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2010-08-15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言语人文语言

俞 静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简论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俞 静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语文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所包涵的语文能力的体现和表达与语文教育密不可分。在教学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出适宜展现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实施教学目的,又能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因为“语文”不仅是工具,更是技能的掌握,是打开人生大门的钥匙。

语文教学;素质培养;能力

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家张孝纯提出了“大语文”的主张。所谓“大语文”是指语文教学范畴,领域的扩大化,宽泛化。具体地说,“大语文”从横向看,它应该包括学校的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从纵向看,大语文教育是全方位,多角度,终身的语文教育。这意思近乎国外教育学家所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学习的外延相等”。经过40多年的探索,我国的教育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智力培养——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提高素质”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经90年代的实践,目前已成共识,什么是素质教育?李岚清在《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段话来看,素质教育即人的全面教育,人的物质与精神的开发。具体的说,语文素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语言和言语能力的教育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隐秘的语言规则的集合”,通俗的说,语言能力既语言获得,语义获得,语法获得,这是一个通过模仿和实践,掌握语言规范的过程。其结果表现为能发出一定数量的有意义的音,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说出结构正确的句子,它既表现为一种内隐的心理意识结构,也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技能。对于个体语言能力来说,是一个“人的实现”过程。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语言,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这是语言最本质的特征。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是因为语言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感情,传播经验。虽然人类还有除语言以外的交际工具,如手势,神态,图画,旗语,号角,烽火,信号灯等,这些都不及语言方便,灵活和广泛。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经指出,语言行为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共性,“它”指的是“语言”,属于社会心理方面;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它”指的是“言语”,属于个人心理方面,也就是说语言是以语音为外壳,用词汇,语法而构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指对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听,说,读,写的活动和成果,所以语言不同与言语,且都是语文的内涵,因此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都是语文能力的体现。而言语能力,是指个体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言语主体,言语客体和言语环境,显然,言语能力的复杂程度高于语言能力,言语能力的形成必须以语言能力的获得为前提条件。这样说来,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指向,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及运用,在学习中的表征指标只要是识字,解词,造句,这一任务主要由小学,初中语文教育来完成,而言语知识和言语能力指向,主要是言语活动,信息交流,表情达意,在学习中的表征指标主要是准确的,流畅,得体,个性化,这一任务主要由高中和大学语文教育来完成。

二、人文能力的教育

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人格上的独立和完善,语文教育向这个方向努力,当然需要“人文关怀”,即通过文质兼美的文本解读,话语的构建性接受,心灵的自由表达,去体验各种人生情感,唤起自身的主题意识,从而追问人生的意义,思考人生的道路,形成独特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说语文具有“人文性”。所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指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人类的文化教育,民族的精神教育,所以语文教育能力中,人文教育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以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为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开拓了无限可能性,因此人文能里是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而语文教学开拓了人文能力,达到了“人的教化”。

我国文化中“人文”出自《易经》,“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人文之人,是人世间,不是单个具体人;人文之“文”,也不是诗文或词章之文,“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客,弦歌雅颂之声,非今之所谓文也。”因此,对古代的“人文”的解释,有不同的猜测,如:是一种时代的潮流;一种文化倾向;一种意识形式。总之,据《易经》的本义来看,关注“人文”可使感化万民,天下安宁。不可否认,人文精神是连接古代和现代教育的纽带;再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人文”一词产生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文学科知识,人文能力,人文精神。弘扬人文精神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言语能力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可以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学习,窥测远古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及其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同时,语文教育也是以弘扬人文精神为目的的。近年来,应试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一些学生的人格,个性方面的畸形发展,或面对外界压力心理不堪负重导致的心理疾病,连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训练或操作模式,所以一些学生表现出对祖国历史,文化,伦理的茫然,信仰,道德,价值观的缺失,以至于我们还需要对大学生或成人进行最起码的基础文明教育或修身教育。

三、思维能力的教育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社会打开了全新的局面。新世纪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表现为人的思维创新能力的竞争。语文学科是多学科的综合,从思维科学角度来说,语文学科包括了各种思维科学,所以语文为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致力于创新能力的开发和研究责无旁贷。思维过程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不仅有意识到的过程,而且还有不能意识到的过程,有直线型的过程,也有跳跃性的过程,有正向过程,也有逆向过程。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

1.思维的敏捷性

发现问题的敏捷——在平常的现象中发现别人不会注意,不曾觉察的现象,提出问题;思维过程的敏捷性——迅速的意识到问题的性质和意义,找到解决问题的立足点;提出结果的敏捷性——经过冷静仔细的分析,合理的选择,提出正确方案。这些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是很常见的,所以,语文学习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敏锐的思维能力。

2.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也叫做独创性,或求异性,是人们智力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智力活动的精华,是以独立思考,大胆怀疑为前提,要求取消思维定势,打破思维惰性,跳出窠臼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语文学习是进行思维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语文作品中,有古今中外的作家,有独抒己见的思想,有个性鲜明的观点,有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都撞击着创新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有高度的自主性,独我性,有个体优势的独立见解,不能停留在结论定律上,能超越固定习惯的认知方式,以新高度,新眼光去认识事物。

3.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过程中的自我意识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善于严格全面的估计思维材料,细致慎审的自我反省思维过程。要求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不仅善于实事求是地判断是非正误,也能在批判地吸收,消化所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那么,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文言文教学等都表现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优势。

四、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

生活里的方方面面,生活里的事事物物,无不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现象。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之所以具有工具的性质,就是因为它是生活的“工具”,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工具”游刃有余的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语文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应用的范围和生活的范围也是相等的,因此,对于语文来说,学习即生活,应用也即是生活,从而形成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一种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诸如行政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等。在社会生活中,纯语文能力的现象很少,但是语文作为一个因素参与到社会行为中就很普遍了。所以语文对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愉悦,苦恼,悲伤,爱与愁,都同样与他人的交往息息相关。民族文化体现不同民族的特色,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让该民族的人民生活在这种氛围里,并接受这种习俗。同样,社会的大环境对人际交往形成了一种文化的规定。通过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让受教育者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生活的价值,只有团结友爱,无私奉献,才能真正的享受生活,积极融入社会。这是社会生活能力中至关重要的心理基础。与社会情商教育也密不可分。什么是教育?教育除了传播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情感。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注重智商和应试能力,对于情商往往是忽视或视而不见。近来,大学生和发生在大学校园的悲剧经常见诸于媒体,这些事件除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和损失外,留下的更多的是对教育功能的深思。许多悲剧是由于自身人格的扭曲,其实也是教育的失败。一个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对事业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无论是独处,还是和许多人在一起都怡然自得的人,必将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也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环节,不同的模式,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内容,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最多的信息反馈,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技巧。当然,生活能力的教育是一个漫长,多方合作的过程,但无论什么方式,语文教学有着对社会生活能力的认知作用,从而填补情商中的薄弱区域。

教育是没有立竿见影的功效的,语文教育也并非要将学生培养成文学家作家。只有担任起语文学科的职责,打造人生路上每一块坚实的垫脚石,完善每位公民的修养和素质,才能真正还原语文教育的意义,诠释语文能力的内涵。

[1]王松泉.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陈必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

[3]吕叔湘.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G642

:A

:1673-1794(2010)06-0125-02

俞 静(1977-),女,助理讲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2010-10-10

猜你喜欢

言语人文语言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人文绍兴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我有我语言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