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词语探源对大学生语文学习的意义

2010-08-15伏科俊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第五版探源现代汉语

伏科俊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语言文字办公室,安徽滁州239000)

现代词语探源对大学生语文学习的意义

伏科俊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语言文字办公室,安徽滁州239000)

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具有工具性,但是人们在创造、使用词语时,又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弄清楚人类注入进词语中的文化信息对大学生语文学习具有的意义:全面、准确地理解词义,培养扎实而深厚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管窥与词语意义有关的中外文化,发展文化能力;激发探究的兴趣,养成探究的习惯。

现代词语;探源;大学生;语文学习;意义

现代汉语词语极其丰富多彩,《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第五版)仅是一本以记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词典,就收条目五万六千余条。我们每天使用着的一些现代词语,感觉好像很平常,但这些词语为什么用这个词形、词义有过什么变化、有什么典故等等有时倒很难回答。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现代词语探源的内容。知道词的来源,感受其深厚的文化,惊叹于先人的智慧,就不会只感到它是抽象的、枯燥的符号。领悟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就会激起大学生热爱它、学习它、掌握它、传承它的兴趣。

一、帮助大学生深入、全面、准确地理解词义,培养扎实而深厚的语言文字基本功

现代词语探源有助于我们辨析同音词。如“合龙”与“合拢”是两个同音词:修筑堤坝或围堰要从两端相向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接合之前剩下的缺口叫龙口,截流封口的工程叫做“合龙”。“合龙”也可指挖掘隧道或修建桥梁等工程在中间接合,如:地铁三号线已经合龙。“合拢”即合在一起,指堤坝、围堰、隧道、桥梁之外的一般事物的闭合,如:合拢书本。“合”与“拢”意义相同。探源后,我们就能做到准确地理解词义,不至于误用或误写。

现代词语探源有助于我们分清一些表示相近事物的词语。如“住持”与“方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解释:“住持:主持一个佛寺或道观的僧尼或道士。”“方丈:寺院的住持。”单看词典解释,我们不太明白这两个词的区别,只要我们稍作探究,就容易弄明白了。“方丈”原指大德和尚(或者说有修行的和尚)住的房间有一丈方(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后来就用“方丈”指代道行高深的大德和尚。“住持”就是主持寺院上上下下、大大小小事务的人。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而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并且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方丈可以担当“住持”一职,但住持不一定是方丈。

再如“丞相”与“宰相”、“汤圆”与“元宵”:《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宰相: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泛称”、“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职位最高的大臣”;“汤圆: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大多有馅儿,带汤吃”、“元宵:用糯米粉等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儿,多煮着吃,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对这样一些词语我们仅看词典释义很难弄明白两者差异,需要我们做一番探源工作。

准确地理解了词语,我们才有可能运用好词语,才有可能对学生解释清楚词语。“失”在文言文中是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能作为一个词单个使用,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语素构成许多词:失陪、失迎、失盗、失礼、失笑、失恋、失言、失手、失散、失身、失神、失事、失实、失时、失约、失恋、失调等。“失”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注为:“纵也。”“纵”的意思是跑了,引申为丢掉。既然是“跑了”、“丢掉”,就不属于主观上愿意这么做。“失陪”和“失迎”是指因为客观的原因,礼节上有不周到之处;“失盗”指由于主观上的疏忽而被偷。以上词语中的“失”都有一个“非主观的愿望”的意思在里面。经过这样地深入探讨,我们就不会用错这些词;像这样对学生进行解释,学生会很容易准确理解这些词。

古今词语存在差异,我们探究清楚这个词的变化情况,就不会用现代义去理解古代义。如“五十步笑百步”的“步”,在古代是“跨出一脚,再跨出一脚”义,不能按现代义“跨出一脚(即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来理解。

大学生不但要多学习一些词语,还应该多多探究现代词语的词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悟出汉语词语高雅、深邃的奥妙,增长语言文字基本知识,不理解错词语、误用词语、误写错别字。为此,高校要尽量多开一些有关语言文字知识方面的选修课,比如《文字学》、《词汇学》、《训诂学》等,使学生多了解汉字、词语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变化情况,全面掌握汉字、词汇及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扎实而深厚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既是新时期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技能。

二、管窥与词语意义有关的中外文化,发展大学生的文化能力

大家知道,词语是记录文化的工具,同时,文化也在不断地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词语之中成为词语的内涵。各种语言除了一部分核心词之外,许多词语都常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文化内涵词”。因此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通过对现代词语意义探源,学生既可打下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又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发展自己的文化能力。渗透进词语中的文化内容极为丰富,下面试举数例:

1.有关天文历法

明星:“名词。1、古书上指金星。2、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电影明星、足球明星、交际明星。”(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我们古人观察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因金星光色银白,亮度特强,故名“明星”,又称“太白”。如《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称为长庚,皆为同一星。《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现代汉语词典》里的第一义项是基本义,第二义项是比喻义。

点卯:古代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与现在的时间对照,从二十三点到第二日一点为子时(故称子夜),从一时到三时为丑时,从三时到五时为寅时,余皆类推。古代官署于卯时(相当于现在的5-7点)开始办公,办公前点名叫“点卯”,应名叫“应卯”。现在把做事情不尽心,而是凑合应付,也叫“点卯”或“应卯”。

2.有关日常用具

凳子: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床凳(上床时踏脚的东西),“登以上床也”(刘熙《释名》)。以后凳子加高了,作为坐具,登以上床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床:《说文》床作牀。古代的床不仅是卧具,也是坐具,如《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有时还指安放器物的架子,《说文》:“牀。安身之坐者。”故起稳定作用的多可称床,如放笔的东西称笔床,还有琴床、机床、车床等,治印时用印床。

3.有关民俗文化

茶寿:“茶”字上近似“廿”,下部可以拆成八十八,上下相加就是一百零八,所以一百零八岁寿辰称茶寿。茶寿也可以指百岁以上的高寿。

眉寿:老年人眉毛中的长毛叫“秀眉”,是长寿的象征。所以长寿又叫“眉寿”。

发展学生的文化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目标之一。但在目前的词语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教词语表层结构的知识,如词义、词形、词语读音,而对其中的文化知识或由于缺乏了解、知识面不够广博,或认为对学习语言、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往往一带而过,甚至置之不理,严重影响学生文化能力的提高及对语言的掌握。

三、激发大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探究的习惯

一些词语的形、音、义常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引起我们的好奇,激起我们作深入探究的兴趣。如见到“闺女”一词,我们会产生疑问:这个词是怎么来的?“闺”是什么意思?“闺女”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里有两个义项:“1、没有结婚的女子。2、(口)女儿。”查曹先擢与苏培成主编的《新华多功能字典》与杨亦鸣主编的《文言文学习辞典》等资料知道,“闺”,又称“寝门”,是上圆下方的小门,是处于堂和室之间的宫中小门,相当于后世的“二门”。闺门以内为主要起居之处。故后来用之指称内室。后世用以专指女子的住处(如闺阁),则是内寝义的引申。一直住在自己家闺房中的女子,就叫“闺女”。由此引申出现在的意义。由“闺女”我们会联想到“黄花闺女”一词,并且渴望去探源:古代未婚女子梳妆时喜爱“贴黄花”,或用黄色颜料在额头、两颊画成花纹,或用黄纸剪成花样粘贴。北朝民歌《木兰辞》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黄花”代表高洁的菊花,引申为女子的贞洁。由“黄花闺女”想到“处女”一词:“处”,读为chǔ,本是“居住”的意思,“处女”是指“居住在家中没有出嫁的女子”,因此才有“没有过性行为的女子”的意义。由“处女”会联想到“处士”:原来指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再由“士”联想到“壮士”、“志士”、“士兵”、“绅士”“烈士”等。还会由“士”联想到“仕”……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产生不同的联想,进行广泛地、深入地探究。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可以使人废寝忘食地学习、钻研。在兴趣的基础上很容易养成习惯。要养成习惯,首先要脑勤——常发现问题,常问为什么。其次要手勤——勤记、勤查。现在的工具书相当多,加上网络发达,只要自己发现了问题,并乐意去寻找答案,就能容易地找到答案。最后是多看书——多积累一些语言文字知识及其他方面的知识。知识越丰富的人对知识越渴求,越会对记录知识的语言文字作深入、全面地探讨,越容易养成并保持良好的探究习惯。

[1]陆宗达,王 宁,宋永培.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2]姜 忞.试论语言理据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J].语文建设,2006(7).

[3]杨亦鸣.文言文学习辞典[C].合肥:黄山书社出版,1998.

[4]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曹先擢,苏培成.新华多功能字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H09

:A

:1673-1794(2010)06-0123-02

伏科俊(1963-),男,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高级讲师。

2010-10-04

猜你喜欢

第五版探源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剖析错解 寻根探源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中图法:第五版》“J艺术”类的修订
对一则经典史料的探源与质疑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F经济类目修订的探讨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关于网络小说在《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分类浅析
“草马”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