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8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干预

2010-08-15张建华李亚琴杨晓丽

护理研究 2010年16期
关键词: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张建华,李亚琴,杨晓丽

48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干预

张建华,李亚琴,杨晓丽

甚至只限于骶髂关节病变[2]。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疗法等,治疗过程中辅以健康指导、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维持胸廓活动度,保持脊柱的灵活性,维持肢体的运动功能。现将AS病人的护理干预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AS病人,男40例,女 8例,年龄 17岁~38岁,均符合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1985)制定的诊断标准(1988年4月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①症状:以两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②体征:早中期病人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病人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③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多增快,类风湿因子(RF)多阴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多呈强阳性。④X线检查: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早期:脊柱活动功能受限,X

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脊椎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

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X线显示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部分韧带钙化,方椎、小关节骨质破坏,间隙模糊。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固定;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变)。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药物仍是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无论是急性发病还是在慢性病程中都可用NSAID来改善脊柱或是外周关节疾病的症状,减轻腰背部、骶髂关节、外周关节和足跟痛及僵硬感。柳氮磺胺吡啶具有抗感染、免疫调节和抗炎镇痛作用,可降低血清IgA水平,通常在服药后6周~8周起效,维持治疗可保持病情相对稳定,较适于早期、轻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不提倡长期大量使用,只有在外周关节病变严重、眼部受累时才考虑使用短期小量的糖皮质激素。Infliximab是抗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后病人的外周关节、肌腱末端炎、脊柱症状以及C反应蛋白均可得到明显改善。Etanercept是一种重组的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能可逆性地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合,竞争性地抑制T NF-α与TNF受体位点的结合。治疗活动性AS,80%的病人病情可获改善。理疗对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有一定帮助。

1.2.2 护理干预

1.2.2.1 认知干预 采用多种形式不定期地开展AS健康教育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 AS相关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意义、康复训练的目的、适合的训练项目、训练时间及强度、治疗方法、转归、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其配合治疗及护理。

1.2.2.2 康复指导 康复训练是AS治疗中的重点,护士应根据病人受累关节的不同指导病人采取适合的训练方式。扩胸运动可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方法:两脚并齐或单脚向前迈一步,双前臂内屈平胸左右运动,然后双臂前伸做外展运动。转体运动、侧体运动可通过腰部、髋关节周围肌群、侧腹壁的活动,提高腰椎活动度。方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前臂内屈于前胸,分别向左、右运动。举左臂于左耳,右手贴右腰,向左侧体。相反方向重复以上动作。猫背运动可增加脊柱活动度。方法:趴跪如猫状,低头尽量放松,同时弓背如弓形,充分拉伸背部,恢复原状;塌背伸头抬臀,尽量拉伸,重复数次。膝胸运动可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方法:双手抱一侧膝部慢慢拉向胸前,持续数秒后回复原位,换另一侧,重复至僵硬感消失[3]。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坚持训练,训练过程中注意量力而行。病情稳定的病人可作耐力性运动练习,如游泳、登山、打羽毛球及网球,可增强肌力,改善心肺功能,防止脊柱畸形。

1.2.2.3 心理干预 由于AS病人多为青壮年男性,脊柱病变自下而上,症状逐渐加重,影响病人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加之疾病治疗时间长、起效慢,病人常出现悲观失望、烦躁易怒、情感脆弱,护士要关心理解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述说,适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给予病人家属精神支持,督促病人坚持长期治疗,使病情相对稳定。

1.2.2.4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AS病人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注意保暖。病人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姿势极为重要,不论行、坐、站、卧都应保持躯体挺直,预防驼背。病人宜坐直靠背椅,不要坐沙发或过低、过软的椅子,尤其应避免坐躺椅。席梦思或海绵床虽然柔软、舒适,但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极为不利,病人应坚持睡硬板床,有助于保证躯体平直,仰卧姿势较侧卧为好。早期病人,每日早晚俯卧半小时,有助于减缓躯干屈曲。

1.2.2.5 饮食指导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肠道感染密切相关,暴饮暴食、食不洁食物会增加肠道疾病的机会,增加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加重病情。故病人饮食要有规律、注意卫生。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内因为肾督两虚,外因与风寒湿关系密切,因此可采用适当进食辣椒、葱、花椒、大料、茴香、大蒜等,具有抗风湿祛寒邪的作用。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极为有益[4]。

1.2.2.6 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病人及家属强调坚持规律服药的重要性,避免病人在院外自行减药或停药。指导病人遵医嘱按约定的时间来院复查,以便根据病人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1.3 观察项目 观察病人腰背部、外周关节疼痛及晨僵改善情况;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恢复情况;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

2 结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48例病人腰背痛和周围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疼痛评分由入院时的6分~10分下降到1分~4分,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晨僵现象缓解,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下降。指-地距、枕-墙距(正常值0 cm)、胸廓活动度(小于2.5 cm为异常)较入院时有所改善。治疗过程中少数病人出现胃肠道反应,给予对症治疗、指导病人饭后服药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AS的病因不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细菌感染、免疫学异常等因素有关。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低是AS的典型表现,尤其在病情活动期。AS病变不仅局限于骨关节,而且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眼部受累多见,甚至是AS的首发症状,可出现虹膜炎或葡萄膜炎。此外,还可出现肺上叶纤维化、肺大泡样变、IgA肾病和肾淀粉样变,并可影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如果诊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病情发展至后期致残率很高[5]。AS传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功能锻炼,因此医护患配合在AS病人治疗中非常重要。护士要提高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认识,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治疗全过程中,使病人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自我护理。同时要重视对病人的出院指导,因为AS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人出院后必须坚持服药、坚持功能锻炼,才能预防关节强直,提高生存质量。本组病人通过精心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

[2] 唐福林.风湿免疫病300个怎么办[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80.

[3] 刘庆芬,侯月中,赵福涛.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运动疗法自我护理培训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1A):39-40.

[4] 强直性脊柱炎饮食护理[EB/OL].[2010-05-10].htpp:www.39.net.

[5] 蒋明,朱立平,林孝义.风湿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941-945.

(本文编辑 孙玉梅)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48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Zhang Jianhua,Li Yaqin,Yang XiaoLi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1009-6493(2010)6A-1468-02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1]。发病年龄多为13岁~31岁,男性多发。病人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初期症状不明显,易被病人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逐渐加重。胸椎受累病人出现胸痛,胸部扩张受限;颈椎受累病人不能低头、后仰,转颈困难;疼痛严重的病人翻身困难。病人清晨或久坐起立后腰背部发僵,活动后症状可有所缓解。晚期由于脊柱自下而上发生强直,脊柱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弯腰,甚至发生驼背畸形。但大部分病人只限于部分脊柱受累,

张建华(1970—),女,山西省忻州人,护师,本科,从事护理工作研究,工作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亚琴、杨晓丽工作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10-04-20;

2010-05-24)

R473.5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16.030

猜你喜欢

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腰椎/腰骶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痛的诊断与治疗
经S1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时非安全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X线引导三维空间定位系统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