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体育教学途径和环境构建的研究

2010-08-15闫莉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7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内容体育

闫莉莎,袁 红

(1.大庆石油学院;2.东北石油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开放式体育教学途径和环境构建的研究

闫莉莎1,袁 红2

(1.大庆石油学院;2.东北石油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手段对开放式体育教学的途径以及环境构建进行论述,旨在为在高等院校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开放式;体育教学;环境构建

1 前言

“开放式”体育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客观实际,创设一种教学环境,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是师生共同主动参与的体现双边不定形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在较固定的教学模式下处于被支配、服从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特长,限制了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5个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为此,一种既能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又能使其掌握运动的方法;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育,又能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能力,有益于终身体育的新型、高效的体育教学方式,即所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和不断付诸与实践检验下,应运而生.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在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构建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因素

2.1 体育教学过程的开放

开放式体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感知、理解、掌握、巩固、应用体育理论与实践的过程,而且也是知、意、行、情相互作用、相辅相承的辩证统一的过程.“知”就是认识过程,包括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意”就是意志过程,包括动机、兴趣、意志等;“行”就是行为过程,即身体练习,实践活动等;“情”就是情绪过程,包括在体育运动中所体验到的愉悦、焦虑、成功、失败等.知、意、行、情的融会贯通,就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开放体现,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之学有所乐,学有所得的过程.

2.2 体育教学内容的开放

开放式体育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基础,以学生需求为补充,立足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地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它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对教学内容在难度上做合理的调整;对学生较为喜爱的教学内容,适当加大课时比重,并根据地域特点,精心选择开设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运动项目的教学.

2.3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

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性质的教材,不同进度及不同的课时任务灵活掌握,给学生提供最理想的组织形式,使体育教学达到高质量的效果,如按能力分组、按兴趣分组和按性格分组等.

2.4 体育教学活动的开放

开放式体育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的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双边活动多样化,使之从课堂中走出来,从单纯的学科教学中表现出来.首先,部分学生在现有的学习内容基础上,如果还有兴趣和爱好对某个项目或技术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于是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甚至课余训练队,便会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其次从教者而言,担当了诸如体育教师、辅导员、教练员等角色,使得师生关系多样而密切,双边活动频繁且条理清晰.

2.5 体育教学手段的开放

开放式体育课教学要采用多种多样且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完成体育教学的七个转变:(1)由单纯应付达标测试转变为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2)由面向部分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3)由单纯教授课本内容转变为面向课本的内外兼容;(4)由对技术动作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由教学手段“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6)由单一的学科教学转变为多元素、多学科的综合施教; (7)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种形式并存式教学.

2.6 体育考核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同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更加体现出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除重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外,还重视学生对技术认识的诸多因素.同时在考核评价中,除了体育教师外,还由体育委员,小组长等成立评价小组,对每名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方面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体育教师的评价综合起来,对学生做出最终的评价,这使得这项工作更加民主、客观、公正、合理,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学风.

3 构建开放式体育教学环境的因素

3.1 师生角色的转换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作为两个特殊的主体,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把“教”建立在“学”上,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推动学生智力、体能的发展,又要通过学生智力、体能的发展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3.2教学内容的优化

《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选择、优化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3 教学过程的互动

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4 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措施

4.1 立足于可操作性

开放式体育教学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应从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4.2 突出主体性

开放式体育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而在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各种束缚,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意识,使其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4.3 坚持整体性

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是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即整体性特征.这种整体性具体表现为:首先在注意学生个体发展、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其次是使学生在某个方面具有某种特长的同时,注重其其他方面的全面、均衡地发展.

4.4 立足评价的合理性

在体育教学中应合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改”的精神,突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密”与“疏”、“放”与“收”、“断”与“续”之间的辩证关系.

4.5 确保课堂的互动性

开放的、快乐的课堂就是要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体育教学目标要求的明确性、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个体的差异性等,都为学生的思、想、听、做、演……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施展空间.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以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运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做到在组织形式上让学生想动,在过程设计上让学生爱动,在方法指导上让学生会动,在时间使用上让学生多动.

5 结论

5.1 “开放式”体育教学能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2“开放式”体育教学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 5.3学生在“开放式”体育教学中,提高了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能力,为其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5.4 为终身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

总之,构建开放式体育教学环境、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是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所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去探究、去体验、去尝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

〔1〕傅建霞.构建科学创新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59-61.

〔2〕华君.高校体育教学中“乐学模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68-69.

〔3〕陈邦权.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5):136-137.

〔4〕程杰.学分制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97-99.

〔5〕陈建嘉.论大学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18-80.

G807.4

A

1673-260X(2010)07-0121-02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学内容体育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