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建筑节能对我国的启示

2010-08-15张明采任志刚谭军兵

山西建筑 2010年8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耗能源

张明采 任志刚 谭军兵

近年来,我国建筑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大大改善了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带来了建筑能耗的迅速递增,已接近全社会总能耗的1/3。目前,我国每年新建成的房屋面积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面积的总和。然而,不但既有建筑中的95%属于高能耗建筑,新建建筑中也有 80%属于高能耗建筑[1]。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面积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高出2倍~3倍。所以说,建筑节能,营建绿色建筑是我国当代建筑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

1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状况

1.1 建筑节能在国外进展

1)美国。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新建筑节能暂行标准》《新建筑节能设计和评价标准》。1992年能源政策法(EPACT),对建筑能源性能规定强制性要求,如最小热阻值和最大传热系数。此外,美国各级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通过减免税收,增加补贴,贷款,政府机构带头等措施增强公众节能意识,推广节能产品。美国还将大量资金投入在研究开发领域,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改进和更新建筑及耗能器具能效标准;提供信息服务;鼓励采用高效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实施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2)日本。日本政府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关于能源合理化使用的法律》(简称《节能法》),它是建立节能体制最完善的国家。其节能标准是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分开制定的,并给出了相应的节能标准。从而对所建建筑的耗能标准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定量控制。2002年,日本提出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的概念。所谓建筑的环境共存设计,是指建筑设计时必须把长寿命、与自然共存、节能、节省资源与能源的再循环等因素考虑进去,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构筑大家参与“环境行动”的氛围,并把这些因素和要求作为法规列入到地球环境—建筑的法规中[2]。3)德国。德国能源匮乏,石油几乎100%依赖进口,天然气80%依靠进口。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德国政府开发利用能源的一贯政策。德国1976年颁布了《建筑节能法》,而在1978年,德国就修改了建筑节能标准,使得1978年以后的建筑能耗比以前减少了60%以上。2002年的《能源节约法》规定了建筑的允许能耗要比2002年以前的能耗水平下降30%左右。在这些法定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德国政府还推出了各项节能资助项目,以促进法规的落实和普及。此外,德国政府的各个机构还积极向公众宣布建筑节能知识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解答人们在节能方面碰到的问题。4)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对建筑节能非常重视,有一套严格的行政立法和技术法规;加拿大也在1972年颁布了《新建筑物节能法》。有兼顾国家、房产主和住户三者利益的经济激励政策;有具体的节能规划和目标;从房屋建筑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个环节大力进行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任何建筑物从设计、建造、维修到材料的选用都逃不脱节能法的约束,从而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除此之外,他们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采用了一系列高新材料和技术。他们对不同层次的房屋采取了不同的节能技术,把新材料、新技术结合起来,使得建筑节能方面取得很好成效。

1.2 同国外相比,我国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原因有:1)人们对建筑节能意识比较薄弱。人们对建筑节能意识不足,而且各地方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提倡建筑节能,节能潜力巨大。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通常我们所考虑的建筑节能仅仅是外围护结构的能耗损失,而不考虑其他方面。再者,我国虽有一些建筑节能有关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陆续出台,但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只有总的要求和使用的局限范围,缺少技术细节和可操作的标准,从而使各地执行不力,建筑节能仍然进展缓慢。3)政府激励政策不够到位。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高峰期,需要有一套政策性、技术性非常强的鼓励措施。而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做得挺少,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不起人们的积极性。4)技术落后,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我们国家本身在建筑节能这方面就比发达国家晚,所以我们国家应该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概念和评价方法,并引到建筑设计行业中,着力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2 建筑节能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2.1 加强节能建筑规划设计,加大建筑节能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设

首先,由政府部门或专业学会组织牵头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节能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节能体制行政立法和技术法规,对所建建筑的耗能标准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定量控制,有具体的节能规划和目标。应该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概念和评价方法,并引到建筑设计行业中,对不同的地区、不同气候应该区别对待,严格按照各区规范进行。

2.2 回收利用资源,合理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耗

由于建筑用资源消耗巨大,必须保护好地球资源,尽量减少资源消耗量,充分利用好废弃的、再生的或可以再生的资源、工业废弃物,根据其性能做成建筑材料扩大使用;旧有建筑物拆下的材料,可重复利用或再生利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材料,包括目前使用的某些有机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长期使用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利,将逐步停止使用。

2.3 利用开发新能源,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天然能源,首先是太阳能:在不同的地区,特别是太阳能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将得到很大扩展。其应用方面包括: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供应热水是目前太阳能应用比较成功的方面。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也将得到利用;地源热泵可用于建筑采暖与制冷;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利用好风能。当然,建筑绿化也是常见的利用自然能源的方法,建筑物周边广植树木,有防风、遮阴、蓄水及改善景观等效果。

2.4 政府应积极引导加强节能监控

首先,政府应提供必要的启动经费,支持建筑节能项目的推广;对高能耗的建筑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节能建筑采取奖励措施。提高设计师、建设方的节能意识,这也是保证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对所设计的工程项目增大审核力度,将这些节能指标作为必审项目列入到政府的审批项目中。

3 展望

目前,国内外建筑节能的方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对传统建筑的改造;2)继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能耗;3)改善环境与能源开发相结合,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再生能源,走低碳之路。节能本来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而且在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和提高建材性能、开发新型建材的同时,不能忽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

[1]武海滨.国外建筑什么样[J].交流,2005(5):32-37.

[2]陈 超,渡边俊行,谢光亚,等.日本的建筑节能概念与政策[J].暖通空调,HV&AC,2002,32(6):18-24.

[3]朱世娇.欧美建筑节能参考[J].交流,2004(9):42-47.

[4]李晓黎.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2):14-17.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能耗能源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