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2010-09-21谭爱平陈秋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结肠炎灌肠结肠

谭爱平 陈秋辉 皮 茂

湖南省湘潭市中医院(411100)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其症状腹痛、腹泻每日均4~6次,泻后痛减,大便塘浠,脘腹胀满。纤维结肠镜: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并有灰白色膜状物附着,细菌培养,无白色念珠菌生长,反复发作5年或更长时间。本病多见于青壮年,恶变的可能性为3%~5%,现在尚缺乏规范化得治疗,湘潭市中医院采取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183例患者为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湘潭市中医院院符合慢性结肠炎(脾虚型)诊断[1]的门诊患者,凡符合各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中男性43例,女性47例;最小的21岁,最大的71岁,平均(42.77±3.98)岁;病程最短的5年,最长的达12年,平均(8.77±3.57)年。对照组中男性45例,女性48例;最小的17岁,最大的69岁,平均(40.63±4.25)岁;病程最短的5年,最长的达14年,平均(8.36±4.25)年,两组资料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健脾止泻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15g、党参15g、炒白术15g、升麻6g、力曲15g、山楂15g、内金15g、淮山20g、茯苓20g、藿香10g、薏苡仁20g、防风10g)。水煎服,一日一剂,14d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另加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组成:黄连、肉桂各6g,白芨、侧伯叶、苍术、柯子、丹参、炒山药各10g,黄芪、白头翁各15g)。水煎保留灌肠,一日一剂, 14d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

1.2.2 对照组

采用健脾止泻汤治疗:(药物组成同治疗组)。西药灌肠液:甲硝唑注射液1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保留灌肠,1次/d,14d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在SPSS16.0的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2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纤维镜检显示无充血水肿;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正常或轻度异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3 治疗结果(表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痊愈率93.3%,对照组为7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距(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两组痊愈率比较:治疗组93.3%,对照组71%,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3 护 理

3.1 灌肠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负担。再之本病的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灌肠前护士应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过程配合以达到灌肠的效果。遇到患者紧张,肛门括约肌收缩,肛管难以插入时,可嘱患者做深呼吸或在肛门口处按摩片刻,等患者放松后再插入,切勿粗暴操作,损伤肠黏膜[2]。

3.1.2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主要的病变时直肠结肠黏膜的改变,症状以腹泻为主,大量的水分与电解质的丢失,及其菌群的失调。而且大部分的患者肠道处于高敏状态,对食物的刺激及其敏感。因此护士在宣讲时告诫患者,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不吃不洁食物,不食辛辣刺激之品。多进清淡、含营养高、少纤维易消化饮食。戒烟酒、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劳逸结合等。

3.1.2 起居护理

患者受天气变化的影响,病情时有反复,遇寒而凝,得温则化,故平时要注意保暖,特别在天气变化,季节交替之时注意添衣加被。在冬季时不宜过早起床,夏秋季不可贪凉或户外露宿[3]。

3.2 灌肠中的护理

根据病变的范围来确定灌肠的药量,如病变在全结肠,应煎取300mL的中药;如病变在乙状结肠者,应煎取200mL的中药;如在直肠以下,灌肠量为150mL左右。

灌肠的时间以白天为佳,可以便于观察大便的色、质、量。

灌肠的温度以39~40℃为宜,插管时嘱患者抬高臀部、张口呼吸,避免括约肌的紧张、插管的深度为20~25cm,采用边灌边退的方法。

3.3 灌肠后的护理

灌肠后嘱患者不要立即排便,尽量保持药物在肠腔内的时间,以达到药效。灌肠后嘱患者先左侧卧位,后右侧卧位,最后平卧位各5min,以利于药物进入结肠。在灌肠后肛门部要用温水檫洗。

4 讨 论

慢性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多为细菌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及肠蠕动功能失调所致。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是利用肠黏膜吸收药物直达病灶,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保留灌肠要取得好的疗效,药液在肠道中保留的时间的长短十分重要。而要使得药物在肠道里保留较长的时间,护理十分关键。药液温度的控制,要保持在39~40℃。在灌肠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减少对肠黏膜的物理性刺激。灌肠的深度插入要深(根据病变部位20~25cm)。灌肠的速度不能过快,压力不能过高。在过程灌肠中尽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灌肠的体位选择也十分重要,尽量保持臀高位,可以通过重力的作用,使药液流向结肠更深处,减轻肛门的坠胀感。通过综合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1] 全国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讨论会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1993,6(13):354.

[2] 吴萍.慢性结肠炎患者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586-5587.

[3] 杨舒.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3,12(30):1026.

猜你喜欢

结肠炎灌肠结肠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