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86例观察

2011-02-03李松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0期
关键词:枳实承气汤淀粉酶

李松柏

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86例观察

李松柏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对86例患者随机分为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急性胰腺炎常见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血尿淀粉酶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急性胰腺炎;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疗效

急性胰腺炎是因胰腺分泌的各种消化酶被各种因素异常激活,导致对胰腺组织本身及其周围脏器产生消化。它不仅引起胰腺本身及胰周的炎性肿胀、渗出、坏死,而且常导致全身重要脏器功能的改变,以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血尿淀粉酶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种类型。自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笔者采用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44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42例对比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制订的诊断及分级标准[1],并按 Ranson标准[2]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轻型急性胰腺炎(MAP)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9例。按住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28~68岁,MAP34例,SAP10例;对照组42例,男24

例,女18例,年龄23~74岁,MAP33例,SAP9例。两组病例在年龄上,病情严重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做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腹部B超或者腹部CT、心电图、血及尿淀粉酶检查。

1.2 诊断标准[3]腹痛始于中上腹,也可以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恶心,呕吐,腹胀;初期常呈中度发热,约38℃左右,合并胆管炎者可伴寒战、高热;腹膜炎体征轻,压痛只限于上腹部,常无明显肌紧张;血、尿淀粉酶增高,在发病后24 h内检测,血清淀粉酶值>500U/dl;腹部B超或者CT提示胰腺肿大,部分胰周液体积聚。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3 d后症状与体征缓解,7 d内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与体征缓解;显效:7 d后症状与体征显著好转,血尿淀粉酶有所下降;无效:7 d后症状与体征无减轻甚至加重,血尿淀粉酶未下降,病情加重转手术治疗。

1.5 治疗方法 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二组的男女比例、年龄、病情轻重等无显著性差别,如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P值>0.05)

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胰液分泌、抗感染、扩容、抗休克及全肠外营养(TPN)支持、ICU监护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基本方:丹皮10 g,赤芍15 g,丹参 20 g,红花 10 g,柴胡 10 g,厚朴 12 g,延胡索 15 g,枳实 12 g,虎杖30 g,生大黄(后下)10 g,芒硝粉(另冲)3 g。加减:热盛加栀子、败酱草;伴黄疸者加茵陈;腹胀剧加川楝子、木香;呕吐剧加黄连、竹茹;伴结石者加金钱草、郁金;有虫积者加槟榔、乌梅、苦楝根皮;发热者加生地。每日一剂,浓煎2次共300 ml混合后分早晚二次口服,腹痛腹胀甚者,留置胃管胃肠减压,从胃管注入中药煎剂,待患者开始解大便后腹胀明显减轻,拔去胃管改为口服,中药7 d为一疗程。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和恢复进食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主要指标比较

2.2 治疗组显效29例(65.90%),有效12例(27.27%),总有效率93.18%,无效3例(6.82%)。对照组显效14例(33.33%),有效16例(38.10%),总有效率71.43%,无效12例(28.57%)。二组总有效率及无效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全身的炎性反应过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致使胰酶外溢和酶原被激活,产生多种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从而导致一系列器官及组织损害。以急腹症发病,如腹痛、腹胀、肠麻痹、腹膜刺激症,甚至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它的病情凶险,尤其急性重症胰腺炎易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死亡率达20% ~30%,因此研究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医药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的肯定[4]。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腹痛、胃脘痛、胁痛、脾心痛”等范畴,病机为气滞血瘀,热毒结聚,不通则痛,所以治疗应以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为原则,笔者认为化瘀要早,胰腺微循障碍贯穿于AP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水肿性胰腺炎向出血性胰腺炎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为中药的活血化瘀法提供了佐证[5]。基本药方由丹皮、赤芍、丹参、红花、柴胡、厚朴、延胡索、枳实、虎杖、生大黄、芒硝粉等组成,通过辨证进行加减。丹皮、赤芍、丹参、红花等凉血活血,化瘀止痛,虎杖、大黄等通里攻下、清热解毒,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过程中的渗出,胰腺组织对血液供应极为敏感,胰腺血循环障碍可加重急性胰腺炎症状,并促进急性水肿性向坏死性发展,而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的血流量下降,近年研究发现中药大黄[6],丹参[7]等能明显改善胰腺血流状况,大黄[8]还能抑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的活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细胞外液向血管内转移,降低血液黏稠度;柴胡、枳实、延胡索又可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大黄、枳实、厚朴、芒硝通里攻下,降低肠管内压,有效缓解腹部症状,枳实又增加心输出量及抗休克。因而本方既可抑制急性胰腺炎时的胰液外分泌及各种消化酶活性,又能抑制炎症过程,防止休克、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起到良好的胰腺保护作用,特别是对于SAP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病死率,并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97,12(35):773-775.

[2] 冯莉莉,谢鹏雁.Ranson及Glascow评分系统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附311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中国医刊,2005,11(40):29-30.

[3]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杨絮,胡刚,娄礼广.重症急性胰腺炎46例治疗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2):815.

[5] 黄红.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271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3):3549-3552.

[6] 焦东海,沈学敏,景炳文.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17年研究.中医杂志,1994,35(3):172173.

[7] 谢敏,金遵禹,叶耿辉,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5):269-272.

[8] 沈映君,李仪奎.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

415500 湖南省澧县中医院

·临床案例·

猜你喜欢

枳实承气汤淀粉酶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识别真假枳实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