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快讯

2011-02-09刘昕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1年7期
关键词:临床试验办法体重

医药快讯

新药快递

美国FDA批准Linagliptin用于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1年5月2日批准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新药利拉利汀(通用名:Linagliptin,商品名:Tradjenta)上市,作为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饮食与运动疗法的辅助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Linagliptin不应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肽基肽酶-4(DPP-4)能够降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水平。GLP-1和GIP都参与血糖稳态的生理调节过程,这两种肠促胰岛素激素平时的基础水平较低,进食后浓度立即升高。GLP-1和GIP不仅能够增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血糖水平升高时还能增加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另外,GLP-1还能减少胰腺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使肝糖输出减少。Linagliptin是一种选择性DPP-4抑制剂,通过与DPP-4可逆性结合,可增加活性肠促胰岛素激素的浓度,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并降低循环中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从而调节患者的血糖平衡。

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与安慰剂相比,Linagliptin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 2小时血糖(PPG)。

(来源:http://www.fda.gov)

Rilpivirine获准用于治疗1型人免疫缺乏病毒

2011年5月20日,美国FDA批准爱尔兰蒂博泰克公司的新药利匹韦林(通用名:Rilpivirine,商品名:EDURANT)上市,其适应证为与其他抗病毒转录药物联合用于1型人免疫缺乏病毒(HIV-1)感染初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Rilpivirine是一种芳基嘧啶类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通过非竞争性抑制HIV逆转录酶(RT),抑制HIV-1的复制。该药物不会抑制人细胞DNA聚合酶α、β和γ。

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证实,Rilpivirine对一系列感染T细胞的HIV-1都有抑制作用,该药物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依非韦伦、依曲韦林、奈韦拉平)、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阿巴卡韦、去羟肌苷、恩曲他滨、拉米夫定、司他夫定、替诺福韦、齐多夫定)、蛋白酶抑制药(安普那韦、阿扎那韦、达芦那韦、茚地那韦、罗匹那韦、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替拉那韦)、HIV融合抑制药(恩夫韦肽)、CCR5共受体拮抗药(马拉韦罗)和整合酶抑制药(拉替拉韦)联用时,其抗病毒活性不会受到拮抗。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ilpivirine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另外,HIV-1 RNA高于106拷贝/m L的患者使用Rilpivirine治疗后出现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比例比HIV-1RNA低于106拷贝/m L的患者更高。

(来源:http://www.fda.gov)

药研动态

体重控制药Lorcaserin的Ⅲ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2011年5月26日,美国艾瑞纳(Arena)制药公司宣布,其在研的体重控制药物Lorcaserin的Ⅲ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对三项Ⅲ期临床试验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该药能够显著降低受试者(包括健康成年人和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体重。该药将有望用于肥胖[体重指数(BM I)>30]或超重(BM I>27)并至少有1种与体重有关疾病的患者减轻并维持体重。

大脑的下丘脑中有5-羟色胺2C受体表达,而下丘脑被认为与控制食欲和代谢有关。目前认为Lorcaserin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2C受体拮抗药。Lorcaserin通过抑制该受体,达到控制患者体重的目的。

根据临床试验结果,Lorcaserin治疗组中体重至少减轻5%、1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试验还评价了患者的心血管和代谢系统的风险,包括BM I、腰围、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心率以及生活质量,Lorcaserin试验组的结果都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

临床试验中Lorcaserin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头晕、疲劳和口腔干燥。其中,只有头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该药物也不会增加心率或升高血压。受试者每隔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以测定心脏瓣膜回流,结果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心瓣膜病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来源:http://www.drugs.com)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Vidofludimus的Ⅱb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2011年6月8日,德国4SC公司公布其在研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Vidofludimus的一项Ⅱb期临床试验结果。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疗效评价标准(ACR 20),Vidofludimus治疗组的患者在2周和8周的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达到ACR 20的平均时间也较对照组更短。试验并没有达到首要终末指标(达到ACR的比例在13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但13周时治疗组达到ACR 50和ACR 7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Vidofludimus能够抑制特定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包括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病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白细胞介素 -17(IL-17A和 IL-17F)和肿瘤坏死因子 -γ。Vidofludimus还能抑制在嘧啶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从而阻碍涉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活化T细胞和B细胞增殖。该药物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炎性肠病。

之前进行的Ⅱa期临床试验已经证实Vidofludimus对炎性肠病有治疗作用。另外,各种临床前模型证实该药物对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也有治疗作用,包括狼疮、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和移植排斥。

(来源:http://www.drugs.com)

行业新闻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7月正式施行

本刊讯 7月1日起,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修订的《办法》”)开始正式施行。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法律基础。《办法》的修订是药监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关注民生、全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又一重大举措,它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筑起一道有效的屏障。

2004年颁布施行的《办法》是我国首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的行政法规,自实施以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得到迅速发展,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报告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但随着药品监管形势的变化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办法》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地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和职责的设置已不能适应当前药品安全监管需要;药品生产企业第一责任人体现不够充分;迟报、漏报现象依然存在;对严重药品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以及要求企业对已上市药品进行安全性研究等缺乏明确规定。针对这些问题,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办法》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监管要求。新修订的《办法》共8章67条,包括总则、职责、报告与处置、重点监测、评价与控制、信息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新修订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省以下监管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职责,规范了报告程序和要求,增加了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群体药品不良事件调查核实评价的要求,增加了“药品重点监测的要求”,并对生产企业主动开展监测工作提出更明确和更高的要求。

(刘昕)

猜你喜欢

临床试验办法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参加临床试验,也要“顺道”
称体重
最好的办法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