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与双嘧达莫治疗流行性小儿腮腺炎的疗效对比评价

2010-09-19李智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3期
关键词:双嘧达腮腺炎流行性

李智君 何 刚

1 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510150)

2 广州市胸科医院(510100)

腮腺炎是儿科常见急性呼吸传染病症之一,若不及时给予治疗,不仅给患儿本人带来很大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而且还可能引起传播扩散,造成疫情爆发。临床上用于腮腺炎治疗的药物较多,主要以阻止病毒进一步繁殖和扩散为治疗目标[1]。为了探讨不同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选择更为合适的药物,我们对患儿分别采取干扰素和双嘧达莫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3月共收治腮腺炎患儿110例,经参照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均为病毒性腮腺炎。男73例,女37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2岁,平均7.2岁。发病时间最短1d,最长3d,平均2.1d。临床表现主要为耳垂下呈半球形肿大(单侧66例,双侧44例),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部分患儿有乏力、发热等症状。所有患儿按照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7例,对照组53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治疗前对患儿进行身心综合评估,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止惊剂,脱水剂等,有其他症状者给予对症治疗。实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肌内注射重组人α-2b干扰素100万u/次,每天一次;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双嘧达莫3~5mg/kg,每天一次。两组患儿均以3d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药物副反应,并根据患儿临床反馈和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调整用药剂量。

1.3 效果评价

痊愈:经过治疗,临床体征恢复正常,腮腺肿胀消退,实验室检查病毒消失。有效:经过治疗,临床体征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腮腺肿胀有不同程度的消退,实验室检查病毒水平下降。无效:经过治疗,临床体征和腮腺肿胀不变或加重,实验室检查病毒水平不变或上升。其中痊愈率 + 有效率=总有效率。

2 结 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物副反应,所有患儿均坚持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痊愈率为80.7%,对照组分别为88.7%和69.8%,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 论

腮腺炎(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腮腺炎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2],小儿由于免疫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因此发病率相对较高。化脓性腮腺炎主要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病毒性腮腺炎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如发热、头痛、嗜睡、呕吐等,但没有化脓倾向,又称为流行性腮腺炎。由于该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并累及多种器官,此病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起睾丸炎、胰腺炎、脑膜炎、乳腺炎、卵巢炎,听力损害等各种并发症状,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因此临床工作中医师要仔细观察,及早发现病情,为治疗赢得有利时机。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可激发细胞合成新的mRNA,产生多种效应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并增强抗病毒能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即由一种病毒所诱发产生的干扰素,能抗御多种病毒甚至其他的胞内寄生的病原生物的能力,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双嘧达莫具有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是非硝酸酯类冠状动脉扩张剂,此外还可选择性抑制黏液病毒,小RNA病毒等多种病毒的RNA的合成,从而产生广谱抗病毒作用。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属黏液病毒,故双嘧达莫对其可产生抑制作用,但其高效性比重组干扰素要差,并且其诱导的下游系列反应也不如重组干扰素明显,因此临床效果相对要差。

目前临床上有同时使用双嘧达莫和干扰素加以治疗的文献报道[3],但关于两种药物是产生协同作用还是竞争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明,而且小儿体质较弱,用药剂量不宜过大,因此联合用药方案还有待商榷。关于干扰素的毒性一直是医患双方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药物检测体制的完善,只要我们谨慎用药,并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其药物副反应基本是可以控制的。从临床统计来看,本次试验中实验组总有效为96.5%,痊愈率为80.7%,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来说,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干扰素,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是值得考虑的临床治疗方案之一。

[1]王黎黎.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8(10):73-74.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49.

[3]黄超群,陈玲洁,孙晓青.干扰素和潘生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21(17):1364-1365.

猜你喜欢

双嘧达腮腺炎流行性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双嘧达莫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现状与药学监护*
潘生丁转到儿科发挥作用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治腮腺炎
探讨双嘧达莫片含量均匀度测定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