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探讨

2011-02-03张燕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0期
关键词:精神病障碍我院

张燕锋

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探讨

张燕锋

目的探讨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在扎来普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有效的心理疏导治疗。结果治疗后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效25例(31.3%)、有效52例(65%)、无效3例(3.7%),总有效率96.3%。结论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在有效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精神病;睡眠障碍

精神疾病患者常出现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治疗效果[1,2]。有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失眠发生率为47%左右,其可能是精神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并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3.5±9.9岁,职业类别:无业30例,工人20例,农民15例,文职人员15例。婚姻状况:未婚20例,已婚25例,离婚或丧偶35例。患者参照CCMD-3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入睡困难者66例,早醒者58例,时睡时醒者25例,通宵不眠者15例。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精神病患者不同临床症状应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同时口服扎来普隆,一次5~10 mg(半~1片),睡前服用或入睡困难时服用。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对于因为受心理因素影响而失眠的患者,需做好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包括使患者感知紧张的存在,鼓励患者尽量放松精神,促进自律神经活动,向着利于睡眠的角度进行治疗,其中包括听听轻音乐诱导睡眠发生。

1.3 观察指标

1.3.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评价:通过PSQ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主要由18个条目组成,共包括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各个成份的总分累计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3.2 睡眠质量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白天睡眠时间<2 h,夜间睡眠时间>6 h;有效:白天睡眠时间<6 h,夜间睡眠时间4~6 h;无效:白天睡眠时间>8 h,夜间睡眠时间<4 h。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情况(如表1)治疗后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情况

2.2 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显效25例(31.3%)、有效 52例(65%)、无效 3例(3.7%),总有效率96.3%。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常会出现失眠症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时睡时醒、通宵不眠等。睡眠是一种生理需要和能力,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理现象,是恢复精神疲劳的有效方法。人体脑部主要是睡眠有关的解剖部位主要有额叶底部、眶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如果脑卒中发病于上述部位可能出现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与精神病患者的多种因素有关,首先精神病患者入院后可能对陌生的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兴奋躁动、恐惧的心理表现,影响了睡眠。服用精神病药物一方面可以有较好的镇静作用,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患者还可能因服药出现镇静过度、焦虑、静坐不能等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扎来普隆和常规精神病药物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首先可增强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作用,但不影响乙醇的药代动力学。其次与丙咪嗪合用后,清醒程度降低,运动精神行为能力损伤,相互作用是药效学而没有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有研究显示扎来普隆能缩短入睡时间,但还未表明能增加睡眠时间和减少清醒次数[5]。本研究在扎来普隆治疗精神病症状的基础上联合有效的心理疏导治疗,治疗后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显效25例(31.3%)、有效52例(65%)、无效 3例(3.7%),总有效率96.3%。综上所述,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在有效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谢帆.老年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及处理.实用老年医学,2007,23(1):11-13.

[2] 王萱,宋景贵,籍玉红.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4):342-344.

[3] 李敬阳,刘畅,栾树鑫,等.认知治疗结合刺激限制与放松训练治疗失眠症.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5):797.

[4] 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进展.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1):86.

[5] 张朝辉,宋景贵.卒中后抑郁单胺类递质与睡眠的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2):188-190.

527200广东省罗定市大岗医院

猜你喜欢

精神病障碍我院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跟踪导练(四)2
都有精神病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