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在运动训练专业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0-10-26窦洪茵姚建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实验班定向网球

窦洪茵,张 樯,彭 放,姚建波

(1.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系,辽宁 沈阳110102;2.中国人民武警120师,辽宁 葫芦岛125000)

◂体育教育训练学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在运动训练专业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窦洪茵1,张 樯1,彭 放1,姚建波2

(1.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系,辽宁 沈阳110102;2.中国人民武警120师,辽宁 葫芦岛125000)

将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网球课的教学运用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进行尝试,运用“结构-定向”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网球课程教学的质量,旨在推广“结构-定向”教学模式以及完善网球教学体系提供一些启迪。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运动训练专业;网球教学;心理结构

1 前言

1.1 “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简介

“结构-定向”教学理论包括两个基本观点(教学的结构化观点与定向化观点)、三项基本理论(教育的系统论观点及经验传递说;学生学习的接受—构建说;能力、品德的类化经验说)、五个方面的学习规律(学习动机的积极性规律;学习的迁移规律;知识及其掌握规律;技能及其形成规律;行为规范及其接受规律),以及依据结构化和定向化教学思想构建的教学体系与十七条教学原则[1-2]。“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教学观点:①结构化教学观点:教学必须依据心理结构形成的发展规律,使受教育者建立一定的内在调节机制(运动训练中指技术动作的内在调节机制),以决定和调节受教育者的思维和外部行为方式。这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经过主体积极的心理活动,并形成相应的心理调节机制才能实现,即形成相应的运动学习心理结构,这就是结构化教学。②定向化教学观点:为提高教学的成效,教学中必须依据心理结构形成、发展规律实施定向培养,即定向构建相应的心理结构,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成效。体育教学的定向化教学实质上是指学生了解动作技术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动作技术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定向活动,必须使学生掌握动作原理。运动心理定向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运动中清楚的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运动技能的掌握不是简单的肌肉活动,而是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动作认知和动作概念(即整合)的过程[3]。

1.2 “结构-定向”网球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球类项目对技术动作连贯性要求较高,我们把一项动作的完整技术划分为若干动作阶段和技术环节。分解后,技术动作的独立性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从而忽视了技术的完整性和各技术阶段、各技术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导致正确的心理结构很难形成,最终影响了学习效果[4]。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规律,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并实施定向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心理结构的定向,在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定向、模仿、整合、熟练四个阶段的学习[5]。整合即各环节技术动作的连接过程,达到一体化过程。熟练即动作达到规范化、稳定化、自动化。目前研究已经验证,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是可行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沈阳体育学院2007级运动训练专业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2个自然班,人共计为36人。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授课班在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一学期的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学习(两个班学生已经学习网球技术1年)。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论文40余篇,同时阅读了《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10余部理论专著。对教学实验的方法与设计、“结构-定向”网球教学模式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

2.2.2 数理统计法

将教学实验前测、后测数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认知水平等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软件SPSS 15.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使实验结果得以量化,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2.3 等组对比实验法

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一个班为对照班,分别进行“结构-定向”教学和传统教学。教学前对所有受试对象技术基础水平进行诊断性测试,并进行差异性比较。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结构-定向”教学对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产生的影响。

2.2.3.1 实验设计 ①实验的时间及地点:两授课班在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进行192学时的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学习。

②实验的内容与方法:本实验以沈阳体育学院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大纲的基本技术教学部分为教学实验内容。如图1所示:实验班采用“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即依据“结构-定向”教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网球基本技术“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图1 对照班常规教学程序图

图2显示,对实验班进行“结构-定向”教学时要求学生对每个动作的要点有清楚的概念,教师示范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动作的整体结构方式,了解动作程序,这样使学生了解动作的整体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心理结构的形成。此外,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遵循操作技能学习的规律,可依据定向—模仿—整合—熟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整体定向映像过程。

图2 实验班“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程序图

图3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网球动作技能形成图

2.2.3.2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对实验对象各项指标的数据处理: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网球专项素质、技术基础水平进行正态分布检验(Jarque-Bera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检验)后再进行T检验。

a.学生专项素质成绩差异性检验

①测试项目:30米跑、俯卧撑、立定跳远;②测试方法:由本人主试,其他由一名田径专业和一名网球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协助并做好记录。

b.学生技术基础水平成绩差异性检验

①评定项目:发球、正手底线击球、反手底线击球、正反手底线组合击球。②评定方法:正、反手底线击球和正反手底线组合击球时,用多球机进行有规律的发球,学生分别向左、右两区各击五个球,发球左区、右区各5次/人,球击发至有效区域得1分,否则不得分;技术评定共计40分,(评定内容为准备姿势、步法移动及引拍、击球点预判及处理随挥及结束动作)由四位小球教研室的网球专项教师进行评分,加入击球进区的达标分,总分为45分。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的专项素质、基本技术等指标数据的前测统计,从表1、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无论是在专项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在专项技术平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所以本实验具有可比性,同时也确保了较高的实验效度。

(2)统计分析各项实验数据: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实施技评和达标考核。

(3)实施教学阶段的控制:实验组运用“结构-定向”模式教学,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均按照运动训练专业网球教学大纲规定的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内容教学。采用单盲法进行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进度、场地器材、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上保持一致。

表1 专项素质比较分析结果

表2 技术基础水平比较结果

表3 技术评定标准(满分10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对网球基本技术的影响

3.1.1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对学生技评成绩的差异性比较 运动学的动作技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只有人们运用一组动作去完成某一项具体任务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这种活动能力才能称之为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形成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把运动技能的形成划分动作的泛化阶段、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6]。在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修学生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学习中,引进“结构-定向”模式教学能否对动作技能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教学实验结束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技术评定并进行了差异性比较。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技评成绩存在差异。正手技术对比的P值是0.008、正反手底线结合技术对比的P值是0.008、和发球技术(左区)对比的p值是0.002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反手技术对比的‘p值是0.020和发球技术(右区)对比的P值是0.012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不难看出,技术动作的掌握运用“结构-定向”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第一,“结构-定向”教学模式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在头脑中形成更好的认知定向,可以使学生明确具体“做什么”和“如何做”,从而使学生对技术动作不再盲目学习和练习。第二,“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对技术课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很注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技能等前测的统计结果将学生进行均衡分组的分层协作的学习方法。在练习时,对各小组内练习时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相互观察、讨论,共性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提出改进措施。这样不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练习中,还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形式使学生的练习更加积极,更加认真来分析同伴的技术动作,使学生能够更深层地理解技术动作。第三,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练习时,反馈信息来源于教师一个人,几乎全部的时间学生都在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而在“结构-定向”教学中,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学生在对动作的模仿、整合阶段,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可以根据教师指导、小组成员帮助、技术动作录像的自我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及时矫正,使每个练习者和指导者都能在分组练习中得到即时反馈信息。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后测技评成绩比较(正手底线、反手底线、发球、正反手底线结合)

3.1.2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学生技评成绩的影响 在“结构-定向”教学模式中,首先,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初步理解教师讲解的动作要领和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形成正确动作定向。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动作要领的观察和理解进行尝试性练习。要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其次,在巩固技术动作时,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录像,通过反馈录像分析自己和同伴完成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巩固完善动作技能,教师进行逐一的指导,并进行组间评价。让学生对各技术环节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练习中的问题和不足,改进技术,达到更好地提高技术的效果。以下是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技评成绩比较。

由表5、表6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后技术都有了提高,但是,实验班实验前后的技术从技评成绩上来看经t检验P<0.01,具有非常显著,对照班实验前后的技术也有提高,但是在发球这项技术上经t检验提高的不是非常显著P值分别为0.011和0.045,这是因为发球这项技术在网球的众多基本技术中,是比较难的技术,学生掌握起来也就自然很困难,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不足。但从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的比较来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结构-定向”网球教学模式对学生技术的提高方面表现得更加全面明显。说明“结构-定向”网球教学模式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构-定向”网球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及影响学习进程的各种因素,采用适当的方法措施给予调整、校正。学生在老师、同学或录像反馈得到技术动作学习的反馈信息,从而对动作结构有更深度的认知,不断调整错误的动作,使知识、技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避免出现无关信息的干扰。而传统教学中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及各种练习方法太抽象,而电化教学形象、生动、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录像,配合文字描述可以使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结构更加明确,更容易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向。

表5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技评成绩比较(正手底线、反手底线、发球、正反手底线结合)

表6 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技评成绩比较(正手底线、反手底线、发球、正反手底线结合)

3.1.3 “结构-定向”网球教学模式对学生达标成绩的影响

由表7、表8可以得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达标成绩差异并不显著,而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达标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但只有反手底线和发球技术经t检验P<0.05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在通常练习的时候反手技术和发球技术是比较难的技术提高起来非常慢。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应该肯定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对学生技术的提高更加显著,这是因为“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这种互动提高了学生对技术动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和对动作要领的讲解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要的错误和需要改进的环节给予提示,对各小组成员在改正同伴的缺点和提高讲解能力的方面给予鼓励,并让技术完成最好的学生充当本协作小组中的组长,对同组的成员进行指导。在练习结束时,由每个小组的成员针对本组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评与互评,由指导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情况进行综合的指导和评价,并给予学生以鼓励和肯定,以提高学生下次练习的积极性。

表7 实验前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达标成绩统计结果

3.2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应用到网球教学的优势讨论

3.2.1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实施和技术动作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课堂的学习,它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为网球技术复杂多样,为了避免学生错误的练习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定向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来制定课堂的练习方法。也可通过协作练习来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动作技术好的学生和动作技术差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互补,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同时提高了技术动作,也培养了团队精神。“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用了录像“反馈-矫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针对教师评价、学生自评来提醒自己易犯的错误动作,从而改进技术动作,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焦虑程度和心理压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进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表8 实验后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达标成绩统计结果

3.4.2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练习技术之前,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和同伴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出现的偏差给予相应的纠正。练习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进行思考和讨论,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给予肯定。由此可以看出,“结构-定向”教学模式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始终。

3.4.3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结构-定向”教学模式下得到了提高,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的激发,从而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辅助者。在“结构-定向”教学中,课堂不再是简单纯粹的授课场所,而是变成让学生尽情发挥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要角色,而教师则是舞台的导演者。在教学的矫正-反馈环节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以教师的角色去分析其他同学在练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动作的原因,从而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目的在于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并使之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那么“结构-定向”教学密切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保证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3.4.4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采用计分的形式,只标明很好和可以,并对学生进行口头鼓励,以便使学生对技术的学习更加的有信心。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对所学技术动作的深层理解和掌握。“结构-定向”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把学生的自评加入了情感评价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来制定教学方法、手段,使教和学的过程更加和谐和合理。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尊重他人、接受他人的意见,也使“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得到验证,使学生独立思考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得以形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在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中应用“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组织网球教学是可行的和必要的,技评成绩、达标成绩均好于传统教学法。

2)“结构-定向”教学模式以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为核心,对重点或关键环节实施定向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心理结构和动作技能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性、合作性的提高,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3)“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符合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技术节奏,建立完整的运动技术认知结构。

4.2 建议

1)“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自己的综合素质也要不断的提高。

2)体育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过程,应该重点开发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大胆创新。

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辅导和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进步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信心。

4)“结构-定向”教学模式不是片面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补充。

[1]王保成,徐飞鹏.“结构-定向”理论在跳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与科学,2001,22(1):40.

[2]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徐飞鹏.体育教学中应用“结构-定向”理论的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4):98-101.120-122.

[4]苏抗逆.“结构-定向”理论与体操教学组织的理论思考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3):31.

[5]吕 青.结构-定向理论在跨栏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2):70-73.

Experimental Study on“Structure-directional”Mode Utilized in Tennis Teaching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DOU Hongyin1,ZHANG Qiang1,PENG Fang1,YAO Jianbo2
(1.Department of Sports Training,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2.No.120 Division,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Huludao 125000,Liaoning,China)

“Structure-oriented”teaching mode was utilized in tennis teaching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The result shows that“structure-oriented”teaching metho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nnis teaching,spreading“structure-oriented”teaching mode as well as perfecting the tennis teaching system.

“structure-oriented”teaching method;sports training major;tennis teaching;psychological structure

G845

A

1004-0560(2010)05-0073-05

2009-12-24;

2010-03-12

窦洪茵(1977-),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小球教学与训练。

责任编辑:乔艳春

猜你喜欢

实验班定向网球
定向运动的迁移价值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