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温度局麻药物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影响作用

2010-09-21李林森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局麻寒战麻药

李林森 周 亮

重庆市天府矿务局总医院麻醉科(400704)

寒战是硬膜外麻醉后常见现象,其原因有环境温度低、精神紧张、交感神经阻滞及冷消毒液刺激等,而局麻药物温度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有否明显影响,报道甚少。为此,本文观察了不同温度的局麻药物对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的影响,为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战提供临床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重庆市天府矿务局总医院住院行择期妇科手术患者120例,ASA均Ⅰ、Ⅱ级,年龄21~60岁,均龄(40.5±10.7)岁;体质量45~70 kg,平均(54.3±10.8)kg。随机分为4组:T35组、T30组、T25组和T20组各30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或附件手术。术前检查均无肥胖、发热,也未服用过解热镇痛药、激素类药或血管活性药物,血色素均>10g。硬膜外穿刺间隙为T12~L1或L1~L2,向头端置管3~5cm。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4~26℃,术中输注室温平衡液和胶体液,输注速度15mL/(kg·h)。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用药均为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肌内注射。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1.000%利多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T35组、T30组、T25组和T20组注入的局麻药温度分别为35、30、25和20℃(预先用恒温水箱加热或降温局麻药至所需温度),消毒前盖毛毯保温。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消毒铺巾。注药前鼻咽部放置电子体温计探头,术中连续监测鼻咽温的变化。寒战程度分级按0~3级评分:0级(无);全身无寒战;1级(轻度);面颈部、上肢或躯干轻微不规则的肌群战栗;2级(中度):在1级的基础上战栗更趋明显;3级(重度):上肢为主的全身肌群剧烈的不规则战栗。

1.3 监测指标

寒战的发生率、寒战程度及发生时间;连续监测麻醉及手术过程中体温的变化;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4组间年龄、体质量、手术种类、手术时间及局麻药用量等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组 别 n 年龄(岁)体质量(kg)手术时间(min)局麻药用量(mL)T35组 3040.5±8.956.5±10.2 64.7±15.4 20.1±3.5 T30组 3041.2±10.155.5±11.3 63.5±13.9 19.4±3.9 T25组 3039.9±9.556.4±9.8 65.2±15.5 20.4±4.3 T20组 3040.3±9.256.4±10.6 66.1±16.2 19.9±3.7 P>0.05 >0.05 >0.05 >0.05

2.2 发生率、程度评分及发生时间比较

4组间患者寒战的发生率、程度评分及发生时间,T35组、T30组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T25组和T20组(P<0.05或0.01),而T20组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T25组(P<0.05),见表2。

2.3 体温变化比较

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各组体温均有所下降。入室后1h平均下降0.6℃,但4组间体温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4组患者寒战发生情况 [n,(%)]

表3 4组患者术中体温的变化(℃,±s)

表3 4组患者术中体温的变化(℃,±s)

组 别 n 入室 消毒前 手术30min 手术60min T35组 30 36.7±0.1 36.7±0.2 36.2±0.2 36.2±0.2 T30组 30 36.8±0.1 36.6±0.1 36.3±0.1 36.3±0.1 T25组 30 36.6±0.1 36.5±0.2 36.2±0.1 36.2±0.2 T20组 30 37.0±0.2 36.5±0.1 36.3±0.2 36.2±0.2 P>0.05 >0.05 >0.05 >0.05

2.4 血压、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

4组间血压、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术中均维持稳定,4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寒战是机体一种保护性反应,当机体内外各种因素打破了散热和产热的平衡,就可能导致寒战的发生。研究证实,麻醉手术中多种因素如精神紧张、室温过低、冷消毒液刺激、大量输入低温液体及肢体、内脏大面积长时间暴露等都可能使体温下降而引起寒战[1]。寒战可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和恐惧感,还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这对老年体弱和合并有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不利,因此要尽可能地预防发生寒战。

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通过散热和产热调节保持体温恒定。硬膜外麻醉可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从而降低血管收缩和发生寒战的阈值。机体通过未阻滞区的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而使机体温度保持恒定。本文观察硬膜外注入不同温度局麻药对寒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椎管内注入温度低于25℃的局麻药时易引起寒战的发生,且愈低愈易寒战,与>30℃局麻药的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并观察了手术消毒前寒战发生情况及对后续寒战的影响,结果表明消毒前大约半小时输入液体平均350mL左右对体温无明显影响,术中体温监测消毒前基本保持稳定,入室后1h体温下降最明显约0.6℃左右,但4组间体温变化无明显差异。因此,排除了冷消毒液刺激、肢体及内脏暴露、大量输液等因素的影响。这提示温度较低的局麻药物可直接刺激椎管脊髓内的温度感觉神经元,加重了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可能使寒战发生阀值降低,还可能影响中枢体温调定点,调定点上移而产生寒战反应。

本文对硬膜外注入不同温度局麻药对寒战发生率及程度影响的观察,证实了局麻温度也是产生寒战的一个重要因素,硬膜外麻醉时局麻药温度>30℃的,能有效地减少寒战的发生。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39-2044.

猜你喜欢

局麻寒战麻药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
脱单
麻药
局麻放大镜下经腹股沟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分析(附45例报告)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预防牵拉痛和寒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