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之历史性考察

2010-12-26刘相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经济圈经贸大陆

刘相平

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虽然尚未最后底定,但基本成型。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变故(如重大政治事件的干扰),两岸签订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应是指日可待之事。一时间,“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再次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

两岸签订ECFA固然是30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之必然,也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所催生,但关心和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之有识之士数十年来为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则不应被忘记。

各种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模式的提出

1.1980—1990年代初多种经济合作模式纷呈

1980年初,香港学者黄枝连就提出,要在两岸四地建立“中国人共同体”,80年代中后期,类似的模式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讨论的焦点。从1980年到1992年间,有关“中华经济”交流、合作的理论性模式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有近30个之多。

无疑,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大陆-香港-台湾之间经贸活动逐渐热络、特别是港商和台商在珠江三角洲和福建沿海地区的投资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是种种模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的根本原因,而海内外学者对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热情关注则是其直接动因。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模式中的大部分为人所忘,但它们在内涵上涉及到“经济圈”、“共同体”、“共同市场”、“自由贸易体”等多个层面,为此后的讨论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1992年后,关于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华经济圈、中华经济体、两岸自由贸易区、两岸共同市场(FTA)、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其类似安排等模式上。

2.从“中华经济圈”到“中华经济体”

1992年1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倡议,由台湾、香港、广东省、海南省和福建省共同建立华南经济协作区,这是大陆研究机构首次公开提出建立两岸三地经济合作机制;1992年3月,台湾“经济部”则认为“大中华经济圈已有实质意义”,因而提出建立台湾、广东、福建、浙江以及上海的华南经济圈方案。①黄绍基.从区域经济整合探讨大中华经济圈的整合形式.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3,16(6):101这是“大中华经济圈”的雏形。

“大中华经济圈”首先是以“华南经济圈”的形式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两岸经贸交流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不过,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和扩展,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地域范围逐年扩大,“大中华经济圈”的范围随之扩大。

1994年,在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把大陆、台湾、香港视为一个整体的分析单元,并且称之为“华人经济区”。世界银行并预测这个“华人经济区”在今后十年内会壮大至足以与美国、日本、德国分庭抗礼。①廖光生编著.两岸经贸互动的隐忧与生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5:60

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对建立“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行性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台湾学者普遍认为,“若能利用台湾及香港长期经济发展,累积雄厚的资金、科技优势及国际贸易的丰富经验,再配合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则将可形成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区域经济圈”②江志中,孙盈哲.由大陆经济改革谈两岸关系之发展.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4,17(2):47。“大陆的经济潜力更使人深信,台湾、香港、大陆的大中华经济圈的成立有其必要性”③王健全.台湾、香港和大陆经济共同圈整合计划可行性研究.台湾银行季刊,1992,43(4):1-28。2002年,台湾学者邱永汉则进一步提出了“海峡两岸已形成一个经济实体”的观点。④邱永汉.重点是一个经济实体,不是一国两国.[台]财讯,2002-09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林长华教授为此撰文强调:“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经贸关系朝着一体化的趋势发展,现在已形成密切而不可分离的状态。这种经济关系还将进一步发展。”两岸三地的这种经济关系,林长华称之为“中华经济体”,而且它“反映了两岸三地已经形成一个市场,经贸不可分的客观事实,符合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潮流”⑤林长华.中华经济体与台湾经济的出路.台湾研究集刊,2003(1):37。

3.两岸自由贸易区(FTA)

2002年1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纪念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更加突出”,海峡两岸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挑战,“理应甘苦共尝,相互扶持”,他提出,“为推动两岸经济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愿意听取台湾各界人士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密切两岸经济关系的意见和建议”⑥姜殿铭,许世铨主编.台湾2002,九州出版社,2003:426。

随后,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声明,“未来两岸的经济合作机制也包含自由贸易区”。这个说法在台湾岛内立刻引起热烈的反响。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认为,“就国际潮流趋势而言,在面对‘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两大浪潮中,两岸只有秉持‘资源分享’、‘经济共荣’区域合作精神,方能因应全球化的严厉挑战”。因此,他提出“台湾应可提出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FTA)以为回应”①张五岳.以“自由贸易区”回应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中时电子报,2002-01-26。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许嘉栋也认为,“未来两岸若能朝向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前进,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将有利于两岸经贸得以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对台湾整体产业来说是“利大于弊”。②龚俊荣,许嘉栋.成立自由贸易区,两岸互蒙其利.中时电子报,2002-01-31

2005年5月12日,在“胡宋会”后发表的《会谈公报》中,提出了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从中可以推测出这应该是亲民党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主要模式选择。③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公报.中新网5月12日电2005年9月15—16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与亲民党中央党部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第一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亲民党方面提出“以金门、马祖、澎湖作为‘自由贸易特区’试办点的主张”,则是这种主张的具体化。

4.“两岸共同市场”、“中华共同市场”与“一中市场”

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想是国民党副主席、前“行政院长”萧万长在台湾“政党轮替”后提出的。2000年11月12日,萧万长在台北举行的“迎接21世纪——全球华人团结自强论坛”上发表“如何创立发展两岸共同市场”的演说,提出:“两岸经济具有互补互利互惠的特性,两岸在下个世纪来临时,都会面临加入世贸的挑战,两岸经济届时将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将会面临新的竞争”,“在新的挑战之下,两岸如果能够成立共同市场,也就是让台湾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以及经营理念和大陆的人力资源、广大市场结合,加上大陆目前正积极开发的西部市场,两岸的经济将更快速发展,这也才是真正的双赢”④萧万长.两岸设共市才是真正双赢.台湾电子报《明日报》,2000-11-12;同时见:联合早报,2000-11-13。

2001年3月26日,萧万长发起筹组的、资金规模达到新台币1亿元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成立。基金会以“互惠、交流、和平、共荣”为宗旨,推动及研究两岸建构共同市场。①台湾“中央社”2001年3月26日报道。

萧万长的构想是经济全球化冲击的产物。祖国大陆在全球体系里成为一个新的结构,在亚洲区域经济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台湾未来的发展以及两岸关系的互动,不能自外于这种全球发展趋势,否则台湾会被边缘化,无法参与新的国际政经秩序。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可以“藉助中国大陆之力让台湾经济转型更顺利”。②田习如.四位名人三通大论辩.[台]财讯,2001-03

诚然,在两岸经贸关系越加密切的进程中,双方拥有各自的优势,这种优势的互补性可以作为建立“两岸共同市场”的基础条件。

在“两岸共同市场”构想的启发下,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于2003年4月7日还提出了“中华共同市场”的设想。他说,“中华共同市场如果真正形成,对全世界都将有正面的影响”,“全世界所有的生意人,都在准备、期待中华共同市场的来临”③林贞美,施振荣.中华共同市场,业界期待.联合新闻网,2003-04-07。

2005年4月25日,在海南岛举行的博鳌论坛上,萧万长再次提出:“希望两岸经贸合作关系更进一步,建立两岸共同市场”。他甚至谈及“一中市场”的概念,希望台湾能弱化所谓“中立”或“独立”,改以经济的思维看待两岸关系。他强调,虽然“‘一中市场’概念非一蹴可及,但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④台湾前“行政院长”萧万长提出一中市场概念.中国台湾网,2005-04-25。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第一次“胡连会”前夕,国民党内部就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进行研讨,“希望在CEPA与自由贸易市场之间查找一种方式”,而“两岸共同市场”是合适的方式。⑤倪鸿祥.和平之旅/胡连会议题:CEPA vs.两岸共同市场.东森新闻报,2005-04-28可以认为,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已成为中国国民党内的主要思维,是其对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模式的主要选择。

5.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其类似安排

CEPA全名为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有人形象地将其直译为“丝帕”。

祖国大陆首先是将香港列为签订CEPA对象的。无疑,与祖国大陆签订CEPA,对香港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祖国大陆很快又与澳门签订了CEPA协议,并表示CEPA模式同样适用于台湾。2003年11月,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处长李强表示,希望和台湾有类似CEPA的安排。11月12日,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也表示,愿以CEPA的模式,促进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合作。①国民党冀两岸签CEPA,台当局称不适用两岸关系.中国新闻网,2003-11-14

祖国大陆希望与台湾签订类似CEPA协议的设想立即在台湾岛内引发强烈的反响。台湾“陆委会”发言人陈明通表示,“CEPA是一国两制下的产物,不适用两岸关系”②江今叶.中共邀我签CEPA陆委会反对.联合新闻网,2003-11-13。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大陆对台湾“以商围政”的新攻势,是“对陈水扁‘政府’的一个进逼的动作”③彭志平.政经交错CEPA中共对台新攻势.中时电子报,2003-11-13。两岸签订“类似CEPA协议”的政治内涵被台湾当局无限地夸大,导致其经济内涵被完全遮蔽。

因此,萧万长认为,由于受到现实的政治因素的干扰,两岸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可能性不大,但台湾必须应对大陆与港澳签署CEPA带来的冲击,因此,他提出两岸可签署“更紧密的经济运作架构”(CEOF)的想法,既可避开政治问题,又能争取到比CEPA更平等的地位。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黄茂雄也呼应萧万长的说法,表示“两岸若能签署类似CEPA的协定,对台湾来说是一件好事”,认为“台湾无法撇开中国大陆,两岸经贸往来又很密切,很多台商在大陆经商,签署CEOF是其有必要性及迫切性”④王鹏捷.两岸签CEOF,一举两得.[台]中央日报,2003-12-24。

6.从CECA到ECFA

2009年2月13日,台“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两岸未来签署CECA的政策已经定调,并会透过海基会与大陆方面进行谈判”⑤李顺德.苏起:两岸将谈签CECA.[台]联合报,2009-02-14,一时间,是否签署CECA立刻成为岛内各政治势力、媒体与工商界热议的话题,绝大多数岛内工商界对此表示积极赞成,而被陈水扁家族腐败案搞得焦头烂额的民进党则是借题发挥,借由签署CECA涉及“主权丧失”,大肆攻击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借机脱困。

民进党先是在两岸之间将签署“协议”还是“协定”的问题上向蓝营发难,随后又在其英文简称CEPA与大陆、港澳之间签订的CEPA“只差一个英文字母”一事上大做文章,蓝营再三解释“CECA是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缩写,和 CEPA的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并批评“这些煽动民众者一点英文素养都没有”,①于国钦,尹启铭.ECFA不签,大陆市场等于拱手让人.[台]工商时报,2009-03-02但面对非理性的“民粹”主义,丝毫没有扭转的效果,马英九不得不将之定名为“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简称ECFA,台语谐音为“A搁发”,②戴瑞芬.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初步定调,名称:ECFA.[台]中广新闻网,2009-02-27以平息争议。

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发展十分迅速。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对其进行协调,以保障两岸经贸交流活动正常进行,实有必要。而两岸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度性的前进,则使得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1979年以来,两岸贸易便以每年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按照大陆海关统计,两岸货物贸易从1991年的4.23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446.49亿美元,11年中增长了9.6倍。近年来,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增长每隔2—3年,贸易额就上一个新台阶。1998年超过200亿美元,达到204.99亿美元,2000年则超过300亿美元,为304.92亿美元,2003年,两岸全年贸易总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达到583.7亿美元。2006年,两岸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078.4亿美元。2008年海峡两岸贸易总额达到1292.2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7 506个,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76.6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大陆吸收的境外投资中占5.6%,排名第5。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据有关方面2003年的统计,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和贸易依存度分别达34.3%和21.5%。另据2004年台湾方面的统计数据,2003年祖国大陆进口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①华夏经纬网,2005-01-12到2006年底,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达到41%。

毋庸置疑,经过20多年的经贸交流,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已经十分密切,功能性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按照制度理论学说,自发性、功能性的经贸交流走向制度性是必然的趋势。

但是,两岸之间至今未能签订任何形式的经贸协议,未能建立任何形式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这十分不利于两岸经贸交流的运行与发展。

但是,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讨论不但出现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而且这些模式处于各个不同的阶段,乃至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呈现出一种“杂乱”的状态。②盛九元.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方式与途径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4):99个人认为,这恰恰表明了:其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20多年以来,两岸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程度已经相当高,可以同时容纳多种经济合作机制的要求。或者说,在经济上可以适用高层次的模式,但因为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退而求其次,利用低阶段模式以寻求突破;其二,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讨论主要是民间发起、推动的,带有某种自发性,因此呈现多元状态;其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顺应民心,积极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但受到台湾当局的消极抵制。

事实上,两岸迟迟未能建立经济合作机制的根本原因,就是台湾当局的干扰和破坏。

台湾当局的阻挠及政局的纷扰使得两岸不断错失建立经贸合作机制的良机

实现两岸经贸从功能性向制度性的转变,必须得到两岸权力机关的支持,也就是说,必须经过两岸的权力机关进行谈判、协商,才有可能签订制度性协议。

但是,由于台湾当局一直蓄意破坏两岸关系,两岸谈判无法进行,从而不断错失建立经贸合作机制的机会。

“大中华经济圈”构想提出后,台湾当局因为惧怕建立“经济圈”将“有助于两岸政治上的合并甚或是统一”,①江志中,孙盈哲.由大陆经济改革谈两岸关系之发展.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4,17(2):47因此极力反对。

1997年5月,李登辉接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访时就建立一个“经济的、文化的甚至政治的”“大中华圈”表示:台、港、大陆及其他地区的中国人,虽然基于共同的文化传承,而能彼此认同,但是,各个地区的政治制度不同,社会结构各异,经济发展的程度也大不相同,甚至彼此之间也还有许多基本立场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谈论“大中华圈”似乎还言之过早。②[台]“中央”日报,1997-05-22

此后,“大中华经济圈”不但无法得到良性的培育,反而遭到李登辉及台湾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的扼杀。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后,在“一边一国”论和“有效管理”重于“积极开放”的架构下,两岸经贸制度性建设必然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推动,因而陷入困境。

2002年1月,当祖国大陆表示两岸可以签署“自由贸易区”协议后,台湾媒体举办了“WTO架构下两岸经济新形势”的座谈会,与会的台湾产、官、学代表一致认为,“依照目前两岸政治的气氛,推动具有官方色彩的两岸自由贸易区可能性很低”。台湾工业总会副秘书长蔡宏明认为:“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可作为两岸未来共同的目标,但是两岸距成立自由贸易区尚有一段距离”,“以两岸目前的定位,中共在加入WTO时,将两岸经贸定位为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贸易关系,台湾能否接受中共的条件,颇值得怀疑”。③康彰荣.两岸成立自由贸易区,产官学认为言之过早.中时电子报,2002-02-01可见,台湾当局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最大的障碍。

萧万长在提出“两岸共同市场”时对两岸经贸交流受到台湾当局太多的政治干扰和障碍而表示忧心,他明确主张回到1992年“双方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一个中国”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淡化政治分歧,强化经济合作。台湾《中央日报》也发表社论说:“如果说,两岸共同市场概念所发挥的作用,如同在足球场上将球踢到球门口的话,那么,执政当局适时、适角度的临门一脚便具有高度的关键性。但是,执政当局有没有意愿踢出这一球在目前仍是个问题。”“执政当局的临门一脚,就是回归1992年两岸所达成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一旦执政当局下定决心,诚意执行,相信两岸情势必能顿时豁然开朗。”①社论.一中各表仍为两岸解套的关键.[台]“中央”日报,2001-03-28

不过,这些建议和呼声没有得到陈水扁及其执政当局任何善意的回应。因此,“两岸共同市场”的推动依然步履维艰。

而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后期,“两岸共同市场”成为蓝、绿两党斗争的焦点。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表示,“两岸共同市场是一中市场,是事实统一、法理统一、以商促统,透过经济一中达成政治一中,让台湾走向‘香港化’”②谢佳珍,谢长廷.一中市场是法理统一,台湾香港化.[台]“中央社”,2008-02-27。因此,2008年3月9日,他在台湾多家媒体共同主办的第二场“2008‘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上,公开提出“就这个议题进行公投,赞成的投马英九,反对的就投谢长廷”③王舜薇,谢长廷.一中市场议题,赞成投马反对投谢.[台]“中央社”,2008-03-09。

面对绿营的扭曲,“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国民党籍“副总统”参选人萧万长疲于应付,忙于解释,表示2001年他成立“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时,陈水扁前来参加并表示肯定;2002年陈水扁在其“元旦文告”甚至在会见欧洲国会议员时也一再表示“同意这模式”;而2005年他出版关于“两岸共同市场”的新书时,“也没有负面的批判”,而“一参选,这个理念就被污名化、被曲解了”。④叶素萍,萧万长.遗憾两岸共同市场被污名化.[台]“中央社”,2008-03-01他也强调,“两岸共同市场是理念、愿景与远期目标,不是现在能做的,却是台湾未来的护身符”⑤林沂锋,萧万长.两岸共同市场是台湾未来护身符.[台]“中央社”,2007-10-20,“两岸共同市场主要是替台湾经济找出路,突破台湾被边缘化:并且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⑥林沂锋,萧万长.说明共同市场,期许照亮台湾经济.[台]“中央社”,2008-03-10。

不过,面对谢长廷、苏贞昌等人的攻击以及部分民众的质疑,马英九、萧万长采取了“退却”的战略。2008年3月9日,马英九表示,“两岸共同市场”是台湾取结全球的一环,“台湾不仅跟中国大陆合作,也将与美国、日本、韩国、东协,尤其是新加坡签自由贸易协议”,他强调,“‘两岸共同市场’是长期目标,并非短期内可做到,他若当选,绝不会开放中国大陆劳工来台”。①林长顺,马英九.两岸共同市场非短期可做到.[台]“中央社”,2008-03-09随后,萧万长也表示,“两岸共同市场(的建成)没有时间表”②张荣祥,萧万长.两岸共同市场,没有时间表.[台]“中央社”,2008-03-19。

事实上,2008年3月 22日,马英九、萧万长胜选后,“两岸共同市场”就被搁置一边,不再提及。

2009年2月13日,苏起宣布两岸将就签订CECA举行谈判后,同样受到李登辉、陈水扁乃至蔡英文、谢长廷、苏贞昌、吕秀莲等绿营人士的反对和干扰,迫使马英九将CECA改名为ECFA。但即便如此,蓝、绿双方针对ECFA的斗争依然持续至今,未有了局。

只不过,经济全球化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迫使台湾再也不能也无法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而大陆在这个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这一点看,台湾要求与大陆签订ECFA,实在有“不得不签”的压力,其“被动性”、“防御性”因素要高于“主动性”、“积极性”因素,因此马英九及国民党当局才能顶住压力,继续推动ECFA前进的步伐。

结 语

20多年来,海峡两岸在经贸交流上已经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两岸都从中获得了重大利益。大陆在资金、技术、管理乃至就业等方面获益良多,而台湾在市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维持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同样受益匪浅,可以说,两岸经贸交流达到了“双赢”效果,所以受到两岸同胞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从而形成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

台湾无论在投资、贸易、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日趋紧密,它已经深深地参与到祖国大陆经济发展进程中。台湾经济因而与大陆经济兴衰息息相关,已经不可能在与大陆经贸关系完全隔绝的环境下继续生存与发展。两岸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功能性一体化”特征。

面对经济全球化新的机遇和挑战,两岸应在已有的经贸交流基础上,深化经济合作,并寻求建立经济合作机制,积极推动经贸交流从“功能性一体化”向“制度性一体化”发展。

海峡两岸有识之士不断地为建立两岸经贸制度性架构苦苦努力,而即使在两岸政治关系陷入僵局时,祖国大陆仍本着淡化政治争议、积极促进两岸经贸稳步发展的考虑,推动两岸经贸朝建立制度性架构的方向发展。

2004年5月17日,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明确提出“建立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安排,互利互惠”。2005年4月29日、5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以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并发表了会谈新闻公报。两个《新闻公报》都明确提出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可见,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努力,已经从纯民间性讨论提升为中国共产党、台湾“泛蓝”政党的共同主张。

2008年3月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马英九等人制订、执行了与李登辉、陈水扁等人有本质区别的新大陆政策思维,①关于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主张,参见:刘相平.2008台湾“大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向蠡测.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84-87承认了“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处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格局中;2008年6月10日,中断了近10年的海协、海基会“两会”会谈得以恢复;在迄今一年半的时间里,海协、海基会“两会”签订了12个协议并达成一个共识,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贸交流更加便捷、热络,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随着功能性经贸交流进一步发展,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建立已为期不远。

猜你喜欢

经济圈经贸大陆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冰之大陆
IQ大陆
冰之大陆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