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视频图像侦查

2011-02-09孙展明尹伟中

关键词:银行卡嫌疑人犯罪

孙展明, 尹伟中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 410138)

随着“天网工程”、“平安城市”等大型安防工程的建设以及社会中各种视频监控设备的广泛应用,利用视频图像为侦查服务已经成为现实,而且在侦查实践中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继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之后的侦查破案第4大支撑技术[1]。但现在理论界对视频图像侦查的探讨大大落后于侦查实践。基层公安机关不断推出各种视频图像侦查“战法”,而理论界对视频图像侦查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视频图像侦查的基本构成要素和主要方法都少有涉猎。因此本文对此略做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视频图像侦查的概念

虽然视频图像侦查已经在侦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尚未有权威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正由于缺乏对视频图像侦查概念的界定,所以当前视频图像侦查还停留在浅层应用阶段,难以进行深度运用,也难以契合“科技战、信息战、合成战、证据战”的时代要求。笔者认为,视频图像侦查(简称为图侦或视侦),是指侦查主体在侦查破案过程中,以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他信息捕捉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依托,依法调取视频图像,综合运用其他侦查措施,通过关联、分析、比对、碰撞,从中获取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实现预防、控制、揭露、证实犯罪为目的的一种侦查方法。在讨论视频图像侦查的概念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视频图像侦查应以侦查为主导

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视频图像侦查的主体是侦查机关和侦查员,并以服务于侦查为目的,也就是说,视频图像侦查应以侦查为主导。但从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目前视频图像侦查的实践运作来看,当前侦查机关尚未能把握视频图像侦查的主导权。

视频监控最早被称之为电视监控,是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视频监控最初主要用于私人领域尤其是商业安防领域,然后才被应用于犯罪预防和行政监管,在视频监控已经得到广泛的社会应用后,侦查机关才“拿来”为其所用。正由于视频监控设置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安防和行政管理,所以目前我国视频监控设置主体多元化。其中既有以交警为主体设置的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也有以派出所为主体设置的街面监控系统;还有以企事业单位等为主体设置的监控系统等等。但这些主体中却没有视频图像侦查主体侦查机关出现,这就导致侦查机关在收集视频图像资料时非常困难。加之不同主体设置监控系统的目的不同,经常各自为战,缺乏宏观布局,所以在视频图像侦查中经常出现监控盲区和监控死角。

因此当视频图像侦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侦查手段时,我们必须要贯彻以侦查为主导,由侦查机关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宏观布局和整合。一是我们要在侦查机构内部设立视频监控管理机构和图像侦查的专业队伍;二是以侦查机关为主导,建立辖区内的视频监控点位电子信息地图,以便在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后,能在第一时间内及时保全、调取、分析影像资料;三是基于安防目的的个人、单位、企业等在公共或私人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时,必须要在事前向侦查机关进行备案登记,在进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划时,应当由侦查机关参与布点规划;四是贴近实战需要,在公安院校的侦查专业开设《视频图像侦查》专业课程,系统传授视频图像侦查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为视频图像侦查输送后备人才。

1.2 视频图像侦查应定位为一种侦查方法

从视频图像侦查的概念可以看出,视频图像侦查只是一种侦查方法,它并不是对传统侦查手段的颠覆。当前在侦查实践中有两种不好的趋势,一种是固步自封于传统侦查手段,而无视视频监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另一种是迷恋于视频监控等现代高科技,而丢失了传统的侦查手段,当案件出现“无监控、无DNA、无指纹、无手机”4无情形时,就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实际上,无论是视频图像侦查还是传统侦查手段,都只是查明犯罪事实真相的一种手段。我们在强调视频图像侦查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侦查的遗忘,而是强调对传统侦查的发展,它并不能取代传统的侦查手段。而且要想发挥视频图像侦查的最大效能,必须要把视频图像侦查与现场勘查、调查访问、蹲坑守候、追缉堵截、辨认、讯问等多种传统侦查手段结合起来。视频图像侦查与传统侦查手段是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就视频图像侦查来说,它永远不可能独自完成整个侦查的任务;而就传统侦查来说,有了视频图像侦查的帮助,它就能够如虎添翼。

1.3 视频图像侦查应贯穿于侦查的全过程

视频图像侦查具有预期控制,破获预谋案件;同步遏制,抓获现行犯罪;案后速控,动态追踪目标;回溯查明,寻找认定嫌犯;证明犯罪,有效推进诉讼的功能[2]。虽然我们在讨论视频图像侦查时,一般都集中在案发后如何利用视频图像资料来回溯查明案情,但实际上,视频图像侦查在侦破预谋案件和现行案件上更具优势。由于预谋案件一般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很难被发现,而视频监控作为一只隐蔽的眼睛,往往能够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的反常举动,从而将犯罪行为扼杀在预谋阶段。针对现行案件,也能够通过视频监控实时引导出警,迅速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时在视频图像侦查中要注意发挥视频图像证明犯罪,有效推进诉讼的功能。当前部分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只注重视频图像侦查的线索获取功能,而忽视视频图像本身的证据功能。实际上,视频图像资料本身即属于视听资料的范畴,而视听资料又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定证据形式之一。由于视听资料具有客观真实性强、可靠性大的特点,所以具有较强的证明能力。但它也有缺陷,即对客观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强,视听资料容易因剪切、编辑而失去真实性。视频监控资料同样如此,它既具有很强的证明能力,但又很容易失去证据效力。当前部分侦查员忽视了视频资料的合法性和正当程序性要求,随意提取,任意在原始视频资料上进行编辑处理,降低甚至丧失了其证据能力。因此在视频图像侦查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视频资料收集、提取、处理的合法性,从而充分发挥其推进诉讼的作用。

2 视频图像侦查中的基本要素分析

视频图像信息的特点是“海量”数据。要想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视频信息中挖掘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其最关键的方法就是要根据案件的时空条件,选择特征明显的人、车、物等案件要素去进行分析、碰撞。

2.1 视频图像中案发时空要素分析

所有的刑事案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由于时间具有一维性、排他性,因而作案时间被认为是不可毁灭的罪证。准确地判明案发时空要素,对于正确划定视频图像观看范围,为其他侦查手段的顺利开展提供准确的行动依据,及提高视频图像侦查的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视频图像资料本身带有时空信息,这就为更精确地分析案发时空要素提供了条件。视频图像侦查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特定时空的视频资料,而对特定时空范围的判断主要依据现场勘查等初步侦查的结果。由于侦查初期对案情的认识往往还不够深入,而视频图像资料如不及时收集又有可能会因被覆盖而灭失,所以在视频图像侦查中一般采取较大时空跨度收集资料,较小时空跨度观看资料,适时扩展观看范围的办法。在视频图像侦查中对时空要素的分析主要依据视频图像中人、车、物、事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当这些变化可以排除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据此判断案件发生的具体时空因素。

2.2 视频图像中犯罪嫌疑人特征分析

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主要包括体貌特征、职业和地域特征,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特征等。犯罪嫌疑人特征的刻画关系到侦查方向和范围的确定,是进行摸底排队的重要依据。由于视频图像一般能够直观、动态地反映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因此在侦查中使用起来往往更方便,更准确。体貌特征主要包括面部特征、衣着特征、动作特征等等,这些特征一般能够通过观看视频图像资料直接获得。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征和地域特征主要通过其着装和行为动作特征来进行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特征主要通过他们的共同活动情况,特别是案发前的活动情况来进行分析。

2.3 视频图像中车辆信息分析

由于车辆体积大,特征明显,而且目前交通视频监控探头和高清治安监控卡口的设置比较完善,车牌号码自动识别技术也比较成熟,所以涉案车辆图像分析在视频图像侦查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在视频图像侦查中对涉案车辆信息的分析主要从车牌号码、车辆种类和车辆个体特征等方面进行。

车牌作为车辆的外部标识,是区分不同车辆的重要依据。现在收费站和治安卡口一般都会对过往车辆的车牌信息进行自动记录,这就大大方便了后续的查询。因此如果在视频图像中发现涉案车辆的车牌号码,就可以将该号码输入到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交通违章信息系统、道路收费信息系统等进行查询和识别。即使涉案车辆使用套牌、假牌,我们同样也可以据此进行识别和追踪。分析涉案车辆种类,对缩小侦查范围,明确摸排方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针对新车型,或者当地市场流通量较少的车型,其侦查价值更大。对车型的判断主要依据不同车型外部特征的差异,例如车辆铭牌、尾翼、车门、车窗、轮毂、刹车灯位置等等。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访问经销车辆的4S店,由专业人员进行判断。针对无牌或者频繁更换车牌的车辆就需要对车辆个体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对车辆的个体识别主要依据车辆上的喷涂、车内饰品悬挂、车外不干胶装饰彩条、车前后挡风玻璃的年检缴费标志、广告的式样及粘贴位置等进行。

2.4 视频图像中物品信息分析

对物品信息的分析主要针对特征明显的现场遗失物、遗留物、携带物等进行。通过分析物品信息,如果特征明显而持续,那么可以将其作为视频追踪的标志物;如果现场遗失物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和区域,那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这些区域去收集视频资料,从而发现其使用人;如果现场遗失物具有自身的特殊标识,能够被追踪识别,例如银行卡,安装有GPS的被盗车辆等,那么也可以根据其轨迹去收集相关视频资料;如果现场遗留物有特定的销售范围,那么可以回查这些物品销售视频资料,从而发现购买人;如果现场遗留物品有特殊的使用范围,那么可以到这些特定使用范围去收集视频资料,从而发现原持有人;如果现场的遗留物能够与某些特定的视频监控发生联系,例如ATM取款单,高速公路收费单等,那么也可以此为条件去收集相关视频资料。

3 视频图像侦查中的信息扩展

视频图像中出现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过程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暂,但这些短暂的视频图像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除了有可供直接利用的体貌特征、车辆特征等显性信息以外,更隐含着许多需要关联发掘的隐性信息。通过关联挖掘,我们往往能够从已有的视频信息中发现更多的视频信息、通讯信息、银行卡信息、上网信息、住宿信息、GPS信息等等。

3.1 视频图像的“像—像”关联扩展法

“像—像”扩展法就是根据已有的涉案视频图像信息去扩展发现更多的涉案视频图像信息。这里的扩展既有空间的扩展,也有时间的扩展。我们可以根据事件的发展轨迹,以已有视频图像为基点,进行“顺查”和“倒查”扩展。这两种方法都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轨迹去寻找更多的涉案视频资料。但“顺查”是以事件发展趋势为运作方向,去查证事物“将会”如何发展;而“倒查”是逆向查证事物是“如何”发展到现在阶段的。另外,我们也可以采取点线面串联法进行扩展查找。侦查中最先发现的案件相关视频一般只是记录犯罪过程的一个信息“点”。当将各种信息“点”串联成“线”,从而还原出整个作案过程的“面”,那么就可以全方位地收集涉案视频图像资料。串并案件就是一种典型的点线面扩展联查法。通过案件串并,能够将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很大的不同案件的视频图像资料进行扩展。

3.2 视频图像信息与通讯信息扩展联查法

当下通讯联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犯罪嫌疑人也同样如此,他们为了作案方便和工作生活都可能会进行通信联络。因此我们在分析视频资料时,一旦发现犯罪嫌疑人有通信联络行为,就一定要注意进行通讯信息的关联查证。

由于手机使用方便,在社会中普及率非常高,而且手机用户群与犯罪高发群切合度非常高。所以如果在视频图像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有使用手机的行为,就可以根据其通讯的时空条件去进行通讯信息的关联查证。如果通过视频图像资料能够明确犯罪嫌疑人的长距离移动轨迹,也可以据此进行通讯信息轨迹与车辆运行轨迹、人的活动轨迹等进行碰撞查询。另外,在视频图像中也可能会出现犯罪嫌疑人利用公用电话进行通讯的情形,据此同样可以进行通讯信息扩展联查。由于座机通话记录与视频图像信息都具有特定时空定位的功能,所以通过两者的信息碰撞,往往能够扩大视频图像的收集范围,确定通信联络的电话号码,确定使用的IC电话卡信息,或者发现目击证人等等。

3.3 视频图像与银行卡信息联查法

基于银行卡的便捷性,所以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由于银行卡本身含有身份信息,而且网路化的银联系统也便于及时查阅相关交易记录,加之银行系统都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所以视频图像信息与银行卡信息联查法是非常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的侦查方法。

在视频图像信息与银行卡信息联查法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银行卡的使用情况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视频图像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视频图像中使用银行卡的行为来发现涉案的银行卡信息。被害人的银行卡往往是引导侦查员获取犯罪嫌疑人或重要关系人视频图像资料的重要途径。如果现场发现有银行卡被盗抢的情况,侦查员要及时与相关银行联系,密切监视被害人银行卡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犯罪嫌疑人对自己银行卡的使用情况。犯罪嫌疑人一般在作案过程中不会使用自己的银行卡,更多的是在作案前的踩点过程中利用银行卡去掩饰自己的行为,或者在案发前后的生活行为中使用,所以如果在视频图像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有使用银行卡的动作,那么一定要去查证相关银行卡信息。

3.4 视频图像信息与上网信息联查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特别是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现象非常普及。而且现在网吧一般都设有视频监控系统,所以上网信息与视频图像信息有密切的关联性。在视频图像侦查中,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有进出网吧的情形,就应当调取相关网吧的资料进行联查。我们一方面要调取网吧的视频监控资料,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视频图像,另一方面要调取其上网的登记信息,从中发现其身份信息。再就是要调取其在网吧的电脑使用信息,通过对网吧电脑上所保存的聊天记录等内容进行筛选,往往能够确定犯罪嫌疑人的QQ账号及联系人情况,从而为侦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3.5 视频图像信息与旅店住宿登记信息联查法

现在旅店一般都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而且会将住宿者的身份登记信息实时上传联网。所以如果通过视频图像资料分析,确定犯罪嫌疑人有进入旅店住宿的可能,就应当及时与旅店住宿信息进行联查。一方面可以将涉案视频图像资料发送给旅店管理人员进行辨认,看有无相貌相似者入住旅店;另一方面可以将可疑入住旅客的视频图像资料交给受害者或证人进行辨认,从而确定其与案件的关联性。这一方法特别适合跨区域流窜作案和来自高危地区人员犯罪案件的侦查。

3.6 视频图像与车辆GPS信息联查法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现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与视频图像侦查密切相关的是车辆的GPS信息。视频图像信息与车辆GPS信息的联查法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通过GPS信息去收集相关视频资料。当获取了车辆的GPS运行轨迹以后,就可以根据其运行路线去收集视频资料,特别是车辆中途停靠地点的视频图像资料。另一方面,如果通过视频图像资料能够还原犯罪嫌疑人运行轨迹,并分析其乘坐了带有GPS系统的车辆,那么也可以通过轨迹碰撞,从而发现其乘坐的特定车辆,通过以车找人,锁定嫌疑人。

总之,视频图像侦查作为一种新的侦查方法,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如何将其作用最大化?唯有走传统加科技之路,走出“科技依赖症”的泥潭,强力推广“多侦多网联动、现场提取物证、视频锁定轨迹、技侦碰撞数据、侦查落地查证、物证认定罪犯”的多维立体侦查模式,这一新的侦查方法才会更具活力。

[1] 徐定安,谢贤能,马继雄,等.“从像到人”的侦查新模式:视频监控的实战应用[C]∥郝宏奎.侦查论坛第六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40.

[2] 郝宏奎.论视频监控系统在侦查中的运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5):73.

猜你喜欢

银行卡嫌疑人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Televisions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光从哪里来
无序攻击的防御与控制(中)
环境犯罪的崛起
三名嫌疑人
浅谈银行卡用户验收测试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