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艺术须扩展高职教学全过程*

2010-10-24孙柏杨李志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孙柏杨 李志强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102

课堂教学艺术须扩展高职教学全过程*

孙柏杨 李志强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102

高职教育更需要课堂教学艺术,高职教学需要把专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课堂教学)用系统的观点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进行教育全过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设计和改革。

课堂教学艺术性;教学全过程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迎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中央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已经证明,仅仅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远远不够,笔者认为需要把专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课堂教学)用系统的观点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进行教育全过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设计和改革,这种操作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也是不断增加。从总体上看,高职高专的学生和普通的高校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1.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限

高等学校近几年逐年扩招,绝大部分优秀生源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以下学生和中专职高中较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经过中考和高考的层层筛选,专科层次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普遍偏低,学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地下降,进而影响了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是问题的表象,实质是知识学习能力欠缺。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同学都带着中学阶段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入到大学,不管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或学习方法形成的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事实上使他们在接受知识上比别的同学要慢一些,在大学学习阶段他们继续沿用过去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不善于思考,不习惯把诸多事物联系起来发现问题,极大地阻碍了他们在学业上的发展。

2.学生社会经验少,学习动力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一线各类职业岗位提供高层次劳动者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往往是综合的,文科专业就更是如此,其工作内容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支撑。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虽然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定位,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但是他们自身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对未来工作岗位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缺乏足够的估计和心理准备,另一方面许多学生过于讲究实用主义,对学校设计的相关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耐心,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到三年级时才有所感悟,影响了大学大部分时间的学习。

3.学生心理压力大,成才的自信心不够

在国内,整个社会面对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形式还没有正确的认识,映射到学生中则使他们面对“高职”两个字感到自卑,不能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设计未来的人生规划。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与自己理想中有较大差距的大学,许多人采取了消极应对的办法,表现为不安心在校学习,不能合理地支配和安排自己的时间,甚至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上网消遣、打扑克等无聊的事情上。

如果认真地分析和总结,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列举更多,但以上三点就足以使我们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未来高等职业院校新生质量的变化趋势

目前国务院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教育进一步大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社会和考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未产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不会提高,甚至可能呈进一步下降趋势。为阐述这个问题,笔者以北京市为例做以下简要分析。

根据北京市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数量(见下表1):

表1

数据表明24岁以下人口数逐渐下降。作者截取其中0~24岁年龄段的人口数进行回归分析,并估计0~18岁各年龄的人口数获得如下结果(见表2)。

表2

6 8.9176 16 19.8856 7 9.4348 17 21.2948 8 10.1384 18 22.6744 9 11.0068

假设各年龄人口都能完成12年的学校教育,并全部参加高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2005年15岁的人基本上为北京市2008年应届毕业生的高考适龄人群,为18.4684万人,北京市2009年到2020年各年度的规模可见表3。

表3

数据说明,有可能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下降。北京市2008年应届生高考报名人数为87615人,如果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变,那么到2018年北京市有可能参加高考的人数将与招生规模持平,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指望生源数量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是不现实的,并且应该做好新生高考成绩明显下降的准备。

三、高职教育走出困境应系统地设计和运用课堂教学艺术

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如何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政府、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育管理、研究、实施机构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市场需求方面,较少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考虑课程体系及课程之间的配合,课堂教育手段则更是以教师各自为战为主,各门课程之间很难形成合力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孤岛联系起来,并通过具有阶梯性的激励手段鼓励和推动学生完成学业。

1.系统地设计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再好的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都显得那样的苍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人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所以,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首先,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其次,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在其逐步积累学习或活动的成功经验后,其自信心也会逐步建立起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动力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把学生的兴趣或爱好设计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而把市场的人才需求作为对学生培养的终点,课程体系设计正是寻求将两者联系起来并制作路线图的过程。

2.课程体系必须能够帮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和能力系统

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知识学习能力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这种状况不仅表现在教师所传授信息的接收方面,还表现在对不同课程所学知识的组织整理方面。如果说教师教的每门课程是组装一台机器的零部件,那么学生就是这台机器的总装厂。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和构建能力比较强,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老师所教的各门课程重新梳理并组织起来,形成个人的能力,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因其知识学习能力有限,又缺乏足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因此他们不能把学到的东西,包括知识和技能,有效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适应能力差,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文科学生则表现为工作能力差。为弥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这种不足,教育工作者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事先设计好教育过程,使各门课程之间互相衔接,让课程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或技能的传授,同时也帮助学生不断地整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技能,并使之形成一个系统,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能够自我构建知识和能力系统。

总之,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艺术的运用,除了应该继承传统的经验和成果以外,还应该从教学全过程的专业课程设计入手,从整体上设计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The signif cance of teaching ar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n Boyang, Li Zhiqiang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Beijing, 100102,Chin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classroom teaching art necessarily.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we’d better integrate the design of specialties,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classroom teaching systematically, design and reform our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art

2009-11-06

孙柏杨,本科,讲师。李志强,硕士,讲师。

*本文获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管理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