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丝绸与女装产业关键技术挖掘与提炼
——丝绸与女装文献在纺织科技期刊中的分布研究

2010-09-21陈敏之张会巍邹奉元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丝绸杂志社

丝绸 2010年11期
关键词:女装丝绸纺织

陈敏之,张会巍,邹奉元(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丝绸》杂志社)

杭州丝绸与女装产业关键技术挖掘与提炼
——丝绸与女装文献在纺织科技期刊中的分布研究

陈敏之a,张会巍b,邹奉元a
(浙江理工大学 a.服装学院;b.《丝绸》杂志社)

为把握近几年丝绸与女装研究文献的分布情况,通过查询维普资讯网、中国期刊网等期刊数据库,对2004—2008年21种纺织期刊涉及的丝绸与女装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六大类丝绸与女装文献的分布特点。

丝绸与女装;纺织服装期刊;文献分布

丝绸与女装作为中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传统产业,一直备受国内外纺织同业的关注,享有较高的声誉。特别是以“丝绸之府”著称的杭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出口贸易的不断拓展,杭州的丝绸与女装企业得到极大的壮大、并已逐步形成规模,丝绸与女装已然成为杭州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响应杭州市委市政府“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快杭州丝绸与女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对国内重要纺织科技期刊中涉及丝绸与女装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文献的分布,以协助丝绸女装企业科学、便捷地获取科技信息,促进企业加快自主创新。

1 数据来源及研究内容的分类

用于数据分析的科技文献主要来源于国内纺织类中文核心期刊、和丝绸与女装产业密切相关的高校学报、有正式刊号的丝绸行业期刊。具体包括《纺织学报》《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丝绸》《针织工业》《产业用纺织品》《北京服装学院学报》《棉纺织技术》《毛纺科技》《纺织导报》《印染》《印染助剂》《上海纺织科技》《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原浙江工程学院学报)《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原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江苏丝绸》《四川丝绸》《辽宁丝绸》《国外丝绸》,涉及了2004-2008年内近2万篇科技文献。将这些文献分为3个层次:层次一,与丝绸产业相关:包含丝织、丝绸服装、泛丝绸的内容;层次二,与丝绸和服装行业相关,即在层次一的基础上增加一般服装的内容;层次三,与纺织服装行业相关,即在层次二的基础上增加一般纺织相关的内容。本文主要探讨层次二涉及的文献。

为了更好地对丝绸与女装文献的分布进行把握,遵照丝绸与女装产业的一般产业流程和科研方向,从文献的研究内容出发,在参考中图分类号的含义基础上,构建了期刊文献分类图(图1)。将期刊文献划分为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根据丝绸产业相对于常规纺织行业在生产制造环节的特殊性和相似性,将生产制造技术方向细分,以下分别称为生产制造技术1和生产制造技术2)、文化与历史、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行业发展、其他等6个大方向,37个子方向。

图1 丝绸与女装产业相关期刊文献分类Fig.1 Classify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Silk and Ladies' Wear Industry

图2 各大类丝绸与服装相关的文献发表量趋势Fig.2 Trend of Every Type Literature Quantity on Silk and Garment

图3 各大类与丝绸产业相关的文献发表量趋势Fig.3 Trend of Every Type Literature Quantity on Silk Industry

2 研究内容大类分布状况分析

2.1 总量分析

2.1.1 各大类文献总量分布

从2004—2008年各大类文献发表总量及趋势的统计分析中不难发现(图2),丝绸服装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技术,其次是产品设计开发,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排第三,而行业发展及文化历史相对较少。除行业发展及文化历史方向的文献量有减缓甚至略微下降的趋势,各方向尤其是生产制造技术的文献量在逐年加大。

为了排除服装因素,对比考察传统丝绸产业的研究动向,将分析范围缩小到与丝绸产业相关的层面上(层次一的所有文献),发现其总体的大类分布和丝绸与服装层面类似(图3),较大的区别在于行业发展、文化与历史方面的文献比例明显增大,说明丝绸文化的研究依然是其一个具有特色的研究内容。图3显示丝绸领域的文献在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及行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有所减少,重点加强了产品设计开发方面的研究。

种种迹象表明:从产品研发到生产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提升仍旧是丝绸与服装行内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这也与近年来倡导的以创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思想路线不谋而合。

2.1.2 各期刊文献类型分布

以丝绸与服装层面的文献为例,对各期刊文献研究内容的分布做了进一步的统计,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各期刊在研究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其中《丝绸》《纺织学报》《印染》《上海纺织科技》《江苏丝绸》等在丝绸与服装层面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代表性。

表1 各大类文献的刊载量及期刊分布 篇Tab.1 Publish Quantity of Every Type Literature and Main Periodical Distribution Piece

2.2 各大类课题研究机构分布分析

从各大类的文献作者单位出发,根据对各类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的统计发现,高校、研究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在文化与历史、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行业发展等方向上的发表量相对接近,而产品设计与开发及生产制造技术方向上,高校和相关企业是绝对的主力。

2.3 各大类文献作者地域分布分析

表2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作者所在地域发表的文献量进行了统计,可以看出苏、浙、沪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占有绝对优势。浙江在文化与历史、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等方向上与江苏相比差距较大。

表2 各大类文献作者所在地域分布及刊载量 篇Tab.2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uthor and Publish Quantity in Every Type Literature Piece

3 各研究大类热点透视

为进一步考察在丝绸和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提炼关键技术,在对研究内容大类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细分和深入,具体探讨每个子研究方向的科研动态。

3.1 产品设计开发

产品设计开发方向的研究重点为新材料的开发与纺织品设计,分别占有该大类总文献的34 %和31 %,其次是服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舒适性方面的研究,均占到10 %左右。

图4 产品设计开发类各研究子方向文献量变化趋势Fig.4 Variation Trend of Literature Quantity in Every Research Direction of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从图4可以看出,近些年,在新材料的开发、纺织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方向继续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的同时,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服装舒适性方面的研究力度得到了持续增长。特别是服装舒适性的研究,5年来,文献总量增长达70 %左右。

根据2004—2008年产品设计开发类各子研究方向文献的刊登量,《纺织学报》所占比例均在前列,特别是新材料的开发、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舒适性、特殊产品研究开发及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向上优势较为明显;其次是《针织工业》,纺织品设计、服装舒适性及特殊产品研究开发等文献刊登比例较高;有13.9 %的新材料开发文献和19.5 %的纺织品设计文献刊登在《上海纺织科技》;而服装设计文献相对较为分散地刊登在《针织工业》《纺织学报》《江苏丝绸》《四川丝绸》等多种期刊上。

3.2 生产制造技术

3.2.1 生产制造技术1

针对丝绸产业特色生产环节的研究重点,其中染整工程方向的文献量占据了生产制造技术1类文献总量的76 %,其次是制丝加工和针织工程方向的文献,分别占10 %和8 %,针对丝绸服装工程、丝织工程和绢纺工程方向的文献数量或是比例都相对较少。

汇总近5年来针对丝绸产业生产环节的研究文献(图5),发现除了丝织工程、绢纺工程由于文献量太小没有趋势分析可言,制丝加工和针织工程的文献发表量总体平稳中每年略有起伏,而染整工程的文献在经历2004—2007年的增长后,2008年突然出现下滑;相反,丝绸服装工程方面的文献却在2008年出现较大的增长。

根据2004—2008年生产制造技术1类在各子研究方向文献的刊登量,《丝绸》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制丝加工、丝织工程、绢纺工程这三个丝绸行业特有生产环节中,分别占37.1 %,76.9 %,80 %;丝绸染整工程方面的文献多刊登在《印染》上,占44.3 %,丝绸针织工程方面的文献主要刊登在《针织工业》中,占62.3 %;而丝绸服装工程由于与其他类型的服装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因而较为分散,相对而言在《丝绸》(22.9 %)、《纺织学报》(21.4 %)、《针织工业》(21.4 %)、《上海纺织科技》(14.3 %)等上文献较多些。

3.2.2 生产制造技术2

近几年来,丝绸与服装生产制造流程中,在生产制造工艺的改良及后整理方法上的研究文献均占生产制造技术2类文献总量的31 %;其次是新型印染助剂使用和新标准建立与测试等方面的文献量也较大,均占15 %左右;而在新型制造设备的利用及副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弱,文献量仅占总量的6 %和2 %。

图5 生产制造技术1类各研究子方向文献量变化趋势Fig.5 Variation Trend of Literature Quantity in Every Research Direction of Type-1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罗列近5年来丝绸与服装生产制造流程中相关研究要点的文献刊登量(图6),发现新型印染助剂使用、后整理方法及副产品开发每年文献量总体保持平稳;新型制造设备利用文献减少;生产制造工艺改良、新标准建立与测试文献量大幅增加,成为了丝绸与服装生产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根据2004—2008年生产制造技术2类在各研究子方向文献刊登量,生产制造工艺改良文献在《上海纺织科技》(25.6 %)、《纺织学报》(17.0 %)、《纺织导报》(16.0 %)等上比较集中;新型制造设备利用方面的文献主要刊登在《印染》(36.8 %),其次是《纺织导报》(10.0 %)、《毛纺科技》(10.0 %);而《印染》和《印染助剂》上集中了绝大多数新型印染助剂使用及后整理方法的研究文献,分别占40.1 %、31.7 %;新标准建立与测试的文献则分散刊登在《印染》(21.4 %)、《纺织学报》(14.0 %)、《上海纺织科技》(13.8 %)、《毛纺科技》(11.1 %)等多种期刊上;副产品开发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丝绸》(55.7 %)和《国外丝绸》(19.0 %)上。

3.3 文化与历史

文化与历史方向的研究重点为人文方面,占41 %,其次是纺织服装艺术史,占40 %,工业发展历史展占17 %,考古技术文献量较少,占2 %。2004—2008年人文与历史类各研究子方向文献量变化趋势(图7)显示:人文和工业发展史方面的文献量有减少趋势,而纺织服装艺术史方面的文献量却增长迅速,成为人文与历史大类中新的热点。

图6 生产制造技术2类各研究子方向文献量变化趋势Fig.6 Variation Trend of Literature Quantity in Every Research Direction of Type-2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图7 人文与历史类各研究子方向文献量变化趋势Fig.7 Variation Trend of Literature Quantity in Every Research Direction of Humanity and History

根据2004—2008年人文与历史类各子研究方向文献刊登量,人文类文献29.8 %集中在《丝绸》,16.3 %集中在《江苏丝绸》;纺织服装艺术史的文献23.9 %刊登在《四川丝绸》,21 %刊登在《纺织学报》;而考古技术方面的文献总量较少,在各专业期刊中只是零星分布,没有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丝绸服装工业发展历史的文献刊登量《丝绸》占45.8 %,《四川丝绸》占15.3 %。

3.4 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

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类各研究子方向的文献中,生产管理所占比例略大,约为24 %;质量控制与管理、企业文化、节能减排持续发展及品牌营销方面的文献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均在10 %~20 %之间;而在供应链管理和新经营与生产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还较少,仅在5 %左右。

从2004—2008年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大类的文献刊登量来看(图8):质量控制与管理、企业文化及品牌营销方面文献刊登量稳定中略微增长;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量在每年的波动中有所下降;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在生产管理和节能减排持续发展这两方面,在近几年里热度不断增强;新经营与生产模式的研究在经历了2004—2007年持续增长以后,于2008年大幅降温。

根据2004—2008年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类文献的刊登量,丝绸与女装相关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品牌营销等文献相对比较分散;而60 %以上的丝绸与女装企业文化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丝绸》(44.1 %)和《江苏丝绸》(17.4 %)中;55 %左右的供应量管理的文献刊登在《丝绸》(35.6 %)和《纺织学报》(20.3 %)上;绝大多数节能减排持续发展的文献发表在《印染助剂》(23.6 %)、《印染》(21.7 %)、《针织工业》(15.5 %)和《纺织导报》(11.2 %)上;而50 %左右对新经营与生产模式研究成果则集中在《纺织学报》(25.5 %)、《东华大学学报》(17.0 %)、《上海纺织科技》(10.6 %)上。

3.5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类各研究子方向的文献分布中,经济发展与规划的文献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占该类文献总量60 %以上;其次是行业标准和对外贸易,均占约15 %的比例;而针对政策法规、人力资源及国际条款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三者之和也仅占该类文献总量的8 %。

从2004—2008年行业发展大类的文献刊登量来看(图9):人力资源、国际条款由于文献量太小难以分析其趋势;经济发展与规划的文献量每年仍保持较大的发表量;行业标准和对外贸易方面的研究文献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相反,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却出现了小幅的增长。

根据2004—2008年企业管理与品牌运作类文献的刊登量,有一半的丝绸与女装产业经济发展与规划的文献集中在《丝绸》(25.3 %)、《纺织导报》(14.8 %)和《四川丝绸》(10.8 %)上;相关的人力资源的文献主要刊登在《丝绸》(30.8 %)和《国外丝绸》(23.1 %)上;有关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的讨论分散刊登在《印染》(29.8 %)、《纺织导报》(19.0 %)和《丝绸》(11.9 %)上;《纺织导报》(23.6 %)、《四川丝绸》(18.0 %)和《丝绸》(10.0 %)则集中了50 %左右的对外贸易文献。

4 结 语

丝绸与女装产业是杭州市的一个传统特色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研究丝绸与女装文献分布,对丝绸与女装产业进行科研资源整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了解并获取科技信息大有裨益。根据本文详细的调查研究,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人文与历史、企业管理与品牌营销、行业发展等不同方向入手,透视丝绸与女装产业前沿技术研究分布,可以有效为产业的发展方向把脉,推动丝绸与女装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1]郑燕,葛列众,吕昉,等.杭州女装的特征元素及构成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25(3):271-275.

[2]吕昉,郑燕,朱小行.杭州丝绸特征元素的调查与符号学分析[J].丝绸,2010(1):48-51.

Excavate and Refi ne of Key Technology on Silk and Ladies' Wear Industry in Hangzhou: Literature Distribution of Silk and Ladies' Wear in Textile Sci-tech Journal

CHEN Min-zhia, ZHANG Hui-weib, ZOU Feng-yuana
(a.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 Silk Journal Offi c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To grasp the disposition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silk and ladies' wear in recent years, with inquiring journal database, such as CQVIP, CNKI, etc, this paper makes literatures statistics on silk and ladies' wear, which involves 21 kinds textile periodical in 2004 to 2008, and works out the distribution status of six types literature on silk and ladies' wear.

Silk and ladies' wear; Textile and apparel journal; Literature hotspot

2010-07-02

杭州丝绸文化品牌中心资助项目(081012)

陈敏之(1978- ),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化服装、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通讯作者:邹奉元,教授,zfy166@zstu.edu.cn。

TS01;G255.2

A

1001-7003(2010)11-0050-06

猜你喜欢

女装丝绸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女装流行面料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