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10-09-19范云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3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羊水肺泡

范云英

四川省达县人民医院儿科(635000)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呼吸系统危重症,是新生儿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随着机械通气的应用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但病死率仍高。达县人民医院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新生儿病房共收治2144例患儿,其中收治在NICU的患儿1572例。而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94例,占住院患儿总数的4.4%,占NICU患儿的6.0%。本文对94例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及临床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达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呼吸衰竭患儿94例。其中男婴68例,女婴26例。早产儿51例(其中胎龄≤32周30例),足月小样儿5例,足月儿38例。剖宫产71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27例,有产程发动的16例,因孕母患疾病行剖宫产28例),阴道分娩22例,臀助产1例。入院时体质量:≤2500g 53例(其中≤1500g 14例,≤1000g 3例),~3999g 38例,≥4000g 3例。入院时日龄:≤24h 80例,~3d 12例,~7d 1例,>7d 1例。94例中,11例有宫内窘迫史,20例有生后窒息史(其中轻度窒息16例,重度窒息4例)。患者来源:农村66例,城镇28例。达县人民医院分娩37例,外院转入57例(其中由市区医院转入8例,县级医院转入36例,乡镇医院转入7例,私人医院及诊所转入6例)。母亲妊娠时情况:正规产前检查50例,非正规产前检查44例,妊娠高血压13例,前置胎盘5例,胎盘早剥3例,胎膜早破2例,急性胰腺炎1例。51例早产儿中,母亲产前24例无应用激素史,27例应用激素者有16例应用不完全。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86年9月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杭州)拟定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

1.3 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

不同原发疾病致呼吸衰竭例数及百分比见表1。

1.4 呼吸衰竭的治疗

除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综合治疗外,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对Ⅰ型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无呼吸窘迫者给予头罩吸氧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Ⅱ型呼吸衰竭及临床表现呼吸窘迫或反复呼吸暂停者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本组94例中,机械通气治疗72例,头罩吸氧治疗21例,鼻塞CPAP治疗1例。

表1 不同原发病致呼吸衰竭例数及百分比

2 结 果

94例中,治愈58例,放弃治疗35例(其中因病情无好转放弃14例,病情好转后但因经济困难放弃5例、惧怕遗留后遗症16例),死亡1例。

3 讨 论

3.1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发病情况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Lee等[2]报道加拿大17家NICU中发病率为43%,美国调查显示6家医院内活产婴儿发病率为14.4%[3],Qian等[4]通过对2004年至2005年国内23家三级医院NICU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治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这些NICU中,被确诊为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占13.2%,病死率达32.1%。从达县人民医院的资料显示,本组病例占NICU患儿的6.0%,病死率低(占1.1%),与一些患儿放弃治疗有关,预计部分患儿放弃治疗后死亡。本组患儿主要为外院转入(60.6%),多来自于农村(70.2%),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部分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措施不正规,新生儿疾病诊疗水平低,危重新生儿不能得到有效的初步救治,转院不及时,失去救治机会;②基层医院在转院时,由于路途远,且无完善的护送设备,患儿病情可进一步加重;③部分患儿因家庭经济困难错过转院的时机;④一部分农村孕妇未达足月而患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转到达县人民医院产科时需终止妊娠,另外还有妊娠未达足月而动产或发生急产;⑤由于社会因素选择性剖宫产。

3.2 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常见疾病及相关因素

本文报道的资料显示,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常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早产儿发生),其次为羊水吸入性肺炎,其发病顺序与国内外基本一致[5]。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主要与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而大量羊水吸入时,羊水中的皮脂和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在肺泡内可引起化学性和机械性的刺激而发生弥漫性肺炎,使气体弥散功能下降。羊水吸入性肺炎的患儿往往存在缺氧及不同程度的酸中毒,缺氧、酸中毒会损害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而肺泡Ⅱ型细胞受损,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较少[6],肺表面活性物质量的不足可使肺泡表面张力升高,渗出增加,肺泡不稳定,易于萎陷或不张。另外,本组病例剖宫产儿占75.5%,而选择性剖宫产占剖宫产儿的38.0%,剖宫产儿胸部未通过产道挤压,肺内液体过多,可使呼吸困难加重。有报道,足月新生儿也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尤其是未经试产的选择性剖宫产儿[7]。本资料中,51例早产儿母亲产前无应用激素史占47.2%,应用激素者中有59.3%应用不完全,因此,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概率增加。本组有11例有宫内窘迫史,20例有生后窒息史。母亲妊娠期非正规产前检查占46.8%,患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而围生期窒息也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羊水吸入性肺炎的诱因。因此,母亲妊娠期正规产前检查及正规新生儿窒息复苏非常关键。

3.3 呼吸衰竭的防治措施

在预防方面,做好围生期保健是减少呼吸衰竭发生的关键。做好围生期保健宣传,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孕妇疾病,最大可能减少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及窒息的发生。对孕妇孕周<35周有早产可能[8],应及早应用激素促胎肺成熟,避免选择性剖宫产,以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孕妇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者,及早转到有NICU的三级甲等医院产科,有利于患儿及时救治,以减少生后转诊途中使病情加重。产儿科医师协作,进行正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措施以及羊水污染的正确处理[9]。建立完整的新生儿转运体系势在必行。在治疗方面应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更重要的是掌握好上呼吸机的指征,以免错过治疗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另外,我们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羊水吸入性肺炎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1-465.

[2]Lee SK,McMillan DD,Ohlesson A,et al.Variation in practice and outcome in the Canadian network :1996-1997[J].Pediatrics,2000,106(5):1070-1079.

[3]Wilson A,Gardner MN,NArmstrong MA,et al.Neonatal assisted ventilation:pretational frequency,and duration in a mature managed care orfanization[J].Pediatrics,2000,105(4):822-830.

[4]马晓路,杜立中.新生儿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5):328-331.

[5]姚庆云,王建春,肖敏等.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附126例报告)[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73-374.

[6]王薇,孙波.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2):96-99.

[7]王海娟,杨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剖宫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5):304-305.

[8]冯琪.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6):387-394.

[9]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试行稿)[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5):381-384.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羊水肺泡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