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010-08-15

关键词:素质科学大学生

费 萍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400054)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费 萍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400054)

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理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准确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正确处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若干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广泛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历史的使命和现实的责任都赋予当代大学生必须紧随时代节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一伟大的活动中去,做科学发展观忠诚而坚定的践行者。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概述出发,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阐述,进而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概述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 “人是什么”和“人应该如何存在”的科学回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的问题”上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性出发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全面性,由此形成一个“人”的联合体:“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另一方面,以这个联合体为基础,每个人的思想、能力和个性等属性得到普遍提高和协调发展。“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2]根据马克思主义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论断,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高度文明的人”。[3]

二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1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理论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可以有效实现为人与为学、知识和能力、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因此个人的发展不仅仅关乎个人,同样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大学生做一个较高智能素质的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全面协调发展意味着大学生应当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实践素质的人;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大学生做一个身心和谐的人。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的发展观。注重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大学生锻炼身体,锤炼心志,做一个身心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提高性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发展的主体是人,只有人才能落实它,要实现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促进人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更需要实现全面发展,这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最关键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它构成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4]

三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1 准确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中可以看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高度文明的人”。为此,大学生在追求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应从思想政治素质系统、知识素质系统、能力素质系统和身心素质系统四个方面准确把握全面发展的内涵。思想政治素质系统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如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就容易在各种诱惑前迷失自己。知识素质系统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大学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大学生只有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力素质系统按其评估的难易程度可分为软能力和硬能力。所谓硬能力,指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的素质,软能力是指自我决策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毕业生虽然手中持有文凭和学位,但毕业后仍然很难找到工作,主要就是由于他们的能力结构不合理,难以胜任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身心素质系统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它是大学生素质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素质系统这座大厦赖以生存的基石。

2 正确处理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若干关系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全面发展看成是一个系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要正确处理这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关系。因此,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我们处理好以下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曾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论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江泽民同志这段话告诉我们:个人与社会是有机整体,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个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同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大学生在追求全面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把个人的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性,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

(2)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关系

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迈向更加文明阶段的两股动力。科学知识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和认识体系。人文知识是指反映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知识体系和认识体系。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中可以看出:科学知识研究的对象是物。人文知识研究的对象是人。科学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知识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片面强调实用性,出现科学与人文割裂现象。如理工科学生不学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知识,文科学生不懂高等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知识。这一现状造成了当今大学生知识面窄,就业困难,社会适应能力低等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当代大学生只有实现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完整融合,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才能有助于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陈旧和更新非常快,大学生如果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就跟不上科技发展的前沿,就满足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但是,学习知识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堆现成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知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能力。时下的大学生绝大多数生活在一个较为封闭的校园环境里,自觉不自觉中养成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习惯,对当今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既不去接触又不去感悟。这样有悖于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托。当代大学生只有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具备健康的生理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身体素质包括:强健的身体机能、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青年大学生不仅需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在高节奏、高效率、高竞争的现代社会,大学生承受着金钱、学习、恋爱、社交、人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必须正视这些心理问题,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心理保健知识,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获得健康愉快的心境。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6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 [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4] 王芳 1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J]1当代青年研究,2005(12)1

Practic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I 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OverallDevelopment

FEI Ping
(Chong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54,China)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college Students;overall develop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the guiding theory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of college students1Carrying ou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is the inside request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2 velopment1In order to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advance the college students’overall de2 velopment,we have to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overall develop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accurately,and handle a number of relations on it properly1

G 641

A

167322804(2010)0320099203

2009206226

猜你喜欢

素质科学大学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学生之歌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科学拔牙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