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缺血型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2011-02-03王静马冰松侯艳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0期
关键词:激光治疗病程视网膜

王静 马冰松 侯艳杰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缺血型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王静 马冰松 侯艳杰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77%,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缺血型静脉阻塞有效。

活血化瘀中药;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的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近年来,激光技术的应用,使疗效有所提高,再配以活血化瘀型中药,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可以减少激光术后的并发症。总结我院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冶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取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眼科门诊患者,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新生血管、无灌注区或黄斑囊样水肿为纳入标准。将5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3~70岁,平均49.2岁,病程2周~15个月,平均3.5个月。治疗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2~69岁,平均47.2岁,病程1周~16个月,平均3.2个月。2组资料在年龄、病程及发病原因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患眼视力严重减退。②视网膜动脉细,静脉重度迂曲扩张。③视乳头水肿、充血、边界模糊或被出血遮盖,出血多并可有棉絮斑。④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晚期出现无灌注区和(或)新生血管[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激光治疗。激光参数:输出功率150~300 mW,光斑大小:后极部100~200u in,周边部200 ~500xm,曝光时间:0.1 ~0.3 s,光斑密度:间隔 1.0 ~2.0个光斑,以视网膜出现中度灰白色反应为准。光凝治疗每周1次,根据NV数量、大小和无灌注区范围决定治疗次数,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治疗2~3次,每次50~300点不等。光凝后3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治疗组:应用激光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治疗,激光同前。中药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减,如果病程短,出血多,可加以生蒲黄,墨旱莲,丹皮;如果病程较长,出血吸收差则加以夏枯草,黄芪;如果渗出明显加以茯苓、陈皮、半夏;如果水肿明显加车前子、猪苓等。在激光前后均予以中药口服。治疗前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和眼底镜检查,并行彩色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上2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评定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主要以眼底出血吸收情况、荧光素血管造影和视力改善作为评定疗效标准。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或 χ2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1 总疗效评定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26,%)

2.2 治疗后FFA及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 两组患者经治疗无变化的10只眼均为主干阻塞。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FFA及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n=26,眼,%)

3 讨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因其病变阶段及诱因不同,其证候表现各异,但瘀血是其共同表现。《血证论》指出:“凡离经之血,就是瘀”,“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视网膜静脉阻塞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乃肝气上逆,眼络受阻、痰热内生、上壅目窍,或邪热内炽、上攻于目或肝肾两亏,阴虚火旺,上扰清窍而致眼络阻塞,属于血瘀症候,“脉不通则血不流”,故在治疗过程中,当以通络、化瘀贯穿其中。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可调整毛细血管床的开放,降低血管内压,减轻水肿反应[2]。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方。方中桃仁、红花、赤芍、牛膝破血行瘀;川芎、枳壳、柴胡疏肝解郁,使气行则血行;当归、生地养血滋阴,虽破血而不伤正;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合,使血活气行,郁解络通。如果病程短,出血多,可加以生蒲黄,墨旱莲,丹皮以凉血止血;如果病程较长,出血吸收差则加以夏枯草,黄芪;如果渗出明显加以茯苓、陈皮、半夏以利湿;如果水肿明显加车前子、猪苓以活血利水。光凝可破坏由毛细血管闭塞引起的,使耗氧高的视网膜锥细胞和杆细胞被耗氧低的瘢痕组织所代替,变薄的视网膜组织有利于氧的扩散,从而使视网膜的缺氧状态得以改善。视网膜缺氧区的破坏减少或清除了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使新生血管生成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光凝还可引起局部视网膜和色素上皮细胞形态上的改变,使新生血管的抑制物增多,从而抑制了新生血管的形成。

[1] 张惠蓉,刘宁朴.眼底病图谱.IV.R773-64

[2] 曾庆华.中医眼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6-198.

11003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激光治疗病程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阻生牙拔除术中开展水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