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奥运会项目增减的未来走向

2010-12-08李丰荣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竞赛

李丰荣

(安徽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39)

夏季奥运会项目增减的未来走向

李丰荣

(安徽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39)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会项目设置总量趋于稳定,这也带来了新项目进入和原有部分项目淘汰等激烈竞争。研究提出奥运会项目未来增减将体现出:注重普及程度、国际体育组织间的协调、注重项目间的平衡、彰显社会发展理念等未来走向。

奥运会;项目;增减;走向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迅速发展和夏季奥运会运作模式的成熟,夏季奥运会项目基本保持稳定。而体育和社会的发展使得许多新兴运动项目的产生和国际化传播速度加快,加之一些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运动项目也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吸取新的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将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奥运会项目设置不可能一直增加,这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自身发展。而哪些项目可以进入?哪些项目应该淘汰出去?就成为了运动项目之间竞争的焦点。因此,通过奥运会项目增减的探讨对更好的认识奥林匹克运动无疑有积极意义。

1 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增减的背景

奥运会项目的增加或减少与奥运会当前的规模有密切关系。过多的比赛项目带来了规模的扩大。一些项目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与现代社会之间也出现了衔接问题,成为了只在竞赛中才出现的运动项目。一些比赛项目只在少数国家得到了比较好的开展,而从世界范围的标准衡量,则并不具备广泛的普及性,如棒垒球,这些运动只在美、日等少数国家有较为普及的开展,这直接导致了 2005年国际奥委会新加坡会议决定从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不再设立这两个项目。奥运会的超大规模给举办国家和举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如财政、交通和治安等问题,如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仅仅是安保一个方面的支出就超过了 10亿欧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仅采访记者等媒体人员就超过了两万名。采用限制门票数量的方法收效也十分有限,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门票数量从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 950万张减少到 500万张。

在论及奥运会项目的增减时,一个不能忽视的背景便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瘦身计划”。早在 2000年,当时还没有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就提出了“奥运会瘦身”的问题,奥运瘦身也成为了罗格竞争国际奥委会主席时的主要纲领之一。在 2001年罗格升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奥运瘦身”更是成为了他的改革目标之一,缩小奥运会的现有规模,减少奥运会的参加人数,降低奥运会的运作成本。虽然在落实这些改革措施中困难重重,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但是从目前来看,“奥运瘦身”的效果十分有限,但坚持这一改革理念势必将在奥林匹克的未来发展中得到体现。因此,在现有的夏季奥运会竞赛模式下,新项目的进入与原有项目的淘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反映,项目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

2 夏季奥运会项目增减中存在的争议

2.1 项目与奥林匹克理想之间的冲突

人们在审视新进入奥运会的项目时,奥林匹克的理想宗旨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以 2016年奥运会新进入项目高尔夫为例。这项运动曾经在 1900年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即便是在当时,这项运动就是典型的“贵族化”运动项目,这种社会少数富有阶层的参与使得这个项目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奥林匹克的美好理想就受到了人们的怀疑,所以在勉强维持了两届之后便退出了奥运会。而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高尔夫球仍然带着“富豪运动”的名声,各个国家中私人高尔夫俱乐部的消费层次已经说明了这一点。2016年奥运会期间,人们很有可能目睹亿万富翁们在镜头前挥舞高尔夫球杆[1]。同时,这一运动对场地环境的条件要求使得许多国家难以更好的推广和承受。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个项目甚至还存在性别歧视,如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高尔夫俱乐部一直坚持禁止女性入会。这些状况都鲜明的表现出与奥林匹克理想的冲突。

2.2 项目进入奥运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因素

纵观夏季奥运会项目的演变历程,影响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的因素很多,但是从宏观角度看,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因素无疑是影响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的主要因素[2]。20世纪 80年代以前,封闭型运作模式使国际奥委会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商业化运作模式成功之后,国际奥委会以及奥运会运作的经济危机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有力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由此,经济效益也成为了国际奥委会评估运动项目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自从 2002年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项目实行了评估制度,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项目的经济效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取消的垒球项目其普及不够以及世界各地电视转播少等原因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项目评估报告显示:国际垒球联合会 (ISF)的奥运会电视转播销售分成占了该组织总收入的 86.1%[3]就是一个证明。

从文化角度看,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和交融,奥运会吸纳的体育项目中文化特色也十分鲜明,如日本柔道、韩国胎拳道等。是绚烂的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文化因素对奥运会项目的选取也是明显的,因为用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多元文化来丰富和发展缘起西方文化的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

国际奥委会在选择项目时,虽然有着包含全球化、普及率、外界形象、发展潜力、花费等八大准则以及下含 33条细则的标准,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则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奥委会在选择项目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影响。首先,入围奥运会项目的单项体育组织,可从奥运会中获得大笔的赛事分红,该项目在奥运会的宣传效应下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

不难发现,文化、政治和经济对奥运会选择新的项目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如何统一起来是个需要度量的问题,奥运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历史很多时期里并不是均衡发挥影响作用。从奥运发展的走向看,对项目进行三方面综合衡量才是避免新项目选择失之偏颇的思维逻辑。

2.3 奥运项目增减中的利益博弈

奥运会选择新的项目或淘汰原有项目时,选择哪些项目或淘汰哪些项目的背后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这其中首先表现出项目的选择与奥运会举办地之间的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带有日本“国技”色彩的柔道成为了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韩国的特色项目跆拳道被列为奥运表演项目,为后来正式成为奥运竞赛项目奠定基础;而 1996年女足、沙滩排球进入奥运会与东道主美国获得这些项目金牌之间显然不无关系。而 2012年女子拳击进入伦敦奥运会,东道主英国在这个项目上也恰恰实力不俗。同样,将原有项目淘汰出去也带有这样的色彩,棒垒球被伦敦奥运会项目除名与这一运动在欧洲的影响力薄弱很有关系。

从国际奥委会选择新的项目和选择奥运会举办地点关联上也能够看出这一点。国际奥委会采用的做法是先选出奥运会承办地,再决定新增项目。在竞争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名单和备选新项目中可以看出诸多端倪——申办城市东京与空手道芝加哥与棒球。

国际奥委会与国际单项组织间的协调也是新项目选择中利益搏弈的表现之一。如国际高尔夫球协会已经明确承诺,世界重大高尔夫球国际赛事将为奥运会让路,以为高尔夫成为奥运竞赛项目创造条件。

2.4 奥运瘦身计划与项目增加之间的矛盾

强调奥运瘦身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一直坚持通过“奥运瘦身计划”缩小比赛规模,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均衡发展的思路。棒垒球项目从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名单中删除应该是这一发展的体现。由此,

2012年伦敦奥运会大项的数量将减少到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规模。奥运瘦身计划已经付诸实施,但一些新兴运动项目也需要进入奥运会,因此,项目瘦身和项目增加这一矛盾将在很长时期里延续下去。

3 夏季奥运会项目增减的未来走向

3.1 普及范围是项目增减的首要衡量标准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凡是被列入夏季奥运会正式比赛的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运动大项至少在 75个国家和 4个大洲的男子中以及在至少 40个国家和3个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运动小项是奥林匹克运动大项或运动分项目中的一个比赛项目。运动小项要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则必须在参赛人数上和地域范围上具有公认的国际地位,而且至少两次被列入世界锦标赛或洲级锦标赛,同时具备在至少 50个国家和 3大洲的男子中以及在至少 35个国家和 3大洲的女子中得到广泛开展的条件[4]。

以沙滩排球为例。沙滩排球 1996年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尽管有东道主美国的影响力等因素作用,但其时沙滩排球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的广泛开展程度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沙滩排球 1920年起源于加利福尼亚,并迅速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世界。轻松优美的运动形象、激烈的竞争和自然优雅的运动环境,与世界各地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等心理契合,成为了风靡美洲、大洋洲以及地中海沿岸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项目,深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当前世界范围已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沙滩排球组织并正式开展了沙滩排球运动,每年有 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视直播和转播沙滩排球赛事,收看人数超过 5亿。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发展中,对申请进入奥运会运动项目的评价中,世界范围的普及程度将依然是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全球化、商业化等发展环境影响下,奥运会竞赛项目适应现代传媒的需要都成为了运动项目的生存基础,可以说电视转播已经成为奥运会运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发展趋势隐含着对竞赛项目较高的普及程度要求,因为有着世界各地人们对某些竞赛项目的开展、熟悉和了解才有了他们对竞赛转播乃至各种相关信息的关注和了解。而反过来媒体传播也对体育项目产生着巨大的宣传效应和推动力,二者形成了互为推动和依赖。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某些项目改革中也能看出这一点,适应媒体需求、适合电视转播和便于观众的观赏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对意欲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的运动来说,如何在世界视野下扩大项目普及程度,让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接受并广泛开展应该是核心的目标。甚至对已经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来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奥运会项目的引入和淘汰应该是同时存在的,有项目需要引入,也有的项目应该被更好的运动项目替换。如即将成为 2016年奥运会竞赛项目的高尔夫,尽管奥运会已经接纳该项目,但该项目的国际普及范围问题一直为人们所担忧。

3.2 国际体育组织间的协调配合

单项国际体育组织的支持配合对运动项目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至关重要。2005年棒球被投票从 2012年奥运会项目中取消之后,国际棒球联合会为使棒球重新进入奥运会而作出巨大努力,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国际棒球联合会承诺:为了配合奥运会的举办,他们将在奥运比赛期间不再安排任何其他职业联赛,并且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顶尖职业棒球选手参加奥运竞技,避免与职业联赛相冲突。同时,国际棒球联合会还主动表示了此前备受质疑的禁药问题,明确保证严格遵守和配合国际奥委会的各项反兴奋剂规定和行动。以此增加棒球项目返回奥运会的竞争力。

高尔夫运动中从来不缺乏大牌球员,为了消除人们对这些大牌运动员能否全力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比赛的疑虑,国际高尔夫球联合会特意让欧洲著名球员索伦斯坦和莱德杯欧洲队队长蒙哥马利担任竞选嘉宾,意图也是非常明确,表明顶尖职业球手对于奥运会的渴望。

而竞争 2016年奥运会竞赛其他几个项目的国际单项组织也同样在设法增强项目的竞争力。国际垒球协会致力于摆脱棒球的影响,并着重以青少年和女性为普及宣传对象;国际壁球协会则着力同时在世界五大洲的广泛普及程度宣传;速度轮滑和空手道则在比赛规则和场地标准等方面着力突出其项目能够利用现有场馆,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致性等。这些项目国际组织的改革和宣传举措意在推广宣传,增强其项目在进入奥运会中的竞争力。可见,国际单项组织在其项目进入奥运会的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着项目的竞争力和能否进入奥运的成败。

3.3 注重项目间的平衡

奥运瘦身背景下的新项目的引进和原有项目的淘汰将同时存在,以保持对奥运会规模的适度限制。在增加新项目难度不断加大的基础上,奥运设项将体现大、小项总数在新旧项目增减相抵前提下的相对稳定。这其中,对男子项目调整与压缩,女子项目增加,实现项目设置的“男女平衡”应该是发展的方向之一。可以预见,女子全面参加奥运项目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竞赛项目在数量、形式上的“男女平等”目标将逐步成为现实。2012年伦敦奥运会设立女子拳击比赛项目的小项变更就已经显示出了这一发展走向,而此前的拳击大项是夏季奥运会项目中唯一没有开设女子比赛的夏季奥运项目。

百余年的现代奥运发展中,运动项目的变化是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相互协调的表现之一,一些项目进入,一些项目淘汰,而观赏性强、适宜商业运作逐步成为了现代体育和社会发展背景下的许多项目改革发展的特征。随着现代体育日益社会化、商业化,奥运项目设置将出现新的调整,观赏性强、适宜商业运作将是未来项目设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将逐步取代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运动项目[5]。

3.4 彰显社会发展理念

国际奥委会已经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发展的视野之中,并力求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彰显社会发展新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逐步落实于实践之中。如奥林匹克运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2006年 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出版了《国际奥委会体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导手册》,积极倡导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体育不能忽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奥委会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把环境与体育、文化并列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奥运会的举办不仅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要给环境带来改善,广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留下一份绿色的遗产。”

这一发展也同样体现在奥运会的项目评价之中,如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各个项目都必须达到环境保护要求,并将注重环保作为对选择奥运会项目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6]。因此,运动项目对场馆条件的要求,如何在满足活动需要前提下实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应该是运动项目发展应该重视的问题。不难看出,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动项目才是更加适合奥林匹克运动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4 结语

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淘汰和新项目的吸纳,其意义不仅在于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奥林匹克,提高奥运会的商业和社会价值,更是折射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趋势。奥运会项目增减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对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势都有积极意义。

[1]沈雷.奥运项目:谁在左右“生生死死”[N].文汇报 2009-08-15第 8版.

[2]李玲蔚.夏季奥运会项目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45.

[3]Olympic Programme Commission.Report to the 117th IOC Session[R].2005:141.

[4]任海.奥林匹克运动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8: 171.

[5]赵鲁南.孙晋海:奥运竞赛项目发展趋势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13-15.

[6]吕韶钧,林小美.奥运会项目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项目改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544-545.

Future D irection of the Fluctuation in Summer O lympic Events

L i Feng-r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AnhuiUniversity,Hefei 230039)

W ith the developmentofOlympicmovement,the overall numberofOlympic events ismaintained,which results in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entry of new events and elimination of old events.This paper points out such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fluctuation in Olympic events as emphasis attached to event popularization,coordin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ports associations,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events and promo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philosophy.

Olympics,event,fluctuation,direction

G811.211

A

1001—9154(2010)06—0005—01

book=5,ebook=16

G811.211

A

1001—9154(2010)06—0005—04

李丰荣 (1974—),男,安徽长丰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2010—03—03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创新思维竞赛(3)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创新思维竞赛(6)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