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CP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应用

2011-02-03吴伟东段雪辉谭燕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0期
关键词:金属支架胆道胆红素

吴伟东 段雪辉 谭燕萌

ERCP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应用

吴伟东 段雪辉 谭燕萌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67例住院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通过ERCP行胆管支架置入术,分析其肝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67例患者中63例插管成功,成功率为94.0%(63/67);37例放置金属支架,26例放置塑料支架;术后黄疸明显消退,放置胆管支架引流1周后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ERCP放置胆管支架为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支架;恶性胆管梗阻

目前恶性胆管梗阻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常见原因有胆管癌、壶腹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等,发现时多为晚期,仅少数可行外科根治疗性手术治疗。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11年2月对67例住院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行ERCP放置胆管支架的诊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7例,男46例,女21例,年龄43~87岁,平均64岁。均经术前生化检测和CT检查确诊;其中胆管癌43例,壶腹癌7例,胰腺癌14例,肝癌侵犯胆管3例;无内镜检查禁忌征,所有患者均为无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治疗。其中胆管金属支架引流37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26例。

1.2 方法 常规ERCP术前准备,患者术前禁食6 h,检查前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度冷丁75 mg﹑654-2 10 mg,咽部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采用电子十二指肠侧视镜,经口插入,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及乳头开口,调整内镜使乳头位于视野正中,用造影导管行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后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具体情况,测量、选择合适长度的胆道支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支架置放术。①塑料支架置放术:顺导丝将所选塑料支架用推送器送入胆管抵达合适部位,其上端要求越过狭窄段以上,下段位于乳头外;②金属支架置放术:将金属支架装置循导丝送入胆道,连续X线透视下确定支架位置并缓慢释放,支架末端可以在胆管内,也可以位于乳头外。术后禁食24 h,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腹痛、腹胀、黄疸和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次日清晨复查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术后一周复查肝功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版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支架置入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67例恶性梗阻患者中成功63例,成功率94.0%,插管不成功4例,4例患者中1例乳头开口于憩室内,另3例为肝门部胆管狭窄严重,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共放置胆管支架69根,其中塑料支架32根,金属支架37根,有6例放置胆管双塑料支架,有10例同时放置2根金属支架。

2.2 疗效判定 术后1周复查肝功能,根据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判断退黄效果;成功插管放置支架患者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s)

792.40±324.79 447.12±154.11 5-54肝功能指标 术前 术后1周315.77±83.90 132.47±33.12 6-22直接胆红素(μmol/L) 220.36±64.53 91.73±20.38 0-6碱性磷酸酶(U/L) 542.24±200.65 291.76±89.67 15-240 γ-谷氨酰转移酶(U/L)正常值总胆红素(μmol/L)

2.3 并发症 本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48%(3/67),其中急性胆管炎1例,占1.49%;急性胰腺炎2例,占2.99%。3例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抑酶等内科保守治疗3~5 d后恢复正常;无穿孔及消化道出血病例。

3 讨论

随着内镜及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胆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起到了安全、快捷、微创及满意的临床疗效[1]。有资料表明,支架置入和手术胆肠吻合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在减黄效果、速度及生存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目前常用的胆管支架主要为塑料支架和可膨式金属支架。

胆管塑料支架的特点:塑料支架引流效果往往与支架的粗细有密切关系,太粗的支架引流效果虽好但放置时操作较困难;塑料导管支架最大的缺点是管壁厚,内径小,容易阻塞,插入大口径的支架较困难,越过肝门狭窄区更难,其长处是拔除容易,当管腔发生梗阻时,可及时进行更换。

胆管金属支架的的特点金属支架扩张后直径可达7~12 mm,且金属丝与细菌的接触面积小,并可被胆道上皮细胞覆盖,使得细菌和胆泥不易粘附,不易发生阻塞和移位,持久通畅性能较佳[3]。分析本研究病例,ERCP放置胆管支架成功率达94.0%,与国内外报道相似[4],本组病例对比放置胆管支架术前,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减退,瘙痒消失或好转。有报道[5]放置双侧支架可增加引流的范围和疗效,本组有7例梗阻严重且范围大患者放置胆管双塑料支架。ERCP胆管支架置入常见并发症有胆管炎、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发生率较低[6]。本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48%(3/67),其中急性胆管炎1例,占1.49%;急性胰腺炎2例,占2.99%,3例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抑酶等内科保守治疗3~5 d后恢复正常。无出现穿孔及消化道出血病例。

总之,经ERCP放置胆管支架为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在缓解症状、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满意疗效,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 Tesdal B,Roeren CA,Weiss MM,et al.Metallic stents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biliary obstruction comparing different stents.J Vasc Interv Radiol,2005,16:1479-1487.

[2] 姚继容,季明,韩群,等,应用ERCP术外科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73例.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8):691.

[3] 胡冰,周岱云,龚彪.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解除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分析.中华外科杂志,1999,37(5):282-285.

[4] Cowling MG,Adam AN.Internal stenting in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World J Surg,2001,25(3):355-359.

[5] 胡冰,周岱云,吴萍,等.肝细胞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的ERCP诊断与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3):367-370.

[6] 黄晓东.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22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8):3234-3237.

529000 广东省江门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金属支架胆道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覆膜金属支架在移植肾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 *
金属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研究进展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肝门部胆管癌经内镜置入金属支架结合局部放疗疗效分析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