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靠宣传引导打破传统耕作观念——阳谷县发展保护性耕作传真

2010-08-15冀绪芬,钟保增

山东农机化 2010年10期
关键词:阳谷县保护性耕作

阳谷县于2004年引进了第一台小麦免耕播种机,在全县5个乡镇、9个村推广示范。2008年在巩固扩大重点示范区基础上,建立了2个核心示范区、22个示范点,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7.2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走在了全市前列。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建设。阳谷县积极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农机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农机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的技术专家及示范区农机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技术实施指导小组,负责技术的宣传发动、技术培训、机具演示、调试检修、跟踪服务、作业面积核实、技术指导等工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二)实行优惠政策。阳谷县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规划,将示范任务下达到示范区乡、村,以合同的形式落实到农户和机手。2007年起统一租赁机械用于示范区及示范点,召开现场会示范推广,调动了示范区农户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

(三)搞好对比试验。在每个重点示范区各设立40余亩、其余乡镇示范点各设立10余亩的对比试验田,进行同田试验比较。对确定的试验田,统一联系供种,统一安排机车作业。为采集第一手资料,派专人对试验地块从播种期到收获期进行全过程观察。麦收前,聘请农业局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示范区多处保护性耕作对比试验田进行了测产,平均亩增小麦22公斤。

(四)加大宣传培训。组织人员编印了《保护性耕作知识问答》,刻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光盘,发放到全县18个乡镇、办事处以及示范区各村民手中。举办培训班,组成技术宣讲团,深入到乡镇、村庄宣讲,解答有关技术问题。

二、实施保护性耕作取得的效果

(一)干部群众的认识明显提高。通过示范区的使用效果向全县广泛推广,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此项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解决了农业生产上的许多突出问题。

(二)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通过项目实施,新增了一大批新型农业机械,促进了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机收面积达到5.4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由2005年的18万亩增加到30万亩。

(三)节本增产效果显著。保护性耕作技术简化了农业种植机械作业程序,减少了施肥、耕、旋、耙、整地等多道工序,减轻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缩短了农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小麦免耕播种时化肥深施,每亩节省化肥投入10~27元,平均亩增产小麦22公斤。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农机专业大户,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与生态效益初步显现。保护性耕作技术使作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形成肥沃的腐殖质层,增强了土地的蓄水、保墒、调温能力,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培肥了地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受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的影响,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不够全面,片面的把免耕播种或秸杆还田等单项技术的应用看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民在没有看到保护性耕作明显效果的情况下,要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是资金不足。受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购机补贴政策和政府扶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机械的需求。

三是技术问题。由于小麦免耕播种后形成沟背,第二年播种玉米或追肥时既难作业,又不能保证作业质量,影响秋季玉米秸杆还田质量。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让广大农民亲自感受、亲眼看到新技术的优势。

(二)加大投入。在目前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要借助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增加作业补贴,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普及。

(三)加强宣传发动。宣传引导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参观学习、现场示范、技术培训、典型带动等一系列方法对农民进行宣传引导,让农民在思想上行动上由自发到自觉,逐渐转变观念。

(四)搞好技术培训。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对新机手进行培训,并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促进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阳谷县保护性耕作
阳谷县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人民法院便民型司法模式实证探究——以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河网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