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胸腰椎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0-09-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后路前路椎管

田 波

山西省大同市三医院(037006)

胸腰段脊柱为脊柱生理弯曲的移行部位,其发生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一般多为爆裂性骨折,压迫脊髓或马尾,从而引起神经损伤,甚至导致截瘫[1]。本研究通过对大同市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大同市三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骨外科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1.6±8.8)岁。骨折原因:高空坠落伤30例,交通伤75例,重物砸伤15例。骨折损伤类型:爆裂性骨折85例,骨折脱位11例,压缩性骨折24例。骨折部位:T1115例,T1219例,L151例,L235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片、CT检查确诊,1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其中椎管前方骨物占位≤50%的72例(60%);>50%的48例(40%)。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前路减压内固定)70例和对照组(后路减压内固定)50例。

1.2 治疗方法

前路减压内固定:70例患者在全麻下进行前路减压,其中T11、T12骨折经胸如路;L1骨折经胸膜、腹膜外,切开膈肌廓,剥离至T12椎体,注意此过程中不破坏胸膜。显露损伤的椎体及上、下各一个正常的椎体,结扎椎体周围动脉、静脉,切除损伤部位的椎体弓,检查椎管前方占位性骨物,并检查上下椎间盘和后纵韧带的损伤情况,扩大狭窄的椎管,以解除脊髓压迫。在损伤椎体的上、下正常椎体上分别安放椎体螺栓,上位椎体螺栓的进入点为上位椎体后上缘8mm与后缘前8mm相交点,下位椎体螺栓的进入点为下位椎体后下缘上8mm与后缘前8mm相交点。其方向前倾5~10°,与终板平行,钉长不宜过长,以钉尖突破对侧骨皮质为宜。椎体撑开器通过上、下椎体螺栓撑开复位,矫正后突、侧突遇旋转移位,选取大小合适的全厚髂骨块嵌入椎体间植骨,置入椎体钢板与螺栓上,拧紧螺栓,固定钢板,同时拧入两枚辅助固定的螺钉,以支撑髂骨植骨前方填碎故块。

后路减压内固定:50例患者在全麻下以伤椎为中心取后正中入路,先用固定板固定一侧,避免减压时不必要的活动。T11、T12骨折者采用切除椎弓根,L1、L2骨折者采用从椎弓根入口处或扩大椎弓根入口逐步环状刮除突入椎管内的椎体后缘骨块及破损的椎间盘和终板软骨等,使椎管前方减压,减压完成后安装并锁紧内固定。将切除的骨块剪成细小颗粒状经椎弓根用植骨漏斗植入高度矫正后塌陷骨折的椎体缝隙内,也可做后外侧横突、关节突间植骨。

1.3 疗效评价

神经功能分级标准:依据Frankel 神经功能分级标准,A级: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完全消失,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级: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仅存某些包括骶区感觉;C级:损伤平面以下仅有某些肌肉运动功能,无有用功能存在;D级: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功能不完全,可扶拐行走;E级:深浅感觉、肌肉运动及大小便功能良好,可有病理反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的比较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腰椎骨折损害脊柱部位已经明确,大部分是脊柱的前中柱,因而脊髓压迫也主要来自于椎管前方,治疗的原则主要以缓解或解除椎管前方的压力为主,准确复位,牢固固定[2]。根据胸腰段脊髓特有的解剖学特点,该节段的手术风险相对较大[3]。因此手术减压时选择合适的入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脊髓及神经根的牵拉刺激。本研究通过对大同市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取前路减压内固定和后路减压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高于后路减压内固定患者,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通过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观察,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后路减压内固定,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前路减压内固定虽然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但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后路减压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冷辉,谢召勇,胡继平,等.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3):239-240.

[2] 邵斌,李勇,黄忠,等.经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江西医药,2009,44(3):238-240.

[3] 解京明,王大兴,张颖,等.胸腰椎骨折的前路减压内固定术[J].中国骨伤,2006,19(5):294-295.

猜你喜欢

后路前路椎管
前路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逐梦记·马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