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2010-08-15刘永丽韩润春

关键词:信息产业金融危机产品

刘永丽,韩润春

(河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刘永丽,韩润春

(河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

金融危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策略

近两年,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全球各大产业都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关系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发展信息产业有利于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形势,从金融危机对信息产业的影响着手,重点分析了在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几条发展道路。

时至 2009年,金融危机还在影响着全球经济,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经济问题。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的信息产业,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要想成功发展信息产业,走信息产业强国之路,我们在遵循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同时,应审时度势,积极利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利用全球金融危机有利的一面,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逐渐在全球扩展,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于 2008年 9月全面爆发,此次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状况恶化、消费低迷、失业率上升,并面临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高增长期中断,发达国家同时陷入经济衰退。日本、欧元区和美国,世界三大经济体在二战后首次同时陷入衰退。据估计,美国经济衰退将经历至少 18个月,为大萧条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此外,金融危机对信息产业的影响主要有:

1 产业利润下降

2009年 1月 22日微软发布的 200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微软第二季度净营收 16613亿美元,同比增长 2%;净利润为 4117亿美元,同比下滑 11%,远低于公司和华尔街分析人士的预期。2009年 1月 23日,Google发布的财报显示,2008年四季度该搜索巨头净利润大幅下降,净利润由2007年度同期的 12亿美元降至 3182亿美元。

由于中国的金融领域尚未完全开放,并且政府实行相对严格的监管,所以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中国是一个信息产品制造大国,但是与美国等主要市场的关联度是很大的,所以必然会受到影响。2008年 8月份集中发布的国内几大 PC厂商财报显示,行业整体利润出现了巨幅下滑,开始步入自诞生以来最大一次 “寒冬”时节。清华同方 PC出现 6164%的下滑;长城上半年净利润下滑幅度接近五成;曾经位居全国十大品牌的七喜电脑业绩下滑更为明显,半年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下滑85139%。与此同时,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经济危机等因素,国内 PC厂商出口或OEM的订单也在快速减少。

2 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裁员

国际金融危机会让很多国际的企业受到很大的打击,会有一部分人才流出寻找新的出路。2008年,美国电信、计算机及电子产品领域共削减了近 1817万个职位,其中约有四分之三的裁员发生在下半年,使科技领域的失业人数达到 2003年以来最高水平。微软全球研究与战略执行官克雷格·蒙迪透露,微软已经在 2008年裁员 1500人,并预计在未来 18个月累计裁员 5000人。

2009年 1月 30日,日本企业 NEC下调了 2008财年业绩预期。受半导体业务下滑与日元升值影响,NEC将在2010年 3月底前在集团内裁员两万余人,其中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各裁员 1万人以上。2009年,东芝将在陷于困境中的芯片及半导体业务部门削减 4500名临时合同工,并减少芯片业务约 60%的资本支出。

3 产品销量下降,出口受阻

就中国国内市场来看,在面向个人的消费品市场,中国整体经济增速的放缓将导致消费者信息指数的下降,信息产品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是一种非刚性需求的商品,其销量一定会受到一些影响。在国内面向企业的销售市场,由于各行业都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其对信息产品的需求自然相对下降。

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超过 60%,全球经济衰退对该行业影响很明显。据统计,2008年 1~10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17%,增幅比 2007年同期下降619%,低于全国商品进出口增幅 714%。我国信息产品长期销往国外,如显示器、鼠标、键盘等硬件产品生产企业很大部分是靠出口获得利润,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无疑对我国信息产品出口造成巨大打击。

4 缺乏全球化战略,国际竞争力弱

我国信息产业中,加工贸易企业占 70%以上,长期以来的低水平制造模式,导致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达 6%以上。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测算,汇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企业的运营成本将提高 015个至 018个百分点。统计显示,仅人民币升值一项,我国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就减少收入达 260亿元。

长期的制造加工工厂,只能使中国的信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得不到提升,为了得到国外公司的订单,大多数企业采取相互压价的竞争方式,这样就削弱了中国信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长此以往,中国的信息产业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或者企业集团数量很少,当金融危机到来,很多脆弱的中小企业只能面临破产倒闭。金融危机带来的空前压力,也迫使中国的信息产业加紧发展全球化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

5 风险投资不足,资金短缺

信息产业在发达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风险投资的参与、支持和推动功不可没,在信息产业的商业化发展过程中,风险投资更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硅谷,盘踞着世界信息产业的先锋企业,如惠普、思科、英特尔等等。硅谷能够成为全世界 IT业瞩目的焦点,在它的发展历程中,风险投资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中,最重要的是硅谷有不断促进创新和创业的风险投资市场以及纳斯达克为其提供的良好的定价机制和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1999年,硅谷首次公开上市的企业达到 72家,有 13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涌向这一地区,占美国风险投资总额的 1/3。

我国信息产业在资金支持和海外风险资金利用上相对较弱。与中国信息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不相匹配的是,信息技术企业普遍缺少资金,新项目的启动缺少风险投资这样一种资本运营机制,企业一直处于靠自有资金滚动投入的艰难境地,成长缓慢。金融危机到来,国际风险投资走向将发生变化,这对于中国信息产业吸引风险投资无疑是一个有利时机。

6 产业结构不合理,易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结构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软硬件比例不当,相对于信息产业发达的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因此,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会更大,发展将会滞后于硬件产业。二是产业链间断点较多,材料、专用设备、测试仪器、关键元器件和系统软件主要依赖进口。当全球经济形势发生变动时,这些依赖于进口的仪器设备元件的供应将会影响我国信息产品的生产销售。三是核心基础产品薄弱,一般产品过剩。像程控交换机、手机、鼠标、键盘之类的一般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大,当金融危机到来,全球市场需求紧缩,这些过剩产品销售将会出现困难。同时,我国信息产业本土企业产品老化与开发新品滞后的矛盾加剧,尤其是核心产品如集成电路、高端路由器、系统软件等,一直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些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的生产不仅容易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而且容易在国际上引起知识产权的纠纷。

二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本文试图探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寻找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下,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加速发展中国信息产业,追赶世界先进的步伐。

1 积极进行研发,为未来的经济复苏做准备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和个人开展大量的技术发明创造,当新技术新发明应用到生产销售中,经济效益开始显现,经济进入了复苏时期,当新技术被广泛应用时,经济进入了繁荣时期,当技术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开始递减时,新的创新周期又要开始了,经济又进入了萧条时期。当前的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之中,正是开始技术研发的好时机。

在利用技术创新对抗危机方面,英特尔可谓经验丰富。早在上世纪 70年代中期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萧条时,英特尔就坚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并提供了很多招聘机会留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结果这种看似逆势而为的做法不但没有让当时成立只有数年时间、实力尚薄弱的英特尔倒下,反而还提升了公司在产业界和市场上的影响力,并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世界经济有落就有涨,在这次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信息产业应从政府和企业自身着手,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为未来的经济复苏做好准备。

2 引进国外人才

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预测,今后 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站应用及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 602 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还不足 20万。目前我国 90%的企业网络工程师不具备系统的专业技能,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传统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由于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滞后,已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人才的匮乏构成了中国信息产业对国外人才市场的大量需求。中国经济力求平稳发展,拥有比较稳定的就业环境,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地方是有机会吸引一批国际人才的,这些人才会带来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经验。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大量人才流动,中国信息产业可以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有针对性地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国内急需的信息产业专门人才,弥补自身研发和管理队伍的不足。

3 立足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

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区的出口不利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并非完全是坏事,这有助于将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从出口转向内需。而且,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也给中国出口企业调整产品销售方向,提供了外在的压力。

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有所下降,但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特别是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随着家庭电脑、网络、移动通信的普及,农村将成为未来信息产品强有力的销售市场。同时,我国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对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相对较小,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居民对于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广泛的,居民对于家庭学习和娱乐的信息产品存在固定的需求,这些为信息产品的销售带来了希望。面对国际各大品牌纷纷开发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国的信息产业应先发制人,制定完善的国内市场开发战略,勇于迎接挑战。

4 进行海外并购,实施 “走出去”战略

一个国家内产业是否强大最终是通过若干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来实现的,具有一定规模及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构成信息产业强国的微观主体。我国要实现信息产业强国,就要培养实力强大的信息企业,而培养实力强大的大企业,就需要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扩张,提高国际化水平。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以及实行海外并购都是做大做强中国信息企业的有效方式。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许多美国企业需要国外资金的引入,尤其青睐经济比较平稳、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中国企业,美国国内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和以前的动辄以“国家安全”拒之门外不同,最近,华尔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的入股、并购,看成是一种善意的行为,并引颈期待之。中国有实力的信息企业不妨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走出国门,壮大自己,增强国际竞争力。

5 吸引国际风险投资

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风险投资。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和普及应用都需要投资。相关的研发费用和基本建设投资特别是初始投资的需求量往往是巨大的,巨额投资同时又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决策失误,不仅会招致惨重的损失,而且会贻误发展的历史时机。同时,国际上有大量闲散资金在各国金融、房地产等市场进行保值、投资以及投机活动,国家内部居民手中也有大量的闲置货币,这些都是发展信息产业的资金来源。

目前美国经济还处于衰退阶段,欧洲、日本也面临衰退,金融海啸导致其它国家汇率动荡下跌,资本流出加剧,各种资金正在寻找安全的投资方向。而我国人民币坚挺并继续保持对美元小幅升值态势的有利因素。中国 4万亿的救市举措、调息降利率、以及其他利好政策,使得民众信心回升,市场重新活络起来。中国信息产业有必要积极寻求各方面的资金支持,利用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形势,吸引国际风险投资,加速发展。

6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大量下滑,产品销售受挫,外在压力给与我国信息产业内部时机,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使硬件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三者的比例关系更加合理,加快发展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加大对软件企业的资金支持,培养有实力的中国软件企业,提高软件产品档次,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其中,开源软件的共享、协作的开发模式为传统软件的开发带来不断创新和探索新型软件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鼓励集成电路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适当采取倾斜性政策,合理调整信息产业中核心产品与一般产品的比例。《信息产业 “十一五”规划》中,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基础产业的概念,并将 “大力发展核心基础产业”作为“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这是应对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也是信息产业强国的必然选择。同时,面对我国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将不断弱化,需要提升信息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做好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当全球经济情况出现好转时,我国信息产业将以更强大的实力参与竞争。

[1] 李小平,姚平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现况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J]1科技促进发展,2008(3)1

[2] 杨亦 1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J]1海峡科学,2008(8)1

[3] 储节旺,谢阳群 1美国信息产业对新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1经济研究,2005(7)1

[4] 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1跨国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析 [M]1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22922631

[5] 陆玉霞 1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J]1中国科技信息,2008(8)1

[6] 信息产业 “十一五”规划 1http://www1miit1gov1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072/n11302450/116416721html,20082102301

[7] 陈雨柯,蒋国庆 1就我国信息产品进出口现状谈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J]1大众科学,2008(7)1

[8] 报告称美国科技业去年裁员 1817万人创五年最高 1ht2 tp://www1onewires1com/article/show278913211html,2009212 301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of Chinese Information Industry under Financial Crisis Background

L IU Yong2li,HAN Run2chu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Management,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financial crisis;China;information industry;developmental strategy

In the past two years,every major industry including the infor mation industry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1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smoderniza2 tion process1It is also helpful to lead our country’s economy to a higher level1This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mac2 ro2economic situation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beginswith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crisis to the information indus2 try,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of Chinese information industry under financial crisis background,and provides several developmental approaches pertinently1

F 290

A

167322804(2010)0320048203

2009206215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金融危机产品
7524亿元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