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信息是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信息情报

2010-08-15杨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7期
关键词:标准化文献标准

杨蜀

(福建师范大学 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007)

标准化信息是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信息情报

杨蜀

(福建师范大学 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007)

标准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化信息是标准化工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标准化信息工作最根本目的是有效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针对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工作现状,展望标准化信息工作的发展趋势.

标准化;标准化信息;经济建设;信息情报

标准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人们最关心的食品卫生,到每天参与的各种活动,以及产生的各种行为,都要遵循国家有关标准的制约.标准,渗透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多年来,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始终在有序地进行着.改革开放以后,这项工作日益扩大.2006年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标准化工作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标准发展提出的重大需求多达30多处.

1 标准化是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又是一门系统工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政令对计量单位、文字、货币、道路、兵器及税田制、户籍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全国规模的统一化、标准化,这是标准化史上的大事,它对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纪20年代,美国米德瓦钢铁公司工程师泰勒进行了搬运铁块、铲铁砂和煤块、金属切削三项实验,把工人的作业过程分解成若干基本单元,选择最佳的操作方法和劳动工具,确定标准化的作业过程、标准的动作和标准的定额时间,建立起保证最高劳动生产率的标准体系.这种以标准化为核心的作业和管理方法掀开了科学管理的新篇章.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社会化、专业化大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大生产,涉及面广,场地分散,分工细致,技术要求高,许多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有些还涉及到几个国家.如: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协作.一辆上海牌小汽车,有上千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协作.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神舟”号航天飞船,则要成千上万个协作单位生产完成.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和贯彻执行各类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从技术上和组织管理上把各方面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从而保证其生产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古今中外的实践均证明: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标准化又是各类专业技术学科,如机械、冶金、电子、化工、纺织、食品等技术学科的基础.反映这些专业技术学科的规律和成果一般都用标准来体现,同时又用标准化的方法去推广、普及这些专业技术科学知识.因此,标准化学又是技术学科的基础学科.[1]

标准化学既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又是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基础.所以,标准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亦可称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和基础学科.

系统工程(SE)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管理学科.系统工程完全适用于标准化.标准化又是一门系统工程.我国已经把标准系统工程作为应尽早建立的14个系统工程之一.

2 标准化信息是标准化工程的基本要素之一

标准化信息系指在标准化工作范畴内,作为人们以口头的、实物的、文献的、实物的等各种方式进行传递交流的科学知识.简言之,标准化信息就是标准化工作范畴内的信息.标准化信息是标准化工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标准化信息管理成为标准化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标准化信息中,标准文献是标准化信息的主体.标准文献是在有关方面的合作下,按照规定程序编制并经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供一定范围内广泛而多次使用的,包括一整套在特定活动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定、规范、定额、规则等文件.构成标准文献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标准化工作成果;第二是必须经过主管机关批准发布的;第三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不断更新换代,即不断地进行补充、修订或废止.

标准文献又称标准类文件.对于标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标准层次及标准的作用和有效范围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专业、协会和部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我国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按标准的属性分,我国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按我国标准化法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标准文献是供国民经济各部门多次使用的技术文件.每种标准文献,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和部门,这一特性是其它文献所没有的.标准的属性决定标准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法规性质,这一特性也是其它文献所不具备的.标准文献是传播技术的一种特殊媒介.标准文献本身代表着一种情报源.标准文献中所记录的情报,是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精确的数学计算,并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基础而取得的.因此,它在科学上是可信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3 标准化信息工作最根本目的是有效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标准化信息工作是科技信息工作的一个分支,也是标准化工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记录标准化活动具体成果的信息(包括标准文献和与标准化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贮、分析研究及报道,促进标准化信息的社会交流和传播,从而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标准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标准化信息工作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国民经济建设,离开标准化活动,标准化信息工作就成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标准化信息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标准化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化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标准化信息工作虽然从属于标准化事业,但最多的服务对象还是广大的企事业单位.据中国科技情报所对中国三类情报用户(大型企业、城市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需求情况两年之久的调查表明:这三类情报用户对标准情报的需求大大超出对专利和其他七种情报而位居榜首.因此,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各行各业尤其是广大企业对标准信息的需求,使标准化信息工作努力为促进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

4 国际上标准化信息工作现状

目前,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相继建立了全国性的标准化机构,其中有90多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国家标准.美国在1996年就制定了13056个国家标准,近年来,俄罗斯、德国、日本、法国等主要工业国家每年制(修)订标准的数量大致在1000个以上.此外,国际上除ISO、IEC和ISO《国际标准关键词索引》中所列入的其它40个国际组织以外,在世界上的8100多个国际组织中,有400个国际组织与ISO各技术委员会有联系,它们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国际标准化活动.国际标准化活动广泛而活跃,仅以ISO的活动情况为例,ISO现有近3000个技术工作机构,每年有40%的机构召开会议,则每年有1000个会议在世界各地召开,参加活动的技术专家约2万多人.

据统计,全世界已有各类标准1000多种,80多万件,连同有关标准化方面的会议资料和技术报告,其总数可达120万件.按有关部门统计,世界上每天相互交换的标准资料大约有1500件.ISO和IEC每年还要印发近万件的工作文件.[2]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标准信息资料.

5 我国标准化信息工作现状

国家级及各省、市标准化研究院(技术监督情报所)等机构从事标准化信息的收集、加工、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些机构基本建立了我国国家标准和部分行业标准题录数据库,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还建立了国外标准题录数据库.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标准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代表我国文献信息资源收藏水平.目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收藏有6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450多个专业协(学)会的成套标准以及全部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收集了160多种国内外标准化期刊和7000多册国内外标准专著,并与30多个国家及国际标准化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标准文献信息交换关系.除此以外,各行业协会、一些科技情报(信息)所、图书馆等也针对用户实施标准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标准信息载体的革命性变化.当前标准信息的主要特点是:除以印刷文本为载体的标准信息资源外,电子信息资源异军突起,数量激增.我国各种载体的标准信息资源在总量上还明显不足,2003年我国收集的国外标准与标准化技术报告占国外出版总量的13%,标准化会议记录仅占2%左右,电子信息资源差距更大.由于标准信息资源总量差距大,时效性不强,加之加工水平低,导致信息质量差,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除信息采集经费不足外,信息采集手段落后也是造成以上资源总量不足的重要原因.[2]

6 标准化信息工作的发展趋势

6.1 服务形式趋于多样化

用户对标准文献信息的需求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导致服务工作的多样化,使服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宽.除信息查询、咨询服务、代查代索、定题服务和研究咨询等各项服务外,还开展了标准化培训、标准宣贯、标准水平确认、标准文献信息数据库产品及管理软件开发与销售、针对技术标准内容的咨询服务及相关延伸服务等.在标准文献信息服务功能日益多样化的同时,逐步增加了服务的深度和难度.

6.2 信息服务趋于网络化

和其他文献信息服务一样,标准文献信息服务也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由各相关标准信息服务系统构成的互联互通信息网络,充分开发和共享标准信息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大小小不同的信息系统,通过相互协作联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最终形成有机联系的社会化、一体化大系统.

6.3 技术手段趋于现代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国家技术标准信息服务系统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利用计算机技术从文本中自动抽取关键词实现自动标引和对文献等对象进行自动分类,以提高查全率;

②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已有的数据进行信息开采、挖掘和分析,从中识别和抽取隐含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有用信息和知识,实现智能化查询;

③由题录数据库向技术标准重要内容事实数据库以及全文数据库和全文检索系统发展,实现标准重要内容查找和标准信息全文检索,用户可直接查询需要的具体信息内容;

④由用户查询索取标准文献信息向标准信息自动推送其所需要的标准信息,保证用户标准信息的现行、有效和及时.[3]

〔1〕洪生伟.标准化工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2-3.

〔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232-235.

〔3〕沈同,邢造宇.标准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317-318.

G258.6

A

1673-260X(2010)07-0162-02

猜你喜欢

标准化文献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