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研究

2011-01-29宋军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7期
关键词:肌瘤栓塞腹腔镜

宋军玲

(河南省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妇产科,河南 鹤壁 458000)

子宫肌瘤是由性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形成的良 性肿瘤,据报道,30岁以上妇女中约20%可发现有子宫肌瘤[1],故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的选择在临床上凸显重要。我院对子宫肌瘤有3种治疗方法,包括米非司酮、手术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下面就我院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3种治疗方法的研究及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经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妇产科门诊妇科检查及B超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的42例患者。患者年龄33~52岁,平均(43.26±5.52)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者24例占64.29%,下腹坠胀伴痛经者9例占21.43%,贫血12例占28.57%,血红蛋白最低62 g/L,平均75 g/L。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无服用激素类药物史,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人。第一组年龄34~52岁,平均44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2年;第二组年龄33~52岁,平均43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3.5年;第3组年龄34~50岁,平均43岁,病程1个月~11年,平均3.3年。3组之间的年龄、病程、病症均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第一组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第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第3种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

1.2 排除标准

①在治疗前均服用激素类药物史;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异常者。②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③不愿意参加研究者;④随访追踪失败者。

1.3 治疗方法

米非司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202,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患者于月经来潮第1~3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一共服用1年。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腹腔镜下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基操作步骤为剥出肌瘤、修复子宫创面、取出肌瘤。子宫浆膜下肌瘤9例:蒂部较细者,用套扎法切除; 蒂部较宽者,完整剥离出肌瘤,连续缝合子宫浆肌层创面。将肌瘤经组织粉碎机粉碎变小后经腹壁套管取出。子宫肌壁间肌瘤3例:在子宫肌层注射12 U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最突出部位用电刀或超声刀纵切口或横切口切开子宫肌层,完整剥除肌瘤。创面电凝止血,修复子宫。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局麻下作股动脉穿刺且将导管送至髂总动脉分义处,旋转插入对侧髂内动脉,造影观察子宫动脉的起始,分支及肌瘤的供血血管和血管分布,再将导管通过子宫动脉,直达肌瘤处供血动脉,用:①将葡聚糖与造影剂混合后,通过血流直接达栓塞部位;②平阳霉素和混入碘油的丝线微粒.在电视监视下栓塞,直到肌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填塞后再用明胶海绵栓塞,以防逆流,然后退出导管,利用导管成袢技术行本侧髂内动脉插管,重复上述栓塞过程,结束后退出导管,局部压 迫10min后加压包扎 术后患者F肢制动6h,住院2~3d,以观察不良反应.随访1~6个月评估疗效。

1.4 疗效评估

1年后将子宫肌瘤经B超测量大小,取其均值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D)表示。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通过米非司酮、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3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米非司酮、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3种治疗方法治疗前的肌瘤大小差异不显著(χ2=1.19,P>0.05);治疗后的肌瘤大小差异显著,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1,P<0.05)。且治疗后,米非司酮的肌瘤的平均水平最大,与其他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31、3.43;P<0.05、P<0.05)。但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子宫动脉栓塞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86,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2],为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抑制性腺轴的药物可显著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米非司酮是化学合成的甾体类药物,不仅能通过与孕激素相似的结构竞争孕激素受体(PR),同时还可抑制PR期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使靶组织中PR含量降低,导致肌瘤的缩小。本文研究提示,服用米非司酮后,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且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直观,但是长期的疗效需要通过药物进行巩固。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对于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应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3],其他的可以选择切除子宫。我们的研究数据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

利用栓塞血管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有效,完全性闭塞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使其供血中断、消失,引起肌瘤缺血、坏死、吸收、萎缩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12例患者观察发现,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肌瘤缩小比较明显,且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3种治疗方法治疗的子宫肌瘤均有实际应用价值。患者治疗前肌瘤大小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大小差异显著,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1,P<0.05)。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为:米非司酮<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或者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对于不想进行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1]朱丽,陈文直,陈锦云,等.子宫肌瘤超声消融与MRI信号特征关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4) :50-53.

[2]魏海东.彩超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0):23-24.

[3]刘素云,李高文,朱雪莲,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后临床受孕的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 :99-100.

猜你喜欢

肌瘤栓塞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单纯或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和预后比较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