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医院手足口病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对策

2011-01-26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诊室消毒剂口病

崔 妮 黄 燕 李 悦

(大连市儿童医院,辽宁大连 116012)

手足口病是由EV71及CVA1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多见,夏秋季为发病高峰,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1]。笔者所在医院作为手足口病定点诊治医院,各部门均对疫情高度重视,结合该病流行病学特点,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采取积极有效合理的防控措施,在院感防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笔者所在医院3年来手足口病院感防控管理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国家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诊室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笔者所在医院从2008年1月开始对确诊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疫情网报。3年确诊14469例。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年来手足口病就诊病历数据发现,1~4岁为手足口病高发年龄段,约占3年总发病人数的66.64%;每年6~8月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约占3年总发病人数的69.44%。见表1。

2 管理措施

2.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科学管理

2.1.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医院内部逐级落实各项文件要求,加强领导,确保防控责任落实到位,使全院职工充分认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责任心和大局意识。

2.1.2 完善规章制度,依法规范管理,确保安全 制定《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成立手足口病医院感染应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为依据上级有关文件及规定全面负责医院手足口病应急状态下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2-3]。预案中建立多个应急组织体系,包括院领导小组、现场工作领导小组、手足口病专门诊区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诊断救治小组、消毒隔离及防护小组、疫情信息小组、物资保障小组、保卫小组等,明确规定各组职责。启动应急预案时各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可快速有效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1.3 加强防治知识培训 医院选送高年资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医院内部多次举办手足口病诊疗学习班,并进行考核,通过培训提高了医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的发现意识和报告意识及诊疗水平。医院内网及时发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院内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指南、文件规范、诊治流程和防控方案等各类信息,方便全院人员及时了解疫情进展及最新的诊疗信息,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控水平,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表1 手足口病患者年龄分布及构成比

2.1.4 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管理 手足口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医生报卡后由手足口门诊专科护士登记编号并及时交医院病案室工作人员于24h内进行网络直报,预防保健科作为疫情报告监管部门每日对网报情况进行审核,发现疫情及时报告院领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局。

2.2 抓环节管理,制定有效防控措施

2.2.1 加强预检分诊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将检诊室设在医院主楼外,检诊室通风良好,配备各项防护措施。院外设置围栏,保证所有就诊患者就诊前进行预检分诊。预检分诊由有经验的护士和医生各1人进行,高质量筛查就诊患者中的手足口病患儿。对检诊时发现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登记,密切注意集中发病的学校、幼儿园患儿,进行重点筛查,为检诊和诊断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对于检诊出的手足口病患儿由预检分诊人员按指引标识将患者引导至手足口专科门诊就诊。

2.2.2 设立手足口病专科门诊 专科门诊远离普通门诊,布局合理,设有医患通道,有独立的挂号、收款、药局、检验、放射科、诊室、处置室、治疗室、输液观察室、抢救室、卫生间、水房等,基本满足患者就诊需要,将手足口病患者集中在相对独立的空间,最大限度避免某与其他患儿的接触。医院在保证正常医疗工作的同时,根据手足口病患者数量及时调整手足口门诊地点。患者较少时在传染门诊内就诊,高发季节开辟相对独立的区域满足就诊需求,实行弹性管理。

2.2.3 手足口专科病房设置 手足口病病房均远离普通患儿就诊和住院区域,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制定手足口病患者和医护人员出入病区的流程及患者出入院流程,规定具体路线,避免与普通就诊患者出现交叉。

2.3 采取完善的消毒措施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经粪-口、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泡疹液而感染。根据疾病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院内传播。

表2 手足口病患者就诊时间构成比

2.3.1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流通,采用湿式清洁方式,专用诊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60min。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对于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椅、门、把手、床栏、楼梯扶手等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重点消毒。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对于非传染病诊区也同时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2.3.2 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患儿时应衣帽整齐,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用可杀灭病毒的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3.3 诊疗手足口病患儿所用的诊疗器具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体温计用1000mg/L清洗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听诊器用碘伏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压舌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擦干后送高压灭菌;浸泡医疗用具的消毒剂每日更换一次并做浓度监测,做好记录[4]。

2.3.4 手足口病门诊及病房产生的所有垃圾均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回收处理。

2.4 多途径健康宣教

所有儿科诊室均发放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读本,门诊、病房多处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医院网站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通过多途径的健康宣传工作使患儿家属了解手足口病防控的有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根源上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手足口病的蔓延[5]。

3 讨论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每年6~8月为高发季节。根据3年来统计结果发现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所在医院3年来共收治14469例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实施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医护人员、住院患儿及家属无一例因院内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在诊疗过程中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在手足口病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及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层层落实;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及医护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通过完善的消毒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证就诊环境安全,杜绝手足口病在医院内感染流行,3年来无手足口病院内感染病例发生,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刘志茹,郄风,张娟. 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管理[J].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1):21.

[2] 卫生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2009版.

[3] 瞿金英. 手足口病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0,(7):120-121.

[4] 徐怡. 儿科门诊应对手足口病疫情的护理管理[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21):42.

[5] 伍平,冼建妹.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医院感染管理[J]. 中国公共卫生,2009,(8):10.

猜你喜欢

诊室消毒剂口病
午后的诊室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新开的诊室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