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活元素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

2010-09-06厦门市大嶝中学361103郑明进

地理教学 2010年21期
关键词:经验生活教师

厦门市大嶝中学(361103) 郑明进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这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谈谈将生活元素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途径:

一、利用生活经验,巧妙导入新课

心理学认为,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 才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新课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联系学生当地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熟悉的生活经验等一些地理现象,设计出地理问题,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交通运输业”一节时,上课开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到过厦门火车站吗?你乘车路线是怎么走的?大概要坐多久的车?”,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先坐605路车到新店,然后转乘620路直达车到火车站,最快也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时,我利用课件展示“厦门市政区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刚才所说的路线,然后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大嶝街道到厦门火车站的直线距离。通过计算,学生明白了我们所在地与厦门岛直线距离很近,而现在却要绕一大圈才能到达,交通非常不方便。接着我让学生找出图中刘五店和五通两个地点,进而介绍翔安隧道的建设情况,让学生明白翔安隧道建成后本地至厦门岛内的行程将会大大缩短,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的学习。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就是要选择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日常所见所闻的、感触特别深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的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感受到地理的趣味性,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运用生活经验,获取地理知识

中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有着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教学“地球是不规则球体”时,课前先让同学们在海滨遥望远方驶来的轮船,观察轮船由远而近时所见到船身的次序,后让学生画出此情景,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遥望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船的桅杆,而不是看到船的全部?让学生质疑、讨论,由此推断出大地呈球形曲面,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又如教学“海陆热力差异”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夏天游泳时,脚踩在地面和水中的感觉有何不同,学生得出水凉陆热,而冬天则相反,由此让学生讨论得出:海洋热容量比陆地大,夏季,陆地增热快,海洋增热慢;冬季,陆地散热快,海洋散热慢这一原理。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将抽象的地理问题“焊接”到生动可感的生活事物或现象上,不仅能激发学生从记忆中提取必要的知识储备,引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还能将抽象化的地理问题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提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地理课程的时空,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学习“世界聚落”时,教师联系本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展示闽南传统民居“大九架”图片,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说明:为什么本地传统民居屋顶陡斜、四壁透风?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因素探究其成因。

这样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定会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产生地理学习的需要,也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技能。

四、开展实践活动,拓展生活外延

地理的实践活动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能扩大、加深课堂上获得的地理知识,并使所获得的知识在实践得到应用和提高,同时使地理课堂在生活中得到延伸和拓展,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学完“‘祖国宝岛’——台湾省”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位于学校附近的“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收集该交易市场内台湾商品的名称、产地、销量等,并对如何发展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提出看法与建议,要求各小组精心制作演示课件,展示地理实践活动成果,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定等级。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 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差异,以小组为形式组织学生集体完成,同时形式应灵活多样,让每一 个学生在活动得到锻练与提高。

五、勾勒生活画面,活化地理课堂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立体多元的,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点,勾勒生活画面,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营造更广阔的地理学习空间,让学生体会地理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

例如,教学“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时,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先让学生表演北方地区的生活片断:一人表演马拉大车,一人表演溜冰或堆雪人,一人吃面或吆喝“山东馒头”,一人表演“腿功”。接着表演南方地区生活片断:一人表演划船,一人表演游泳,一人吆喝“卖烧肉粽”,一人表演“拳法”。最后,师生共同分析比较自然地理环境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

猜你喜欢

经验生活教师
最美教师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