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交际法测试看特殊用途英语考试改革
——以旅游英语考试改革为例

2010-11-02石秦岭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交际考试测试

李 瑾,石秦岭

(1.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6;2.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从交际法测试看特殊用途英语考试改革
——以旅游英语考试改革为例

李 瑾,石秦岭

(1.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6;2.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测试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特殊英语课程的特点和测试现状,并介绍了交际法测试的特征,同时指出特殊英语考试应以交际法测试为基础进行改革,改革的趋势包括测试内容具有真实性、测试形式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应增加听说测试项目,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最后,作者以旅游英语测试改革的结果来分析说明特殊英语考试改革对教学的影响。

特殊用途英语;交际法测试;考试改革

现代外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测试作为衡量外语教学成效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教学具有反拨作用,科学合理的测试会发挥积极的反拨作用,促进教学发展,不科学的测试会起到负面的反拨作用,制约和影响教学。正如威尔金斯所说:“测试的形式对语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影响相当大,不容忽视。”[1]不可否认,长久以来,测试对教学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测试中注重考核哪些知识和能力,教师和学生就会注重培养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反之,如果测试中忽视考查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和学生也会忽视这方面的学习和培养。不同学科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性质,对知识和能力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测试方法和课程性质紧密联系,采取科学的测试方法对课程建设至关重要。

一、ESP课程特点及目前考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为了适应这种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需求,外语教学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专门用途英语(简称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是时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英语和某个领域专业相结合的语言实践课,是对基础英语教学和某个专业领域的有益的补充。ESP教学强调英语学习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它既是英语语言教学,还渗透职业技能训练。ESP把语言知识与技能、职业背景知识与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主要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学具有真实语料和任务导向两个典型特征,强调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职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教学与市场要求的距离。以旅游英语为例,旅游英语是旅游产业和英语相结合的产物,旨在为旅游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涉外旅游人才,这类人才要求具有扎实的旅游业务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是旅游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目前ESP测试多受基础英语测试影响,考试方式采用笔试为主,题型涉及词汇结构、阅读、翻译、应用文写作等,这种考试可以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无法很好地衡量学生语言交际水平以及实际工作中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模式还导致学生重笔试成绩,轻视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所带来的弊病之一是尽管学生考试成绩优异,但面对行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学以致用。以旅游英语专业为例,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步入工作岗位,原因之一是实践经验匮乏。显而易见,当前ESP教学不能满足市场需求,ESP考试模式与课程要求有一定差距,ESP考试亟需改革。

二、交际法测试

20世纪90年代,Bachman(1990)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模式。这种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强调有意义的语言交流需要语言使用者具备一般社会文化知识以及语言能力,恰当使用交际策略的能力,通过大脑信息处理和人体发声机制产生话语,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场景的需要。概括言之,交际语言测试的一些主要特征有:(1)重点是意义。(2)语境化。(3)语言活动带有可接受的目的性。(4)有实际意义的言语。(5)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6)文本处理有真实性。(7)考试结果不可预见。(8)以互动为基础。(9)考生在真实心理状态下展示语言能力。(10)根据实际交际结果判断成绩[2]。

交际语言测试把语言的运用看作一个在真实的场景中完成实际交际任务的动态交际过程。它既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又考查其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能否恰当得体地使用目标语言。也就是说,交际法测试的目的就是要评价语言学习者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真实性和交际性是交际语言测试的灵魂。这与ESP课程特征和所强调点一致,符合 ESP英语教学要求。

三、ESP考试改革趋势

ESP教学具有语言真实性和任务导向性两个特征,交际语言测试核心也强调真实性和交际性。因此,ESP考试改革应遵循和贯彻真实性和交际性原则,下面以旅游英语为例说明ESP考试改革趋势。

1.改进考试内容,使其具有真实性

考试内容是否反映了考试目的,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考查效果在成绩测试十分重要,被称为内容效度。ESP强调英语语言学习与职业技能相结合,语言教学渗透职业教育,语言运用的目的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因此,ESP考试前应分析所学的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测试的内容并保证试题有足够的数量,内容方面要选择具有职业特性的内容,以期测试学生真实环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旅游英语为例,考试内容要涉及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如欢迎或欢送游客、酒店结账、突发事件处理、景区景点说明、旅游路线及日程安排等,以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对职业理解。

2.改革考试形式,使其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

目前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客观题可以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是不能很好地衡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ESP考试应采用多种考试形式为宜。例如,除了选择题外,旅游英语测试还可以设计结合本专业的多种形式的实务测试题:如填写旅游行程,入宿登记表,账单,洗衣单,失物招领单,游客对服务评价表,帮助顾客填写留言等等。以下是旅游英语测试中的一道阅读理解题设计,它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信息转换任务,测试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测试具有实际交际意义。

3.模拟职场情景,增加听说测试,促进学生真正交际

听说能力直接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就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完成实际交际任务的动态交际过程。基于ESP的任务导向特点,即在教学中依据职场情景完成交际任务。因此,ESP考试有必要增加听说测试。旅游英语可以围绕一系列工作环节,设计任务,模拟职业场景,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测试交际水平。如机场迎宾、导游接待游客服务、处理纠纷、分配房间等等。

4.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

针对旅游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ESP考试应建立多元化考核模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平时成绩要侧重学生语言交际和职业技能的考核,例如让学生模拟职业场景进行表演,或到景区景点让学生进行实地导游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加大平时技能考核的力度有利于学生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同时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情况。

四、旅游英语考试改革实例

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2007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旅游英语考试改革尝试,对照班为该学院2006级学生。实验前测采用高考成绩,比较两届学生外语学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后测采用两届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 PETS-3级(国家公共英语等级考试3级)成绩进行对比检验。

2006级学生考试方式采用“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方式,期末考试题型包括词汇、阅读理解、翻译和应用文写作等;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和课堂表现。2007级学生考试方式采用“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口试”的方式,期末考试题型改革为听力、词汇、阅读、实用翻译和应用文写作;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表现和技能四项;口试采用等级制,包括自我介绍、日常交际和模拟职业场景完成任务等,三位教师分别打分取平均值,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笔者发现这种以“语言交际与职业技能”并重的考试模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且对教学模式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本研究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度法对学生高考成绩进行统计,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其中1分为“低”(50分以下),2分为“中等偏下(50-69分)”,3分为“中等(70-89分)”,4分为“中等偏上(90-109分)”,5分为“高”(110-130分),其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T值为-1.579,P>0.05,因此2006级与2007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1 06级学生与07级学生高考成绩差异性分析

经过两年改革后,比较2006和2007级两届学生PETS-3级成绩,仍然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度法对学生高考成绩进行统计,其中1分为“低”(40分以下),2分为“中等偏下(40-49分)”,3分为“中等”(50-59分),4分为“中等偏上(60-79分)”,5分为“高”(80分以上),其 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T为-5.802,P< .001,可知2007级学生PETS-3级成绩与2006级学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因此,实验证明以“语言交际与职业技能”并重的考试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表2 06级学生与07级学生 PETS 3级成绩差异性分析

比较2006和2007级两届学生PETS-3级成绩,方法同前,其中1分为“低”(1分以下),2分为“中等偏下(2分)”,3分为“中等”(3分),4分为“中等偏上(4分)”,5分为“高”(5分),其 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T为-3.202,P<.001,可知2007级学生 PETS-3级口试成绩与2006级学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因此,实验证明以“语言交际与职业技能”并重的考试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表3 06级学生与07级学生 PETS 3级口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以“语言交际与职业技能”并重的考试模式对师生学习和教学还产生如下影响:

1.以“语言交际与职业技能”并重的考试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笔者设计问卷问题“如果你感到英语有所提高,是在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可多选)”,80%的同学认为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听说能力有所提高,30%的学生认为词汇方面有提高,13%的学生选择阅读方面有提高。在旧的考试模式中,缺乏听说能力考核,导致所以学生重笔试,轻听说训练,重阅读语法学习,轻口语交际。教师授课重语言知识传授,常常一言堂讲解,忽视了专门的听说训练,随着新考试模式中听说考核项目的增加,考试改革发挥了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师生开始重视听说训练了。从制定考试模式改革后,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如开展课前小演讲、举办英语沙龙、“我是超级导游员”“英语辩论会”等各类比赛和活动,它们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在旧的考试模式中,客观题多主观题少,单词识别大于单词运用;但在新的考试模式中,主观题多于客观题,词汇运用大于词汇识别,这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使用词汇。

2.以“语言交际与职业技能”并重的考试模式影响教学模式发生改变——由讲授型教学转变为任务导向教学,教师授课中主动依据职业场景要求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笔者设计问卷问题“与以前教学模式相比,现在教学中发生了什么变化?”53%的学生选择“老师指定学习任务,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增多了”,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发生改变,教师开展任务型教学法授课,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在任务中体验“做中学”和“学中做”,在模拟完成特定任务中运用语言,在语言学习中感受职业需求,进而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交际能力、职业技能和合作能力。教师亦可以更好地实施交际测试,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来评判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

3.考试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对ESP态度的转变。

笔者设计问卷问题“外语考试模式改革对你哪方面学习有促进最大?”,45%的学生选择学习行业英语,38%的学生选择基础英语,10%的学生选择学习旅游基础知识方面。旧的考试模式没有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没有把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相融合,ESP在学生的心目中属于副科。新的考试模式强化了专业技能培养与考核,指明了行业技能中外语方面应知应会的内容,明晰了学习目标,尤其在口语、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各类题型中融入旅游实务英语,帮助学生了解熟悉旅游工作流程和规范,学以致用,逐步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学生对开始重视旅游英语学习。新的考试模式促进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与岗位群接轨,缩短旅游市场要求与课程差距。他们从中受益匪浅。如前所示,在境外实习项目中,学生面试合格率提高了。

五、小结

ESP是与专业紧密联系的语言教学,所以 ESP考试要和专业紧密联系,围绕专业设计题型,考试既要考查学生与语言能力还要兼顾考查学生对职业的把握和理解。同时,ESP考试改革要依据测试的原则,在设计试卷时要注意效度和信度的关系。明确要测量哪些语言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并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些能力,然后依据这些能力描述设置考查这些能力的考试任务。其次,ESP考试需反复测量,注意测试的信度。最后,从在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开展的旅游英语专业考试改革中可以看到,以“语言交际与职业技能”并重的考试模式符合 ESP课程性质要求,科学的考试模式对教学发挥着积极的反馈作用,它促进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使课堂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同时,确实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本研究在数据收集、样本的选取上存在地域上的局限性,作为教学改革的实验性研究结果具有探索研究的性质。

[1]朱梅萍,沈忆文.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研究,2010(1):80.

[2]李 瑾.旅游英语专业考试模式改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2010(4):64-65.

[3]段美荣.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及其对商务英语教学的积极反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130.

[4]补爱华,黄开胜.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测试及其评估制度改革[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1):75-76.

G642

:A

:1673-1794(2010)06-0080-03

李 瑾(1972-),女,太原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石秦岭(1972-),女,湖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2010-09-22

猜你喜欢

交际考试测试
情景交际
幽默大测试
交际羊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