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发展国际航运服务的关键举措及经验借鉴

2010-12-11

关键词:国际航运航运伦敦

董 岗

(上海海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航运服务业正面临着全球经济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大幅下挫的重大挑战,但作为全球航运中心的伦敦,2008年其航运服务对英国经济贡献了21亿英镑的海外收入,提供了超过1.5万个工作岗位.[1]伦敦依然是为国际航运界提供融资、保险、经纪、法律、会计、船舶检验、教育和出版等专业服务的全球领先中心.

一、伦敦发展国际航运服务的主要进程

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随后伦敦成功地实现了以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带动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但从20世纪后期开始,尤其是受"一战"和"二战"的影响,再加上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和美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伦敦作为传统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其却通过积极努力,以传统的国际航运中心为基础,以300多年的航运服务实践为积淀,逐步确立了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地位.[2]2008年伦敦航运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见表1.

表1 2008年伦敦航运服务国际市场份额 %

1.船舶融资

在船舶融资方面,2008年英国银行提供了500亿美元的金额,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提供了300亿美元,苏格兰银行和劳埃德TSB银行各提供100亿美元;2008年全球船舶融资总额为3910亿美元,而英国银行所占比例为13%.[3]近10年英国银行船舶融资国际份额的变化见表2.

表2 英国银行船舶融资的国际份额 %

2.船舶经纪

伦敦船舶经纪人承担了实现全球船舶和货物匹配的关键角色,从1999年到2008年一直占据油船租船市场50%和干散货租船市场30%~40%的份额.他们还参与买卖世界上超过一半吨位的新船和二手船.2008年伦敦400家船舶经纪公司创造的净出口收入达到9.48亿英镑,比2007年的7.69亿英镑增加了23%[4].近10年伦敦船舶经纪人的海外收入如表3所示.

表3 伦敦船舶经纪人的海外收入 百万英镑

3.海运保险

伦敦作为国际海运保险的主要中心,2008年占据国际海运保险市场17%的份额,仍然领先于日本、美国和德国.伦敦还是世界最大的管理保护和赔偿保险中心,其中伦敦船东互保协会占据全球市场61.6%的份额,但比2007年下降了6%.[5]近10年伦敦船东互保协会直接海运保费及国际份额如表4所示.

表4 伦敦船东互保协会保险费及国际份额

4.法律服务

伦敦是为国际航运界提供法律服务的全球领先中心,英国法律比其他任何国家的法律更适用于广泛的航运争议.航运部门的法律服务通常涉及租船、造船、金融、商品、能源、保险、货物、碰撞、救助、共同海损和污染等,许多争议通过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海事法院、商业法院或各种私人形式解决.过去10年里通过各种争端解决机制处理的争议数量如表5所示.

表5 英国海事争议解决方式

5.船舶检验

船舶检验涉及船舶是否符合相关结构和机械坚固性规则的报告,保险界将继续严重依赖主要船级社关于船舶满足结构和机械标准的保证.劳氏船级社是总部设在伦敦的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国际船级社之一,其在所有船型方面都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在邮船、液化天然气船、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滚装货船和集装箱船方面,2008年检验总吨位达到1.47亿t,占有18%的世界船队份额.[6]世界主要船级社的国际份额年度变化见表6.

表6 世界主要船级社国际份额 %

二、伦敦国际航运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1.竞争激烈

虽然伦敦一直是城市航运服务的领先中心,但仍面临着来自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船舶融资方面主要是奥斯陆、雅典、纽约、香港、新加坡、东京、汉堡、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如2008年欧洲90家船东中只有34家位于英国,仅有3家船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而奥斯陆有19家、纽约有32家;船舶经纪方面主要是纽约、奥斯陆、香港、新加坡和东京;海上保险主要在美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远东地区;海事法律人员主要集中在纽约、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希腊;船舶检验方面劳氏船级社也面临日本、美国和挪威等国船级社的竞争.[7]

2.航运新政

1996年初,荷兰新航运政策实施的头3年,其船舶数量和总吨位增长了近40%,就业人数也从5000人增加到28 000人,对造船的影响更加剧烈,较之同期订单数量至少增加4倍.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如塞浦路斯、马耳他和爱尔兰都实行了更广泛的税收激励措施.船舶融资方面伦敦已经将领导权让位于汉堡.过去30年里德国政府通过各种税收制度提供的支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驱动德国航运市场持续增长,强化德国在所有船舶类型中的所有权和管理,尤其是在集装箱船队方面.

3.贸易转移

目前世界航运业最显著的趋势是海上贸易的重心逐步转向东半球,即世界贸易量持续远离大西洋湾,转向东南亚和远东地区.尽管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日本将来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降低,但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意味着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船队将继续出现在亚洲.

4.信息变革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国际航运服务,尤其是船舶经纪、保险经纪等中介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带来机遇和挑战.较大的航运中介公司通过投资于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业务处理的效率,从而有助于巩固其在该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而相对较小、非专业的公司将很难保持竞争力,在船舶经纪和保险经纪中的合并事件将会增加.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上获得的广泛信息使航运服务中介机构面临被委托人抛弃的威胁,其需要为客户提供创新性的增值服务以获得佣金,如战略咨询、研究分析等.

5.人才短缺

具有航海经验的船员对许多岸上的航运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如2008年所有16 000个岸上工作中要求船员是首选和必不可少的接近8000个.[8]但英国公众对本国现代航运的认知程度和职业兴趣较低,导致实习生的招募不足.而伴随着实习生数量的持续下降,英国船队中有经验的人员出现老龄化趋势.根据伦敦都会大学Mc Conville教授的研究,按照通常的65岁退休年龄,有效高级船员数量从1999年的16 600人减少到2009年的11 400人,若按更保守的57岁退休年龄,有效高级船员的数量将下降一半.此外,出生率的下降意味着在2010年和2020年,英国18至21岁人口将有12%的下降.

三、伦敦发展国际航运服务的关键举措

1.集群城市航运服务

伦敦通过将航运业技能与专业环境完美结合,在航运法律、保险、会计、船舶融资、船舶经纪和运费衍生品等领域长期实践,已成为全球范围领导者和专业服务创新者,并实现了从集聚到集群的战略转变.集聚是指公司或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过程;而集群则指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在技术上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企业和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9]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的航运服务报告,2009年伦敦国际航运服务集群的就业人数为15 600名,比2007年增加1300名,具体分布如下:船舶经纪5000名,船舶检验3000名,保险服务2950名,法律服务2050名,船舶融资200名,其他服务2400名.

2.特色吨位税收制度

在英国注册的船队经历了25年的急剧下降后,即从1975年的5000万载重吨下降到1999年的270万载重吨[10],2000年7月英国引进吨位税制度,即法人税的征收是以固定名义利润为基础,参照船舶的净吨位计算,而不是以航运活动的实际利润为基础.这将为选择该制度的企业创造更为确定和稳定的环境.英国实施特色的吨位税制度.一是航运活动被严格界定,即确保只有真正与航运相关的企业利润享受该制度;二是享受吨位税制度的资格,即企业必须在英国对船舶有"战略和商业的管理";三是运营商和出租人的资本免税额,即每艘船的首个4000万英镑支出按每年20%计,增加的4000万英镑支出减为每年10%;四是训练要求的最低限度,即一个居住在英国的见习生每年要在实行吨位税制度的船队所有船舶至少15个干事职位上进行培训.

3.综合航运服务教育

除设在瓦萨希、南希尔兹等地的专门航海学院以及南安普敦大学、普利茅斯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知名航运院校外,还有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和伦敦都会大学为伦敦国际航运服务集群直接提供教育和研究支持.卡斯商学院的航运服务教育采用矩阵工作制.维度之一是3个提供学术专业知识的院系(金融系、管理系、精算学与保险系),维度之二是5类学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基础项目、硕士学位中级项目、博士学位高级项目、工商管理硕士项目、高级管理人员项目).卡斯商学院的航运服务研究领先业界,其23个专门研究中心中为伦敦航运服务集群提供直接研究支持的有18个,尤其是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中心不仅负责提供航运、供应链和能源3个硕士学位的课程,还设立了业内最高的奥纳西斯航运贸易金融奖.

4.权威高效认证培训

权威的伦敦航运服务认证机构主要有成立于1911年的特许船舶经纪人协会,代表遍布世界各地的船舶经纪人、船舶管理者和代理商;诞生于1869年的海损理算师协会,拥有来自26个不同国家的350个会员;成立于1889年的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5 000名会员.航运服务培训机构主要有拥有超过30年海运和运输培训经验的劳氏海运学院,提供面对面的研讨会、定制培训和远程学习课程;成立于1985年的剑桥运输学院,提供波罗的海交易所的系列和远程学习两大类课程;小圆舟职业发展公司通过播客网站支持在线课程,专注于海事部门中岸上商业航运的电子化学习;海事教育和培训公司在伦敦市中心为特许船舶经纪人协会职业资格、基础文凭和高级文凭的考试提供兼职夜校课程.

5.推广航运认知体验

虽然英国拥有无可争辩的航运遗产,但公众对现代航运活动和航运服务的认识程度较低.为了提高公众的行业知识和鼓励青少年的职业意识和兴趣,伦敦航运界一直努力通过活动和组织进行推广促进,如海洋视觉和海事伦敦.其中,海事伦敦是一个涉及广泛学科的非营利推广机构,为英国的国际航运专业服务商提供服务.海事伦敦由来自不同成员组成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管理,其成员对位于英国,对为国际航运界提供服务的任何公司开放,现在包括大约100家公司和组织,涉及船舶经纪、租船、保险、海损理算、融资、法律、调查、船级、招聘、出版、船东和会计等领域.海事伦敦的使命是保持并加强伦敦作为世界一流航运服务中心的地位,促进位于伦敦的所有航运利益团体与其他机构和组织的必要合作,鼓励外国航运利益团体集聚伦敦.

四、伦敦发展国际航运服务的经验借鉴

1.居安思危的政府部门

虽然伦敦已成为国际公认、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但政府仍居安思危、直面挑战,为保持和加强航运服务的长期竞争力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积极努力通过海洋视觉和海事伦敦等提高公众对本国现代航运的认知程度和职业兴趣;加大力度持续致力于航运的就业和培训,政府计划补贴50%左右的培训费用;还考虑为总部设在英国的雇主提供进一步的财政援助,使其工作人员能持续接受培训或高等教育.

2.卓越服务的航运集群

伦敦国际航运服务提供商通过航运集群持续不断地提高其技能水平,通过灵活方式和信息技术寻求新的、可持续的服务市场和客户基础:将高标准的航运业界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本转化为更高水平的客户服务技能;将激烈的全球竞争和日益苛刻的客户需求转化为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动力;追求传统集群和新兴市场之间的联系和协同,积极寻求服务和招聘的新兴市场以及利用人口结构变化鼓励进行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交流.

3.领先业界的学术研究

伦敦不仅拥有完备和特色的航运服务教育,包括船舶经纪、航运保险、海商法、船舶检验、航运金融、会计、出版、航运研究、航运咨询、船员招聘、电信、航运软件等,还拥有领先业界的航运服务专业研究中心,包括卡斯商学院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中心,格林威治大学海事研究所,米德尔塞克斯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南安普敦大学海商法研究所,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利物浦物流、离岸和海运中心等.

4.勇于创新的认证培训

集聚于伦敦的航运服务认证机构代表了各自领域的全球最高标准,并都得到国际航运界的高度认可和普遍尊重,但其仍然致力于创新和提高.如2009年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与波罗的海交易所协力扩大服务,建立新仲裁程序以处理10万~40万美元的间接索赔市场,并为航运和商品相关争议制定调解条款.而职业发展培训机构则关注跨领域融合和密切实践,采用研讨会、定制培训、远程学习和播客网站等多种培训形式.

5.团队协作的航运业界

为应对其他国际航运中心,如新加坡、迪拜、日内瓦、雅典、都柏林和上海等不断发展的挑战,以及响应政府的建议,航运界倡议建立了"一个声音",作为代表航运、港口、航运服务等进行业内有效沟通的单一渠道,成立一个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航运服务委员会,目的是代表政府对航运服务集群的活动进行协调,保留现有业务并吸引新业务到英国.特别是在行业发展和行业声誉可能受到挑战的特殊时期,通过航运业界中关键角色的密切合作、有效沟通,将声誉管理和特许经营作为持续改善国际航运服务环境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五、结 语

伦敦作为成功的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以其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而闻名全球,而赢得业界高度尊重的航运服务更是伦敦保持全球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伦敦主要国际航运服务的发展进程,分析伦敦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主要挑战,提出伦敦发展国际航运服务的关键举措以及政府部门、航运集群、学术机构、专业团体和航运业界的角色作用,为我国建设和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尤其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提供指导和借鉴.

[1]IFSL Research.Maritime services 2009[R].London:IFSL,2009.

[2]陆海祜.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航运服务中心双引擎发展模式[J].中国港口,2007(12):1-5.

[3]IFSL.Key facts about the city of London[R].London:IFSL,2009.

[4]Oxford Economics.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UK shipping industry in 2007[R].Oxford:Oxford Economics, 2009.

[5]HM Treasury.Report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group[R].London:HM Treasury,2009.

[6]UNCTAD secretariat.Review of maritime transport[R]. Geneva:UNCTAD,2008.

[7]张 丽.伦敦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及启示[J].港口经济,2008(9):54-56.

[8]GROVE J.UK maritime freight statistics[R].London: Maritime Statistics Branch Departmentfor Transport, 2008.

[9]WIJNOLST N.European maritime clusters,open innovation and European research policy[R].Brussels:ECMAR, 2007:5.

[10]张宏波,纪永波.英国沿海港口的发展与启示[J].港口经济,2008(1):58-59.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航运伦敦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去往伦敦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伦敦畅游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