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LC测定金刚藤颗粒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2010-09-21朱祥松张德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3期
关键词:皂苷元薯蓣乙腈

朱祥松 张德军

1 武汉大学(430000)

2 湖北省鄂州市药品检验所(436000)

金刚藤颗粒为我市某医院制剂,由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s China L.的根茎经加工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临床用于附件炎和附件炎性包块的治疗。菝葜属植物中含有甾体皂苷、黄酮、植物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1]。该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采用薄层扫描法,操作繁琐,专属性不强,且使用毒性较强的苯作为溶剂。本文参考文献[2]采用了HPLC法对其中薯蓣皂苷的水解产物薯蓣皂苷元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LC-2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P2000输液泵、UV2000紫外检测器、TJ2000色谱工作站(北京创新通恒有限公司);BS21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SK-3300超声仪(功率300w,频率40kHz,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薯蓣皂苷元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359-200001);金刚藤颗粒(鄂州市某医院,批号为20090321、20090615、20091216);乙腈为色谱纯;水为二次重蒸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色谱柱:Kromasil-100 C18 (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90∶10);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L。理论塔板数按薯蓣皂苷元峰计算应不少于4000。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60℃干燥至恒重的薯蓣皂苷元对照品适量,加乙腈超声使溶解,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图1 HPLC图谱

表1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5)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研细,称取粉末约10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醇适量,浸渍过夜,加热回流至提取液近无色,回收溶剂至约100mL,加热回流水解2.5h,放冷,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4次,每次40mL,合并石油醚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乙腈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乙腈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3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和制法制成不含金刚藤的阴性样品,按照上法制备阴性样品溶液。

2.3 干扰试验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薯蓣皂苷元峰与其它峰完全分离、峰形较理想,阴性样品无干扰。见图1。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12.0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乙腈超声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分别量取储备液1.0、2.0、3.0、4.0mL至5mL容量瓶中,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取上述4种浓度的溶液及储备液,共5个梯度浓度的溶液,用定量环分别进样20μL,记录色谱图,以进样量(X,μg)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方程为:Y=3.5689×104X+4.2868×103,r=0.9998。结果表明:在1.928~9.640μg范围内,薯蓣皂苷元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每次20μL,测定薯蓣皂苷元峰面积,RSD为0.9%(n=5)。

2.6 稳定性试验

将供试品溶液常温放置,分别于0、2、4、6、8、12h进样20μL,测定薯蓣皂苷元峰面积,RSD为1.5%(n=5)。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h内基本稳定。

2.7 重复性试验

取批号为20091216供试品5份,分别按照“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上述相同色谱条件测定,计算,薯蓣皂苷元含量的RSD为1.9%(n=5)。

2.8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重复性试验项下各份余下的已测定含量的金刚藤颗粒5份,每份约5g,分别加入对照品约2mg,按照“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20μL,结果见表1。

2.9 样品含量测定

取金刚藤颗粒,按照“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20μL,测定,以外标法(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 论

3.1 菝葜的质量标准[2]中供试品回流时间为2h,本试验中由于供试品量的增加,为考察水解是否完全,选用了2.0、2.5、3.0h进行水解,结果三者测定值分别为0.36、0.45、0.44mg/g,故选择2.5h。

3.2 为考察供试品是否提取完全,分别进行了4、5、6次提取,结果三者测定值分别为0.43、0.44、0.43mg/g,说明4次已基本提取完全,故选择提取4次。

3.3 薯蓣皂苷元在乙腈中振摇溶解不太理想,通过超声处理可得到较好溶解。

[1]赵钟祥,冯育林,阮金兰等.菝葜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草药,2008,39(7):975-977.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6.

猜你喜欢

皂苷元薯蓣乙腈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知母皂苷元固体分散体颗粒的制备及溶出度研究*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薯蓣皂苷元调控Nrf2信号通道干预大鼠干性AMD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出厂水中6种卤乙腈
薯蓣皂苷及两种衍生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
黄姜中薯蓣皂苷元提取工艺的优化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7-ACT缩合反应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代替液体三氟化硼乙腈的可行性分析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双乙腈二氯化中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