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症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2010-09-19徐秀容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3期
关键词:出院入院癌症

徐秀容

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620010)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在治疗和控制癌症的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疾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心理负担[1]。目前,随着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已成为疾病治疗和整体护理的重要项目。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及时正确的运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能帮助患者改掉消极的心理因素,提高生活质量[2]。为探究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本文对47例癌症患者进行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从身心两个方面促进患者康复,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间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癌症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1岁;高中及以上学历63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7例;癌症病种包括呼吸系统癌症13例,消化系统癌症22例,乳腺癌11例,肝癌27例,其他癌症17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经《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评定量表》评定后确定为心理反应较重,排除有精神疾病史、有其他明显不良因素影响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7例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方法指导。两组癌症患者在病种、年龄、肿瘤分期、文化水平、治疗方法和用药剂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被动性常规护理,不采取健康教育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和知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方案,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开展护理工作的不同环节对癌症患者进行宣教,全面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

1.2.1 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①宣传癌症相关知识,普及癌症起因和发病时的应急方法,提高疾病认知的同时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②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尽快使其适应住院环境,消除患者思想负担。针对怀有恐惧、消极心理的患者,耐心为其讲解治疗方案、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介绍治疗目的,调整患者心态。③化疗期间要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有计划的选择血管,做好长期考虑;熟练静脉穿刺技术,避免造成血管损伤;合理调整饮食,避免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适时变化饮食种类,保证营养供给;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降低患者继发感染;护理动作轻柔,出现异常及时上报,进行妥当处理。④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告之饮食原则、复查时间,宣讲家庭护理知识,制定良好作息计划,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悦。

1.2.2 心理护理方案

心理护理方案:①进行换位思考,拉近护患关系,给予患者温暖和关怀。帮助患者减轻顾虑,保持稳定情,主动配合医院的治疗。②沟通: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深入分析癌症患者负面情绪的起因,矫正错误思维,教导心态调整方法。介绍患者认识治疗后效果较好的患者,通过传授经验来帮助患者增强疾病恢复的信心。③向患者家属介绍癌症基础知识,树立家属正确态度,鼓励提供家庭支持。④适当及时地放松患者心理,以开导为主,用适宜的娱乐方式消除外界影响因素,避免患者康复阶段的精神刺激,增强患者适应能力[3]。⑤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后,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变随时调整护理程序,做到随时保证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尽可能将心理因素对康复的影响降到最低。

1.3 评价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心理状态效果评价,包括生活质量评价和心理健康评分两方面内容。结果调查通过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问卷由患者本人填写,研究者负责收回。发放的所有问卷全部收回,问卷回收率100%,且全部为有效问卷。

健康教育效果以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为标准,以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表(QOL)为测评内容。包括12项指标,每项指标满分5分。良好:5l~60分;较好:4l~50;一般:31~40分;差:20~30分;极差:20分以下。心理护理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计分评价。SAS和SDS分别包括20个项目,评分分为l~4级。对20个项目评定后得到总分,除以80后换算成焦虑、抑郁严重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进行t检验,认为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n,%)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n,%)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于出院时比较SAS和SDS评分结果。由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出院时SAS和SDS评分结果明显较对照组好,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心理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s)

表2 心理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s)

注:*两组患者出院时结果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对照组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SAS评分 60.81±2.74 45.21±5.21* 60.26±3.10 57.12±5.17 SDS评分 57.88±3.27 44.17±4.32* 58.02±3.24 54.38±4.63组别 观察组

3 讨 论

系统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依据癌症患者不同的化疗方案,向每位患者进行针对性讲解,使其了解癌症治疗的方式和目的,明白药物的毒副作用,掌握应对并发症的方法。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了解和掌握了更多疾病相关知识,自觉地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从而改善和维持了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4]。重视了癌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能使其了解在疾病治疗期间可能面对的问题,掌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从容对待各种突发时间,保证了疾病治疗的顺利进行,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本文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应对药物毒副的技巧,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癌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护理能使癌症患者勇敢面对现实,增强疾病恢复的信心。健康教育初期重点是消除患者顾虑,充分调动其主观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入院后,就需要护理人员教导其缓解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缓解心理压力。此时就需要护士与患者主动沟通,帮助其了解治疗方法和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相结合,专业护理人员能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而开展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实施,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了较好的评估,护理人员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同时注重心理护理,将心理护理理论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健康教育中,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结果证明,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癌症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心理健康评分有所改善。综上所述,在癌症患者中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使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最后使病情得到控制。

[1]曹晓红,原龙,石佳滨.癌症化疗患者的护理[J].中国误诊杂志学,2005,5(1):161.

[2]陈春芳,俞申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8,7(1):25-27.

[3]谢忠,黄钢,银正民等.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76-178.

[4]郑冬燕,于莹,王丽芹等.护理干预减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8):14-16.

猜你喜欢

出院入院癌症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