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

2010-08-15王新建郑慧慧吴晓楠

山西建筑 2010年8期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设计房屋

王新建 郑慧慧 吴晓楠

《房屋建筑学》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无论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还是工程监理、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等都要运用本课程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设计是该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科学地组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房屋建筑学理论知识,培养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而且能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提高。本文拟从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结合教学大纲和工程应用,探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改革方向。

1 存在的问题

1)内容过时,不能体现建筑市场新的变化和要求,设计题目集中在教学楼、医院、商场等项目上,新材料的应用也不能及时体现出来,难以发挥学生的设计热情和创造力;2)设计过程单一,每人一个题目,互相之间缺乏交流和讨论;3)设计成果的评价形式简单,一般都是指导老师一锤定音,容易夹杂主观因素而评价失准,学生也失去了一个参与的机会。

2 改革措施

2.1 教学内容的把握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有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房屋建筑学》中均有涉及。课程设计是对《房屋建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学内容取舍关乎课程设计的成败。

1)相关内容的补充。《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要求达到施工图的深度,而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远没有达到这个广度,例如建筑防火知识,抗震设防知识,制图规则等,要想使学生真正按照施工图的标准进行设计首先要补充相关现行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其次,产生的新材料、新工艺在教材中没有及时反映,若按照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进行设计必然落伍,不实用。所以教学中要及时更新内容,例如墙体保温,幕墙设计,外墙装饰材料等。第三,根据当地情况取舍教材内容。无论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还是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都会把课程中学到的东西拿来与周围的实物相联系,相对比,而教材中介绍的情况不一定完全适合当地情况,这就会使学生怀疑知识的适用性,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认为一些教学内容应该考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这样学生学习之后能找到实物对比,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课程设计中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最后,要适当补充一些结构方面的基本知识,比如墙和柱网的布置规则等。笔者在指导课程设计中就曾发现有的学生只顾平面布置,而忽略了结构的合理性,甚至出现严重错误。如果不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结构设计时他们会对以前的工作加以否定,甚至顾此失彼。

2)适当进行工程现场的参观考察,加强实践教学。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房屋建筑学课堂教学以后,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实践性教学活动,而工程现场的参观考察与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相辅相成。实地参观考察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圆满完成课程设计,避免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参观考察可使学生了解房间的布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构造的实际情况及其作用,了解节点处理等,并应用到设计中去。在实际的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设计变更,很多都是因为设计者不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闭门造车形成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着意培养其实地考察的习惯,增强其专业意识,了解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的关系,对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工作环境将会有极大的帮助,这些都是课堂讲解甚至多媒体课件表达无法做到的。

2.2 课程设计环节

1)设计选题。首先,选题的难度要适中。课程设计一般时间为两周,题目太大太难则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打击其积极性;太小太易则缺乏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其次,内容要全面。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选题内容上要求涵盖建筑设计部分和建筑构造部分。设计内容不宜过多,内容过多则在有限的两周内难以达到设计深度,建筑部分一般要求平面、立面、剖面、总平面设计,构造上要求檐口、墙身、排水等设计即可,但构造部分要尽量体现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注意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并鼓励学生把参观考察得到的信息融入到设计中去。第三,选题要体现多样性。以往的选题大都为教学楼、宿舍楼、宾馆和商场等设计,学生很难发挥创造性。所以在设计中尽量增加题目的多样性,比如小型住宅设计,别墅设计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命题,增加学生的设计兴趣。2)分组设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分组以班级为单位,每小组4人~5人,选择一个题目。分组应根据个人兴趣,由学生自由组合,选出一名实力较强的同学任组长。分组要进行适当调整,避免产生实力太弱的小组。小组设计任务确定之后,调查研究和查阅资料等分工进行,设计方案先在小组内部讨论,互相提出缺点和改进意见。小组成员的初步构思成熟后,小组之间再进行一次方案综述,主要介绍方案的构思理念,创新点等。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互相再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使各小组都能吸取其他小组的优点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对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经过这两个环节的讨论,学生的思路已基本清晰,在作图时就会事半功倍,整个设计的质量就会提升。通过分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讨论又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并且节约了劳动,使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构思。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作为一名指导者出现,不可越俎代庖,要使整个设计过程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指导教师可一方面对方案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另一方面对程度较差的学生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问题出在哪里,鼓励学生自己拿出解决方案。

2.3 设计成果评定

设计成果的评定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评判认可,如果仅有指导老师给出一个分数作为评定结果,这将使学生失去一个参与和提高的机会。所以我们在对设计成果进行评定时以答辩的方式进行。答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全部参加,由组长介绍设计情况并阐述其设计理念和创新点及每个成员所作的贡献,评委和其他同学就设计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并根据答辩情况给出分数。这样既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又能使学生在答辩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当众表达自己的思想、阐述自己看法的能力。这对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将很有帮助。通过答辩评分,避免了由指导教师单独评判的主观性,体现了设计的客观性,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面对同学和老师阐述自己设计理念和回答问题的机会,锻炼了自我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评分标准还要结合平时表现,按100分制进行,平时表现占20分,主要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答辩过程占40分,主要根据设计思想阐述和回答问题的完整性评分;设计成果占40分。

3 结语

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出发,结合教学和工程应用,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在学生的课程设计中推广应用,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运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指导课程设计,不仅可在设计环节巩固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开阔了视野,同时通过分组和答辩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并且把参观考察得到的东西应用到了设计中去,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

[1] 董海荣,邵 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35):58-59.

[2] 周亦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农机化研究,2004(3):285-286.

[3] 唐 敢,赵新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2007(3):139-141.

[4] 朱启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6(3):143-145.

[5] 许巧林.《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思考与改革[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42):74-75.

猜你喜欢

建筑学课程设计房屋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