影,约0.5cm×0.4cm,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肾盂积水。

诊断:中医诊断:石淋;西医诊断:双肾结石。

治疗:西医治疗:654-2 10mg肌肉注射,或者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中医治疗:金钱草60g、海金沙30g、鸡内金20g、赤芍10g、车前子10g、白芍15g、元胡10g、石苇10g、瞿麦10g、扁蓄10g、白茅根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并嘱多饮水、多运动。患者第4天复诊。自诉:腹痛及腰痛明显减轻,能忍受,肉眼血尿消失。化验尿常规仅见少量红细胞。查体:中下腹无明显压痛,右肾区稍叩击痛,继续服上方。病后7天再次复诊。自诉已无任何不适,能参加正常的体力劳动,排出结石大小不等3~4块。B超检查:右肾可见一强光团,伴声影,约0.7cm×0.5cm,无肾积水,输尿管无扩张。继续服上药7剂后经化验尿常规及B超检查均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痊愈。

3 讨论

近年来尿石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时来势凶猛,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虽然有体外碎石机,但由于受经济、交通条件的制约,患者不可能往返于大医院之间,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属于中医的石淋,血淋的范畴,主要由下焦湿热引起,其特点是血瘀、结石壅塞,不通则痛。结石损伤脉络而见血尿。治疗上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本法具有排石率高,排石周期短,安全方便,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1]刘广瑞.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0.

[2]金鹤.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5.

猜你喜欢

尿石症尿常规化验
地质化学化验的误差及成因分析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提高油料化验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尿石症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浅谈如何减小煤质化验设备使用中的数据偏差
尿石症的危险因素与预防进展
189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排石颗粒治疗尿石症临床观察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