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2010-11-10刘启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29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运用

刘启明

摘要:“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适应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确定探究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指导学生探究等方面都有一些值得注意之处。

关键词:“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运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245-02

目前,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通常采用的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由于其自身存在的某些弊端,正日益面临着素质教育新要求的挑战。为了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适应“纲要”课教学进一步提高的要求

所谓历史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历史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范型。它既不同于纯粹的教学理论,也不同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法论体系,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策略。”[1]66因此,不同的历史教学模式,通常会有不同的教学理论基础,不同的教学活动程序组合,不同的教学策略。

目前,“纲要”课的教学多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重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和人的外在行为反应,而不探讨内部心理机制,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所以,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向学生“灌输”知识。其优点是教学省时、省力,便于教师对教学环节的操控。其缺点,一是“灌输”的成分太重,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说教”的色彩太浓,不利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情感态度的体验去自觉地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这些缺陷的存在,不能不影响到“纲要”课教学效果的提高。现在一部分学生对“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除了自身的思想认识问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式的单调乏味。有学生说,我们希望大学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一些,多一些讨论和交流,不要总是“一讲到底”,“满堂灌”。所以,要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就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僵化的弊端。

同时,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不适应国家对高校教学的要求。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指出:“要通过讨论与交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术氛围,并不断完善和发扬,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这样,真正的大学就形成了,就会有一批智慧的杰出人才出现,整个国家就有了希望。”我们应该从温总理提出的为国家培养众多高素质杰出人才的高度,来看待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纲要”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模式的几点思考

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来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改革,是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或发现疑难、困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找到答案。”[2]21它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加涅等为代表的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人对外界作出的种种选择性行为都是人的意识的外在表现。人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的。不论是认识一个式样,还是掌握一个概念,不论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人主动地对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就充分体现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因此,“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策略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起引导的作用。这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没有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向素质教育方向的转变。

那么,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关于对探究问题的确定

探究始于问题,好的问题是保证探究效果的前提。在确定探究问题时要注意:

1.计划性和系统性。对于学生在 “纲要”课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所要探究的全部问题,要有总体的考虑和通盘的计划。即确定在整个教学期间学生要做哪些问题的探究,何时布置探究的任务,采取什么方式探究,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怎样,有没有内在的联系,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系统性强不强,能不能凸显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和主线,很好地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等等。

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跨度大、范围广,可探究的问题多种多样,而“纲要”课的教学时间又有限,因此,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制订探究计划。“纲要”课的教学目的是“两个了解,三个选择”,其中,“三个选择”是“纲要”课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制订探究计划应围绕“三个选择”来进行,与之紧相关联的问题,就可纳入探究计划,关联不大的问题,即使有趣,有时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在制订探究计划时,还可以调查学生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看他们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哪些问题了解不够,哪些问题存在模糊的认识,以便能够适时纳入探究计划。

2.探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就是针对学生感到困惑或存在不正确认识的问题,“对症下药”,解疑释惑,以澄清思想,提高认识。例如,有人认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有功的,如果中国早三百年当殖民地,中国就现代化了。”“如果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胜利了,就要使中国历史倒退几个世纪。”、“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搞糟了,必定导致军阀混战。”等等。这些在学术界存在分歧的,或别有用心的人提出的问题,也在一部分学生中产生了影响,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组织学生深入探究,以求获得正确的认识。

3.探究的问题要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所谓开放性就是指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能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自由发挥的余地。学生的探究结果只要言之成理,政治思想的方向正确,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如对李鸿章的评价,对清末“新政”的评价,等,这些问题都是允许学生实事求是地探讨的。

开放性还指探究的问题不一定是由教师提出或事先计划好的问题,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的、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问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個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他们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教师不应该压制,而要予以热情的鼓励。对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中,有探究价值的,可以作为探究的任务布置给全体学生完成。如笔者在讲建国初“三大改造”的问题时,有学生提出: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搞还好些,不搞,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快一些。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比较重要,就安排学生以此为题进行探究。学生经过搜集整理资料,提炼观点,论证辩论,深刻地认识到了农业合作化在当时对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历史功绩。

所谓挑战性就是指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张力,不能太简单。如果中学历史课探究的一个问题,到大学时还是探究同一个问题;如果中学历史课探究那个问题所达到的水平,到大学时探究同一个问题,还是达到同样的水平,那么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因为这种重复的、同等层次的探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学术前沿,要努力寻找那些有思维张力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布置给学生探究。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