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级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2010-08-15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听力效应考试

章 燕

(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00)

四级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章 燕

(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00)

研究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分析了网考与以往四级笔试的差异;指出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多方面的影响;最后列举充分发挥网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举措。

网考;大学英语教学;反拨效应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7年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作为一个为教学服务的英语水平考试,四级考试的目的是为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评判学生是否达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建议的水平或能力的参考依据。四级考试必须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内容变化而相应改变。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推行的教学改革将大纲中的“以读写为主”改为“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英语实用能力”[1]。教学改革着重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听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因此网考这种四级考试的新形式的指导思想是“听力是纲,说、读、写、译是目,以考核学生听懂为主。通过听懂,再考核学生其他几方面的能力,做到纲举目张。”[2]网考采用信息技术,运用计算机考试。和以往笔试相比,网考的优势是可以多次多时考试,只要英语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学生就可以申请参加考试。同时网考有试卷库做支撑,确保每个考生的试题不一样,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考生作弊,保证考试公正性。自2008年首次实行以来,网考在全国50所高校试点,2009年6月增至近180所,可以说网考已是大势所趋。

一、网考与以往笔试的差异

在讨论四级网考和四级笔试的差异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网考题型。四级上机考试(网考)共分三个部分:Section A、Section B和Section C。Section A是听力理解题,时间是30分钟,内容包括两个新闻报道和三个长对话,共18道单选题,材料读两遍。Section B是听、说和写综合测试(Integrated Test),时长约50分钟。考生先看两遍一段4到5分钟的视频,用1分钟时间完成5道单选题。然后是听写(Dictation),从视频中摘出一段文字,空出10个空,按正常语速再播放两遍,要求考生填入所缺单词或短语的正确形式,之后是一个10分钟左右的单词选择结构题。从前面的听力段落中抽出一段文章,留出15个空进行单选。接下来是跟读题,系统从Section A的听力材料中挑出8个短句,系统重复读两遍,让考生在12秒内跟读复述出来。最后是35分钟的作文(Writing Task)。系统从视频中截取一段播一遍,要求考生转述视频,提炼论点并表达观点。Section C是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包括两篇精细阅读和一篇快速阅读[3]。

通过以上对网考题型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网考和以往笔试在内容上的差异,最显著的是加大了听力比重,以听力为基础的(包括写作)题型占到了70%,可以说听力贯穿于整场考试,并成为说、读、写、译的基础。甚至作文部分也融入了听力要求:首先要看一段视频,然后简单描述视频内容,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因此如果听不懂视频,作文就无从下手。另外,网考还增加了跟读环节,考生需要对着计算机的麦克风重复之前听到的对话,以此考查考生的口语是否标准。从这些特点可知,网考力图以听说带动读写,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了解了网考的这些特点之后,让我们来看看网考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有何影响。

二、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

反拨效应(Washback Effect)是指测试对教和学所产生的影响[4]。反拨效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测试可能产生预期反拨效应也可能引起非预期反拨效应[5]。关于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李绍山在《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6]一文中从后效研究的角度,论述了语言测试可能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对如何提高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许多文章研究了英语等级考试的反拨作用,如《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7]、《试论英语四级统测与教学的关系》[8]等。原萍的论文《成就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9]研究了成就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黄大勇、杨炳钧则概述了近十几年国外对反拨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10])。本文正是在国内外反拨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的理论研究。

自2007年9月以来,××学院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变普通本科高校通用的教学模式,采用“2+2+1”(2节理论课,2节听说课,1节网络辅导课)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读写译水平提高的同时,特别提高听说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综合运用能力。大学英语改革,符合当今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注重听说等语言能力的培养,使英语教学更加适应学生择业和社会的需求。

推行四级网考后,较以往笔试,听说测试的比例会大幅提高,网考就凸显了××学院推行大学英语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其“2+2+1”模式有利于四级笔试和机考平稳接轨。可以说,××学院大学英语改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应对网考做了充分铺垫。

网考对××学院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体现在两方面,即对教学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网考对教的影响体现在学院和教师身上,包括课程设置、课程评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随着四级题型的改变,课程设置上肯定要加大网络课、听说课的比重,如××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就缩减了理论课,增加2节听说课和1节网络辅导课。课程评估方面,也会改变以往常用的结构主义测试形式,即主要通过测量考生在语言结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语法等)的掌握来衡量考生整体语言能力的形式,而采用现今国际流行的理念,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来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会更注重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使用。上机考试这种形式,是国内外英语测试的趋势,甚至将来校内大规模的期末考试也会采用此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估。在这种形式下,研究网考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对试点班的成绩评估,就是采用平时20%+口语20%+听力20%+试卷40%的标准,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适应四级上机考试的改革,也有利于××学院在软硬件各方面适应网考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教师也要根据需要相应调整。网考对学的影响体现在学生身上,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方法。长久以来,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死记一些语言知识,但不会用,没有语言交际能力。网考的变革,可以使学生更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会更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考试和学生将来就业挂钩更紧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网考的反拨效应的另一方面是它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网考对网络、计算机设备要求较高,需要部门间协调,容易产生问题。当然权衡利弊,网考的正面反拨效应是占主要地位的。

三、充分发挥网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举措

(一)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和传统笔试重阅读不同的是,网考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甚至作文部分也融入听力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听说部分的比重,以听说带动读写。改变以前注重英语知识灌输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上一些提供视频和听力的英语学习网站。选择影视短片和新闻报道进行下载或在线视听。网考中会大量出现真实新闻材料,因此平时多看、多听新闻的作用就不容小觑。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适当补充新闻作为听力材料。

(二)增加多媒体教室、语音设备的投入,模拟学生网考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语音设备非常适合构建理想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这些媒介,学生可以上机练习听说的各项技能。如××学院自主学习教室里,登录计算机后可进行各种操作:可以看各个单元录像以提高听力;可以打开字幕提示,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反复跟读,以训练语感;可以在线接收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教师讨论切磋。利用多媒体设备,学生一方面能够充分适应网考环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提高英语的各项技能。

(三)教师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行以来,教育部将教学大纲中的“以读写为主”改为“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英语实用能力。”能力的培养取代知识的灌输占据头等地位,这和当今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是一致的。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侧重解决问题,让学生使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解决新问题。教师不再是问题答案的提供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1]。网考所考知识更接近现实生活(如新闻报道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因此教师在课本知识之外,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利用第二课堂充实第一课堂,把听说等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第一位。

从全国大学英语笔试到上机考试的转变,意味着英语测试正从过去的结构主义测试为主的方式转向交际语言测试为主的方式。网考是大势所趋,是英语测试的发展方向,因此它对现阶段英语教学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质上正是为了适应语言测试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的有益尝试。教学改革为网考的全面推行铺平了道路,有利于四级笔试和网考平稳接轨,意义深远而巨大。

[1]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外语界,2008,(5):2.

[2]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意义和反拨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9,(5):6.

[3]李成伟,顾洁菁.大学英语四、六级机网考透析及英语学习策略[J].考试周刊,2009,(29):6.

[4]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5]曹 勤.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听力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J].外国语文.2009,(5):164.

[6]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2005,(3).

[7]唐耀彩,彭金定.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J].外语界,2004,(1).

[8]王炳炎等.试论英语四级统测与教学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4).

[9]原 萍.成就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J].外语教学,2002,(4).

[10]黄大勇,杨炳钧.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

[11]崔晓霞.英语网络课堂教学策略教师感知度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126):39.

G642

:A

:1673-1794(2010)06-0105-02

章 燕(1977-),女,滁州学院讲师,硕士。

滁州学院教研基金资助项目(2009jyy005);滁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工“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2010-07-28

猜你喜欢

听力效应考试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