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副反应*

2011-01-29汪海燕杨宏宇杨辉俊马平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脉管副反应性疾病

汪海燕 杨宏宇 唐 璟 杨辉俊 罗 娟 王 锋 马平平

(1.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广东深圳 518036;2.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 515041)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好发于口腔颌面部,破坏面容、影响器官功能,若并发感染或出血还可导致较严重的后果,应予以积极治疗。PYM联合DXM瘤内注射是治疗脉管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使用该方法常会发生一系列副反应,如发热、过敏、溃烂、出血、感染和肺纤维化以及其他全身反应等。临床医生在使用该方法治疗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时不仅要注重疗效,还要密切观察注射后产生的副反应。为了进一步了解PYM联合DXM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疗效及其对机体产生的副反应,本文对深圳北大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年2月~2009年6月应用PYM联合DXM进行治疗的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病人进行了回顾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病例160例,其中男50例,女110例。年龄32d~64岁不等,其中小于1岁者70例(43.8%),1~20岁38例(23.8%)。按照Waner和Suen方法[1]分类,血管瘤58例(36.3%),静脉畸形72例(45%),淋巴管畸形14例(8.8%),其他类型16例。血管瘤生长于颊面部42例,唇部40例,腮腺区20例,舌部14例,鼻部14例,其他部位30例。瘤体最大为10.0cm×6.0cm×4.0cm,最小0.6cm×0.5cm×0.4cm。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询问病史及行胸片检查,结果正常者方可接受治疗。对于较深在的瘤体可行MR了解病变范围。按照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5mg和1%利多卡因2mL的比例混合后备用,根据瘤体部位、大小、深浅、患者年龄确定用量,一般注射药剂1~3mL,每次剂量不超过8mg。对于比较局限表浅的脉管瘤可从病变周围进针,沿水平方向进入病变处,注射药剂直至病变肿胀变白;对于比较深在的病变应穿刺,回抽无血后再注射。注射后针孔需按压2~3min,以防药液外溢和出血。对病变周围血管尽可能进行暂时性阻断,使药物停留在病变内更长时间。对眼睑、唇等特殊部位的病变用药需酌情减量。

1.3 随访

在患者第1次注射治疗2个月后开始随访,最长随访6年,观察瘤体大小变化、质地及表面皮肤色泽等情况。如第1次注射后效果不明显,需多次用药,间隔时间7~14d,3~5次为1个疗程,累计剂量不超过40mg。治疗半年后患者复诊时再次行胸片检查,以后每半年复诊行胸片检查1次,比较PYM治疗前后胸片有无变化。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经1个疗程治疗后,瘤体缩小90%以上,瘤体表面皮肤黏膜色泽正常,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用药1个疗程后瘤体明显缩小(50%以上),颜色变淡,随访无继续增大但未完全消退。无效:经1个疗程治疗后血管瘤无明显变化或注射后稍缩小,随访又继续增大。

2 结果

2.1 疗效

160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上,未发现无效病例,有效率为100%。具体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160例患者PYM混合DXM治疗疗效[n(%)]

2.2 副反应

所有患者注射后均发生局部肿胀,大多数患者注射后副反应轻微,多为注射针孔处渗血,经2~3min按压后停止。34例患者注射后体温升高(21.3%),其中1例35岁男性患者末次治疗6h后伴发热并主诉疼痛难忍,1例42岁女性患者末次注射后出现呼吸困难及发音障碍,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32d男性患儿第3次治疗后出现过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此后发展为肢冷、发绀,并一度失去意识,后经吸氧、激素注射等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消失,意识恢复。随访时160例患者胸透结果均为正常或双肺纹理稍增强,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未发生肺纤维化现象。

3 讨论

上世纪80年代Mulliken和Glowacki等将血管病变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别。1995年,Waner和Suen[1]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将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统称为脉管畸形,即将脉管性病变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类,脉管畸形又分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混合畸形等。本组患者中血管瘤58例(36.3%),静脉畸形72例(45%),淋巴管畸形14例(8.8%),其他类型16例。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好发于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90%以上的血管瘤可自行消退[2],脉管畸形一般不会自行消退,随生长发育逐渐增大。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若任其发展均可破坏面容、影响器官功能,若并发感染或出血还可导致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应予以积极治疗。目前治疗脉管性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栓塞治疗等。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3,4]开始使用PYM联合DXM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脉管性疾病。地塞米松(DXM)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激素用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国外许多文献都有所报道[5]。此外,DXM还具有抗炎作用和减轻水肿作用,与PYM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另外注射药物中混入利多卡因,注射时具有局部封闭和止痛作用,减轻局部疼痛。

本组160例患者使用PYM联合DXM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后有效率达100%。使用该方法治疗脉管性疾病常会发生一系列副反应,如发热、过敏、溃烂、出血、感染和肺纤维化以及其他全身反应等,这可能与平阳霉素的作用机制有关。平阳霉素(PYM)为糖肽类,是一种抗癌的抗生素,无免疫及骨髓抑制作用,经研究与国外的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成分相近。1977年,Yura等[6]首先报道用BLM局部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水瘤,取得良好效果。此后国外用BLM治疗脉管性疾病,长期随访效果较好[7]。BLM能导致纤维生成,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严重的异常反应—肺泡纤维素堆积,进而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样症状,最终导致肺纤维化[8]。PYM注射后易在局部积聚高浓度药物致窦腔内的内皮细胞萎缩变性,破坏内皮细胞,血小板黏着导致血栓形成,使瘤体纤维化,从而抑制血管瘤的发展和消除瘤腔,达到治疗效果。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临床测试中就有关于BLM肺部毒副作用(BPT)的报道,导致肺纤维化的因素可能包括累计用量、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年龄、补充氧气接触、口服药物释放、用药前已有肺部疾病及肺转移程度等[9]。BLM还具有一定的超敏性,但较之BPT少见且易于对症治疗。相较于BLM,PYM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较小,主要是发热、胃肠道反应等[10],但近期亦有口底癌用PYM化疗合并肺纤维化致死的病例报告。本组患者注射后均发生局部肿胀,注射后21.3%患者体温升高,1例患者主诉疼痛伴发热,1例患者末次注射后出现呼吸困难及发音障碍,1例患儿出现过敏性休克,这些可能与患者年龄、注射剂量有关,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适当减半或加倍用药量[10]。本组治疗对象均未发生胃肠道反应或肺纤维化现象。

PYM联合DXM瘤内注射治疗脉管性疾病简单易行且基本不受年龄限制;局部创伤小,对周边组织无伤害;在用量合适的情况下,无瘢痕形成,不影响功能及美观;药物的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但在临床推广时仍要注意做好过敏等副反应的急救准备。

[1]Waner M,Suen JY.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vascular lesions of the head and neck[J].Oncology,1995,9(10):989-994.

[2]Good WV.Periorbital haemangiomas[J].Br J Ophthalmol,2005,89(9):1074-1075.

[3]Liu Guolin,Yan Wei,Chen Yong,et al.The effect of pingyangmycin and dexamethasone infusing therapy on infantile hemangioma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reg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Stomatology,2009,36(6):669-671.

[4]寿卫东,胡勤刚,寿柏泉,等.平阳霉素治疗脉管性疾病不良反应105例临床分析[J]. 口腔医学研究,2006,(4):420-421.

[5]Jefferson P,Lomenick,Kent L,et al.Prevalence of Adrenal Insufficiency Following Systemic Glucocorticoid Therapy in Infants With Hemangiomas[J].Arch Dermatol,2009,145:262-266.

[6]Muir T,Kirsten M,Fourie P,et al.Intralesional bleomycin injection(IBI)treatment for haemangiomas and 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s[J].Springer,2004,19:766-773.

[7]Mathur NN,Rana I,Bothra R,et al.Bleomycin sclerotherapy in congenital lymphatic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 of head and neck[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05,69(1):75-80.

[8]Izumo T,Kondo M A,Nagai A.Effects of a leukotriene B4 receptor antagonist on bleomyci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J].Eur Respir J,2009,34:1444-1451.

[9]Géraldine P,NawelM,Stéphane O,etal.Internalisation of the bleomycin molecules responsible for bleomycin toxicity:a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mechanism[J].Biochem Pharmacol,1999:45-56.

[10]张志愿,赵怡芳.头颈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26.

猜你喜欢

脉管副反应性疾病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几何因素对微通道脉管制冷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分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浅谈生猪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PARthanatos在神经损伤性疾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