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临界600MW机组电除尘节能运行方式分析

2010-08-15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阳极板电除尘火花

李 笋

(贵州金元发电运营有限公司盘南分公司,贵州 盘县 553505)

1 引言

本文相关设备系统基本情况:电除尘器为浙江菲达公司制造2FAA4×40M-2×155.8-150型号,控制系统采用大连电子研究所GGAJ02-WF型微机控制高压整流设备。电除尘器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产生高压直流电的除尘硅整流变及相应控制装置,另一部分是除尘器本体。(对应主设备系统:600MW亚临界锅炉)

除尘变布置在除尘器顶部,每个电场有单独的除尘变,除尘器将烟气平行分为4个烟气通道,每个烟气通道由前到后共4级电场,共有16个除尘变。除尘变将6KV交流电升压整流到72KV直流电供阴极线,每个除尘变亦有单独的控制系统。

GGA02-WF型控制系统具有细微火花检测及能级控制功能、反电晕检测及峰值跟踪控制功能、间歇供电控制及工频脉冲供电控制功能。间歇及脉冲供电占空比可在1∶2到1∶126范围内任意设置。

除尘器本体主要由阴极线、阳极板、振打装置、气力输灰系统等组成,阴极线采用芒刺线,每个电场阴极线框架由吊杆悬于绝缘瓷套管上,阳极板采用钢板轧制与阴极线相间排列共同组成电场;阴极振打采用顶部传动扰臂回转振打机构,阳极振打采用侧面扰臂回转振打机构,阳极板上收集的粉尘通过振打聚积到灰斗,通过气力输灰系统排出。

当烟气在除尘器电场中通过时,由于阴极线产生电晕放电,气体被电离,带负电的气体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板运动,在运动中与粉尘颗粒相碰撞,使粉尘颗粒荷以负电,荷电后的粉尘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亦向阳极板运动,到达阳极板后,放出所带电子,粉尘颗料沉积于阳极板上,净化后的烟气排出除尘器。

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工况进行对比试验和数据分析,探讨电除尘优化运行方式,找到合理除尘器振打方式,以达到降低电除尘电耗率,实现公司节能减排的目的。

2 电除尘优化运行方式分析

除尘器高压供电控制方式有以下5种:①火花率整定供电方式;②综合间歇供电方式;③间歇供电方式;④综合级级管理供电方式;⑤停供电区综合间歇供电方式。

火花整定供电方式适用于高粉尘浓度及产生电晕闭塞的场合,尤其是工况条件恶劣,除尘效率低的场合下,提高火花率的整定值,会加强烟尘的荷电率,提高了除尘效率。

间歇供电方式适用于运行工况较好,烟尘浓度较低的场合,此供电方式可在保证除尘效率的前提下,降低电能消耗。但由于电场等效电容放电时间延长,使充电电流相应增加,供电半波的电流峰值会增加。在导通角不变情况下,二次电流平均值会降低,不会造成保险过热;但如果导通角增加,二次电流增加,会造成一次保险过热熔断。

综合间歇供电方式即火花整定供电方式与间歇供电方式组合使用,具体组合方式需通过试验方法来确定。由于我公司煤源来自贵州盘县平煤,煤质较稳定,通过对电除尘实际运行情况及对各级电场灰斗输灰量论证分析,确定一电场除尘率较高,粉尘中绝大部分颗粒物在一电场中即被除去,二、三、四电场烟尘中颗粒物含量相对较少,粉尘比电阻值较适合采用间歇供电方式,因此决定将一电场投入火花率整定供电方式,二、三、四电场投入间歇供电方式,并通过试验方法进一步进行优化调整。

3 通过调整试验研究电除尘运行方式

3.1 调整试验目的

根据盘南电厂电除尘运行及排放现状,在满足国家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贵州省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规定“粉尘排放浓度低于50 mg/Nm3”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不同工况对比试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电除尘优化运行方式,并合理组织除尘器振打方式,以达到降低电除尘电耗率,实现公司节能减排的目的。

3.2 电除尘运行方式优化调整试验条件

试验期间保证锅炉燃烧煤质稳定、不投油、锅炉停止吹灰及排污。

3.3 电除尘运行方式优化调整试验

在300 MW、450 MW、600 MW稳定工况下,分别用火花率整定供电方式、间歇供电方式及综合间歇供电方式(即一电场用火花率整定供电方式、二、三、四电场用间歇供电方式)进行测试,间歇供电占空比取1∶2和1∶4两种方式。

每个工况保持2 h,测量数据包括除尘器进、出口烟气压力、温度、流量、氧量、烟尘浓度并计算出除尘效率、漏风率、电除尘电耗率等。

3.4 电除尘运行方式优化调整试验结论

1)在450 MW以下的低负荷时,烟气中含粉尘量相对较少,电除尘一、二、三、四电场均投入间歇供电方式,可保证烟囱出口烟尘颗粒物含量少于国标50 mg/Nm3。

2)负荷在450 MW以上时,由于烟气流量增加,一电场烟气含尘量明显增加,4个电场全部采用间歇供电方式时,烟囱出口烟气颗粒物含量已大于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而采取综合间歇供电方式,即在粉尘颗粒物浓度较大的一电场采用火花率整定供电方式,在粉尘颗粒物浓度相对偏少的二、三、四电场采用间歇供电方式,间歇供电占空比为1∶2,烟囱出口烟尘颗粒物含量均小于国家标准50 mg/Nm3,电除尘电耗率比单纯采取火花率整定供电方式节电30%~40%。

3)合理的振打周期、振打加速度、振打频率及位移对除尘效率影响也很大。振打过频,积聚在阳极板上的粉尘不能成片状落入灰斗,形成二次飞扬,尤其末级电场的二次飞扬,将大大降低除尘效率;反之,振打间隔时间过长,阳极板上积灰太厚,使空间电场电压下降,二次电流降低,电晕功率减小,除尘效率下降,阳极板严重积灰甚至形成反电晕,使已经被收集在阳极板上的粉尘再次进入气流。通过试验,将电除尘振打程序按以下方式控制,振打清灰效果较为明显:

一、二电场振打3 min停3 min;三、四电场振打5 min停5 min;同时要求阴极线与阳极板不要同时振打;左、右两侧不要同时振打;相邻电场不要同时振打;每天前夜班机组降负荷后依次将各电场阴极振打改连续振打30 min。

3.5 电除尘运行方式优化调整试验过程发现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试验期间#2A3电场除尘变一次侧熔丝因温度高(最高达到110℃)而熔断,#1A3、#1A4、#2A2、#2A3、#2A4 电场除尘变一次侧熔丝也均有保险温度升高现象(较火花率整定供电方式温度升高20℃左右),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将1A3、1A4、2A2、2A3、2A4 电场整流变一次抽头由 X1(72KV)挡调整到X2(64KV),将1A3、1A4电场间歇供电占空比时间由1∶2调整到1∶4,调整后再次进行试验,除尘变一次侧熔丝基本在60℃ ~70℃,符合厂家规定温度,可保证除尘变的正常运行,电场占空比由1∶2调整到1∶4也符合厂家要求,同时间歇时间的延长,对于电除尘节能效果更加显著,可节电约40%以上。

4 结论

通过电除尘节能减排试验,贵州盘南电厂电除尘优化运行方式确定如下:

1)当机组负荷在450 MW以下时,电除尘采用间歇供电方式。

2)当机组负荷在450 MW以上时,电除尘采用综合间歇供电方式,即一电场采用火花率整定供电方式,二、三、四电场采用间歇供电方式。

3)受锅炉烟气分布特性影响,将 1A3、1A4、2A2、2A3、2A4电场整流变一次抽头由X1(72KV)挡调整到 X2(64KV),将1A3、1A4电场间歇供电占空比由1∶2调整到1∶4。

4)配合电除尘运行方式优化调整,振打方式相应调整为:一、二电场振打频率为振打3 min,停3 min;三、四电场由于烟尘颗粒物浓度相对偏少,振打频率调整为振打5 min,停5 min;为防止阴极线肿大,阳极板粉尘堆积,每天在低负荷阶段,将电除尘阴极线及阳极板彻底振打一次,时间为30 min。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电除尘采取此种运行方式,即保证电除尘耗电率降低40%~50%左右,又能保证烟囱出口烟尘颗粒物含量小于国家规定标准50 mg/Nm3。

[1]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G].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 朱少平,陈建国,毛曙光,黎在时,林澄波.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祁君田,张滨渭.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 电力行业常用环境保护标准法规编编委会.电力行业常用环境保护标准法规汇编[G].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阳极板电除尘火花
持久的火花
电除尘矩阵式电磁振打器控制系统改进优化
电除尘器阳极板吊装方法和吊装工具的改进
阳极板双型浇铸系统适用性改造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电解铅阳极板板形优化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300MW机组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应用
铜电解过程中如何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残极率
“互掐”中碰撞出火花
450m2机头电除尘输灰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