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饮用水源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

2011-01-22张莉王芳

化学分析计量 2011年5期
关键词:氯苯硝基苯二氯甲烷

张莉 王芳

(淮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淮安 223001)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中规定了68种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其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类别较多,如硝基苯、氯苯、苯胺、苯酚、有机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这类半挥发性污染物在水体中富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以前的分析方法以气相色谱为主[1,2],笔者采用液-液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有机污染物项目,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基础上[3],改进溶剂体系,优化萃取时间,同时测定饮用水源水中24个组分,包括硝基苯类、氯苯类、苯胺类、酚类、多环芳烃类、酞酸酯类6类有机化合物,不仅解决有机物互相干扰、不易分离的问题,而且回收率较好。该法测定快速、准确,适合我国水源地特定有机项目的监测。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质谱仪:Agilent 6890N-5973型,配G1701B.02.05工作站,美国安捷伦公司;

氮吹仪: XT-NS型,上海新拓分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氢氧化钠、浓硫酸:分析纯;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400℃灼烧4 h,贮于密封瓶内,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混标溶液:甲苯中标准品 S-17408B,1 mL装,浓度均为500 μg/mL, 美国Accustandard公司;

二氯甲烷中硝基苯-D5标准品(内标):M-625-13-10X,1 mL装,浓度均为2.0 mg/mL,美国Accustandard公司。

1.2 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HP-5MS柱(30 m×0.25 mm,0.32 μm);进样口温度:270℃;不分流进样;升温程序:初始温度40℃,以15℃/min升至250℃并保持3 min,再以10℃/min升至280℃并保持6 min;载气:高纯氦气,恒定流速为1.0 mL/min。

1.3 质谱条件

接口温度:280℃;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50~450 amu;溶剂延迟:6.5 min。

1.4 标准系列的配制及平均响应因子的计算

在6个2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2、4、10、20、40 μL混合标准溶液,再分别加入1 μL浓度为2 000 mg/L的内标溶液,得到标准系列的浓度为0、0.5、1.0、2.5、5.0、10 mg/L,内标浓度为1.0 mg/L。按式(1)计算每个化合物的响应因子(RF):

(1)

式中:AX——标准系列中各浓度目标化合物特征离子峰面积;

AIS——内标化合物特征离子峰面积;

cIS——标准系列内标化合物浓度,mg/L;

cX——标准系列中各目标化合物浓度,mg/L。

由各浓度下的响应因子求平均值得到平均响应因子[4]。

1.5 样品前处理

(1)将4个城市取水口断面和自来水水样分别记作1#、2#、3#、4#、5#。

(2)在250 mL水中加NaOH(调节至pH>11),用15 mL二氯甲烷分3次提取,每次振摇时间分别为5、10、15 min,静置10 min,合并萃取物,此为碱中性组分。再取250 mL水加硫酸(调节至pH<2),用15 mL二氯甲烷分3次提取,方法同上,此为酸性组分。合并碱中性组分和酸性组分中全部有机溶剂,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放置25 min干燥,过滤并氮吹至约1 mL。

(3)取其中一个水样250 mL加入100 μL回收率指标化合物标液,再分别用正己烷、二氯甲烷和苯提取,处理步骤同(2),进行加标回收试验。

(4)加入内标,并定容到2 mL,使内标的最终浓度为1.0 mg/L。

1.6 样品测定

定性分析:全扫描方式,质量范围为45~450 amu,扫描时间为0.5 s。

定量分析:选择离子检测(SIM)采用选择性离子流,按式(2)计算各化合物的浓度:

(2)

式中:c——被测化合物的浓度,mg/L;

AY——待测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特征离子峰面积;

AIS——待测样品中内标化合物特征离子峰面积;

cIS——内标化合物浓度,mg/L;

N——浓缩倍数(本实验的加标浓缩倍数为125)。

各半挥发性有机物的选择离子检测质量数(m/z)、平均响应因子、响应因子的标准偏差见表1。标准溶液和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1。

表1 各半挥发性有机物的选择离子检测质量数(m/z)、平均响应因子、响应因子的标准偏差

续表1

序号化合物保留时间/min目标离子(m/z)RF———RF的RSD/%15邻二硝基苯13.643168,75,500.166.64162,4⁃二硝基甲苯14.165165,890.3215.2172,4⁃二硝基氯苯14.405202,75,1100.2218.4182,4,6⁃三硝基甲苯15.482210,89,30.1510.419六氯苯15.6512840.539.8620五氯苯酚15.952266,268,1650.0811.82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2501492.518.8322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22.131149,1670.9914.523苯并[a]芘25.4652520.5915.8

注:内标物硝基苯-D5的保留时间为9.801 min,目标离子为m/z82,129。

图1 SVOC选择离子色谱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萃取溶剂对回收率的影响

考虑到SVOCs中包含的种类比较多,首先对萃取溶剂进行了选择试验。针对标样中主要为硝基苯类、氯苯类化合物,分别选用分析纯正己烷、二氯甲烷和苯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萃取剂的萃取效果

经比较后发现,正己烷的萃取效率较低,用苯作萃取剂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最好,加标回收率在106%~126%之间,且对于酚类的提取优于其它两种提取剂,加标回收率在32.5%~45.6%之间,而二氯甲烷对于苯胺、氯苯类化合物的提取优于其它两种提取剂,苯胺的加标回收率为89.0%,氯苯类的加标回收率在103%~127%之间,综合比较后发现,苯对于这24种化合物的提取效率较好。

2.2 萃取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

样品回收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提取剂对各有机物质的提取效率,而萃取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样品的回收率。以二氯甲烷作提取剂,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100 μL浓度为500 μg/mL标液到250 mL样品中,前处理如1.5,回收率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增加振摇时间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提取效率,但增加振摇时间到15 min后,回收率指标没有明显提高,综合考虑,把振摇时间确定为10 min。

图3 同一样品不同振摇时间的加标回收率

2.3 测定结果

用苯对5个水样进行液-液萃取,并将10 μL浓度为500 μg/mL标准混合溶液加到250 mL 5#水样中,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定结果(n=7)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饮用水源水中酞酸酯类化合物均有检出,检出率为100%,这类物质主要作为生产塑料的增塑剂使用,也是制造很多用品的原料,由此可见,需要提高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该类化合物。

3 结论

采用液-液萃取气质联用法快速测定饮用水源水中24种6大类半挥发性有机物,以苯作提取剂,萃取分3次进行,每次振摇时间为10 min最好。方法回收率高,简便易行,抗干扰强,检出限低,适合我国地表水水源地特定有机项目的日常监测。

表2 半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结果、检出限及回收率

注:ND表示未检出;连续分析7个实验室空白加标样品,加标量分别为25、50、500 μg/L,计算标准偏差s,方法检出限MDL=st(n-1,0.99),t(n-1,0.99)为置信度为99%、自由度为6时的t值。

[1] 王若苹.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同步分析水中硝基苯类及氯苯类化合物[J].中国环境监测,2005(6):4-5.

[2] 杨红斌.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水中氯苯类化合物[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9(3):2-4.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16-524.

[4] 孙艳.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 17(2):282-283.

猜你喜欢

氯苯硝基苯二氯甲烷
气相色谱法测定2,4-二氟硝基苯及其共存杂质
氧化钙抑制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氯苯生成
氢氧化钠对二氯甲烷脱水性能的研究
有机高岭土在AEO-9/对硝基苯酚二元污染体系中的吸附研究
硝基苯催化加氢Pt-MoS2/C催化剂的制备及使用寿命的研究
2-(4-氯苯氨基)甲基苯酚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混二氯硝基苯氯化制备1,2,4-/1,2,3-三氯苯
浅析2,4-二硝基氯苯的最佳合成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研究独活二氯甲烷提取物化学成分
间歇萃取精馏分离二氯甲烷-乙醇-水体系的模拟及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