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乌甲素预注镇痛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1-02-03陈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0期
关键词:睁眼用药量异丙酚

陈娟

高乌甲素预注镇痛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娟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预注镇痛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A组于术前30 min、B组于术前3 min静脉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8 mg。两组患者的麻醉方法均为异丙酚2.5 mg/kg静脉注射,速度50 mg/30 s,术中依据患者的麻醉情况追加异丙酚。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静脉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的镇痛效果及异丙酚用药量、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有无差异。结果术后镇痛效果A组的优良率为96%,B组的优良率为88%,且手术时间、睁眼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异丙酚用药量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高乌甲素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满意,且其作用强度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

高乌甲素;镇痛;人工流产;临床效果

高乌甲素为非成瘾性镇痛药,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还具有局部麻醉、降温、解热和抗炎消肿作用,与哌替啶相比,镇痛效果相当,起效时间稍慢,而维持时间较长;镇痛作用为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的7倍[1]。异丙酚又叫丙泊酚,是一种静脉全麻药物,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等特点,临床上主要用于麻醉诱导,或人流等短期麻醉。此药镇痛效果不好,需要配合止痛药才会有好效果[2]。本文旨在观察观察高乌甲素预注镇痛用于异丙酚麻醉后人工流产的临床镇痛效果及高乌甲素镇痛作用与给药时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到我院产科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A组于术前30 min、B组于术前3 min静脉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8 mg。两组患者的麻醉方法均为异丙酚2.5 mg/kg静脉注射,速度50 mg/30 s,术中依据患者的麻醉情况追加异丙酚。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静脉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的镇痛效果及异丙酚用药量、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有无差异。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1.2.1 麻醉效果 优:患者安静无躁动,宫颈口松弛;良:患者有轻微躁动,宫颈口松弛度尚可,手术过程中须经经追加1次异丙酚后能顺利完成手术;差:患者躁动,宫颈口紧张,手术过程中须经追加1~2次异丙酚后方才完成手术。

1.2.2 术后腹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VAS)法,优:0~3分,良:3~6分,差:>6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用(±s)表示,正态分布者用One-way ANOVA进行处理,方差齐者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Dunnett’sT3检验;非正态分布者用K-Independent Samples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镇痛效果A组的优良率为96%,B组的优良率为8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手术时间、睁眼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A组的异丙酚用药量明显少于B组(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及睁眼时间、异丙酚用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及睁眼时间、异丙酚用量比较(±s)

注:与A组比**P<0.01

组别 手术时间(min)睁眼时间(min) 异丙酚用量(mg)A组6.1±1.1 10.6±2.1 120.3±17.8 B组 6.7±1.3 11.5±1.8 190.3±19.4**

3 讨论

高乌甲素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非成瘾性镇痛药,其麻醉异构体有较强的由深层至浅层的麻醉作用,临床证明局部麻醉作用等同于可卡因;神经传导阻滞作用是可卡因的5.25倍,是普鲁卡因的13倍。具有高安全性,无成瘾性、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对免疫系统也无蓄积、刺激,变态反应以及毒性作用。经临床应用证明,在规定的用法与用量范围内无一例中毒病例发生。对各种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临床证实解热作用优于氢基比林,其降温作用等于阿司匹林等西药。对多种炎症模型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渗出,肿胀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同时,可以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耳廓、足趾、关节、下肢肿胀、抑制球内芽肿形成。能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免疫力。临床常用于癌痛、头痛、牙痛、肩臂痛、颈椎痛、腰痛、结石痛、外伤疼痛、风湿痛、胃肠溃疼痛、神经疼痛、坐骨神经痛、妇炎症引发的各种疼痛、术后疼痛。用于感冒发热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用于术后消炎、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高乌甲素无成瘾性,动物试验无致畸胎作用,亦不会发生蓄积中毒。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20 mg/Kg;小鼠腹腔注射LD50 为 9.1 mg/Kg,静脉注射 LD50 为 6.9 mg/Kg[3,4]。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全麻药,应用于临床10余年。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给药后约30 s,既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解除手术时的疼痛,随手术时间酌情给予补充剂量,此药突出特点是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而平稳。其用于妇科手术时常与镇痛药同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异丙酚麻醉的基础上,术前30 min、3 min静脉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后,术前30 min组的异丙酚用药量明显少于3 min组。因此,我们认为高乌甲素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满意,且其作用强度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

[1] 邓雪辉,彭成忠.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6(1):35.

[2] 黄盛辉,陈秉学,张文礼,等.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时注药方法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6(2):100.

[3] 张成明,王桂芝,焕军,等.高乌甲素对甲醛溶液致大鼠脊髓神经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6,8(10):82-84.

[4] 刘名佩.高乌甲素对炎症性疼痛镇痛作用.兰州医学院学报,2009,3(3):244-245.

45465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睁眼用药量异丙酚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你不知道的睡眠冷知识
异丙酚在人肝微粒体中酶促动力学研究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