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的拓展

2010-09-14卢志英

新华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导体惯性教材内容

卢志英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名词、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利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更为重要。为了学生学好初中物理,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地予以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以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备课,认真组织教学,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便于加深理解,拓展知识面。几年来,通过我对历届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初中生学习物理往往趋于表面的知识,死记规律,硬套公式,抓不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东西。为了便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我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的对教材内容做了必要的拓展。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拙见。

1教材中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和公式。教师应补充讲解清楚否则,势必影响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在讲“欧姆定律”一节时,补充讲解公式的意义,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它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而变化,不能认为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而且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却不为零(它决定于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外因温度),只能理解为是一般情况下,电阻的一种计算公式。

2对教材中很少出现甚至未提及过但又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应加以补充,以利于学生掌握规律,触类旁通例如我在讲“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时,通过实际练习题,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U1:u2=R1;R2和U1:U=R1;(R1+R2);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时,利用同样的方法由学生归纳整理出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规律I1:I2一R2:R1;在讲电功率的测量和计算时,让学生归纳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关系,这同时也是串、并联电路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了学生解题的速度。又如我在讲解“浮力”时,学生普遍认为“在液体中的任何物体一定都要受到浮力”。针对这种情况,我补充说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物体沉底并且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中间没有液体时,物体是不会受到浮力的。例如:修建的桥墩因为不受水的浮力,所以不易被河水冲垮。

3对教材中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应给以补充例如,讲解惯性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学生总是把它们混为一谈。每当这时,我就给学生讲解两者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共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一个物理概念。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物体在不受外力这个特殊情况下的运动规律,是一种特殊情况。再例如:物体具有惯性和物体具有动能的理解,学生知道跳远运动员助跑是利用物体的惯性,而误认为助跑速度越快跳的越远是因为速度大惯性的原因,这时我会给学生讲解:惯性指保持原有的速度和方向不变的性质,物体只有动能大才能做更多的功。

4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补充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现行九年级物理课本第114页习题第六题,“电阻R1和R2串连在电路中,已知R1两端的电压为1.5伏,R2的两端电压为4.5伏,R1+R2=600欧,R1和R2各为多少欧?”一般学生只能想出一种解体方法,即先求总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强度处处相等,分别求出R1和R。的值。但我在处理习题时,又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连电路电压分配规律“U1:u1=R1:R2”,并适时的提出问题“你能把我们共同发现的规律灵活应运吗?”,很快就有很多学生自己动手根据此规律求解,迅速得到正确答案。通过本题教学,使学生学习解题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位多角度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平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5结合教材内窖,补充一些形象生动的小实验例如讲摩擦起电时,可以补充人体也能因摩擦而带电的实验,从而充分说明人体也能带电。用手掌摩擦有机玻璃棒,棒带正电,而手掌带负电。前者用验电器可以试出来,而用手掌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并不张开。这是因为人体是导体,摩擦所得的电荷很快就通过人体漏走了。如果人站在绝缘板上,用验电器就能证明手掌带电荷。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加强了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基本解题技能。基础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基础知识的升华和发展。如果忽视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任何创造和创新都将是无本之目,无源之水。没有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作为一名基层物理教师,只有靠平时多积累教学心得体会,多学习他人的经验,接受多方面的信息,掌握国内外教育教学的动态,融人自己的教学当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更上一层楼,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

猜你喜欢

导体惯性教材内容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导体杆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剖析与启示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高频传输线路
静电现象有什么用?
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演示实验改进
无处不在的惯性
对惯性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