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市旅游经济后发优势分析及发展路径

2010-08-15赵淑云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后发优势淮北市资源型

赵淑云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安徽淮北235000)

淮北市旅游经济后发优势分析及发展路径

赵淑云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安徽淮北235000)

淮北市是旅游经济的后发区域,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机遇优势、经验借鉴优势等。要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政府主导,科学定位、深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区域合作,整合旅游线路产品、加快旅游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区域旅游形象,重视旅游从业队伍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淮北市;旅游经济;后发优势;发展路径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我国是矿业大国,共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这些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目前已有44个城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这些城市在开发建设时由于只考虑资源的开采,而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条件和因素,从而导致了在发展中普遍出现了产业结构单一,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经济衰退或增长相对停滞等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要持续、健康、繁荣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旅游产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同时其产业关联度较高,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地方形象,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发展相对门槛较低,就业率高。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国内外许多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替代产业的主要举措,其中不乏成功的范例,如德国鲁尔区、我国的焦作市等。不过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旅游业还刚刚起步,发展还比较落后,属于旅游经济的后发区域。为了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旅游业的大跨步发展,笔者以淮北市为例,分析其旅游经济的后发优势并提出发展路径,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一、淮北市旅游经济现状及后发优势分析

(一)淮北市:旅游经济的后发区域

后发区域是指发展起步较迟,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阶段落后的一类区域,它是和先发区域相对应的一类[1]。安徽淮北市是依托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2009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2001年淮北市已开始实施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经过几年的建设,旅游业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就发展速度、水平等方面来看,在安徽省境内,其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属于后发地区。2008年,淮北市国内旅游收入12.5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65万美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 GDP的比值为3.6%,而当年安徽省全年旅游外汇收入4.5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700.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省 GDP比值达8.31%[2]。淮北市旅游总收入占 GDP的比值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值。

河南焦作市和淮北市一样,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省内均属于二类城市。自1999年起,焦作市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市主要旅游指标快速递增,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实现了由“煤城”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2008年,其旅游总收入112.70亿元,占 GDP的比重达到11%[3]。与焦作市相比,淮北市显然属于旅游业发展的后发区域。

(二)淮北市旅游经济后发优势分析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先发国家和地区与后发国家和区域并存的情况下,后发国家和区域因其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发展水平较低而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或者说是后发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后发地位带来的特殊益处[4]。这一益处是先发国家和地区没有、后发国家和地区也不能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出来的,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由于这种后发优势的存在,后发国家可以获得爆发性的经济增长,实现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时间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区域的差距,实现对发达国家和区域的追赶甚至超越[4]。淮北市作为旅游经济的后发区域,具有以下后发优势:

1.资源优势。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淮北市人文胜迹众多,历史遗存丰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孜隋唐运河码头遗址(现正在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3A级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区临涣古镇 、另外还有许多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旧址、显通寺、古城画像遗址等 。

自然旅游资源也较丰富,特别是山水资源。淮北平原地平山少,却有皖北最高峰龙脊山(主峰海拔363m)和背靠城市的相山 ,龙脊山是一个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的山野型旅游地,相山植被密布,生态环境优良,是城市居民休闲、健身为主的城市公园,现已为国家4A级景区;淮北市因采煤塌陷形成了大面积塌陷湖泊,位于淮北市南部的杨庄煤矿塌陷区的南湖湿地和东部的塌陷东湖湿地不仅占地面积大(分别为4000亩和6000亩),而且水面深、水质好,并且距离市区不远,在此兴建游乐设施,建立水上公园,不仅能改善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现在两湖已建成水上公园,其中南胡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初具规模,是采煤塌陷区发展旅游业的经典之作。广阔的塌陷水域是淮北市特殊的旅游资源。山水景观是淮北一大比较优势,与周边阜阳、宿州、商丘等地相比,有较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淮北市作为工矿城市,还具有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如一些关闭的煤矿,保存完好的井下生产流水线等也是极具吸引力。另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淮北市就积极探索采煤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方法,开展土地复垦整理工作。自1995年以来,淮北市连续被国家列为“土地复垦示范区”。建立了许多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工业生态工业园,这些都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和工业旅游的重要资源。如烈山区洪庄生态村是在塌陷区发展起来的我国著名的农业示范基地,近年来生态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从2009年开始大力开发文化产业 ,目前首批洪村文化礼品已作为“国礼”被我国对外联络部礼宾部赠送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

2.市场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假期的增加,旅游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淮北市处于黄淮经济区,周边省区及所处的安徽省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收入不断提高,旅游需求大大提高,旅游市场潜力较大。2007年,淮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4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8141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74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淮北市居民生活已步入小康,具备了短途旅游和国内旅游的经济条件,为调节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充实自己,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了解未知世界,更想亲身体验参与别样的生活。就工矿生产而言,且不说众多的外地旅游者,就是省内甚至本地区的居民,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学生、机关干部及其他从业人员,都没有到过矿山,更不要说到过井下生产一线,即便是以前曾走马观花地看过,那么对现在新的生产流水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也还是有很多人不甚了解。所以,开展工业旅游,对淮北市来说,具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3.机遇优势。作为资源型枯竭型城市,淮北市发展旅游具有机遇优势。就国家来讲,当前我国政府积极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并给予经济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这为淮北市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就安徽省来讲,2009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副省长特别强调了要抓紧皖北旅游的开发,开发皖北旅游是省旅游局2009年工作重点之一。这不仅是皖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更是旅游业落后的淮北市加速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淮北市政府从2001年提出城市转型以来,一直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整治环境、恢复和改良生态系统,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4.经验借鉴优势。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大多刚刚起步,发展还较晚,旅游资源的潜力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但是,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形势良好,已经具备了带动和辐射资源型城市和边远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能力[5];其次,国内外已有许多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而转型成功。淮北市在借鉴学习其旅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减少失败,加快发展步伐。

5.人力资源优势。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就业门槛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一些煤矿已关闭,大量工人需要转岗,另外,因采煤塌陷,致使占淮北市农业人口的1/5的农民失去土地,且数字还再不断增加。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淮北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后发优势,由于是后发国家和地区与先发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落后国家和地区通过学习先发国家和地区经验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其实质是一种学习优势[4]。后发优势的存在,只是表明后发国家(地区)具有通过向发达国家(地区)学习,以实现经济快速、低成本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后发优势只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在优势。后发国家只有通过向先发国家和地区学习,才有可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发展优势。针对淮北市旅游经济的后发优势及发展现状,借鉴鲁尔区和焦作市等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淮北市旅游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举措:

(一)政府主导,科学定位,做好旅游发展规划

发展旅游经济,不仅要开发资源、改善环境,还要开拓客源市场。而淮北市是以煤炭产业为主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旅游经济要取得明显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主导、并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计划无疑是资源型城市旅游发展最强有力的保障。从鲁尔区制定的“IBA计划”到焦作市的“一号工程”,都可以看出政府主导在资源型城市旅游发展中的身影及其发挥的巨大作用[6]。淮北市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创造环境引导市场力量的方向,全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首先要定位准确。2009年11月《淮北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评审通过,该规划把淮北市旅游发展主题定位为“百湖相城、运河故地”,这一主题旅游定位较为贴合淮北旅游实际和发展目标。

(二)深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品牌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淮北市不仅历史遗存丰厚,而且有大面积的独特的塌陷湖泊和湿地及煤矿工业遗产。近年来经过开发和建设,旅游景点已初见规模,但精品不突出。今后以开发景区为龙头,项目带动,重点建设相山、龙脊山等生态旅游,沉陷湖水域风光和生态农业等观光旅游,柳孜隋唐运河码头遗址、临涣总前委旧址、小李庄总前委旧址、双堆陵园景区等红色旅游以及工业旅游和古文化旅游等,营造特色,形成规模,特别是塌陷水域和柳孜隋唐运河码头遗址,要大力度开发,打造成淮北市的旅游精品。

(三)加强区域合作,整合旅游线路产品

从淮北市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存在着旅游产品不精、资金不足、形象不强、企业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小等问题,因此要做强做大旅游经济,需要加强区域合作。淮北市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如城市南边有宿州市境内的灵璧奇石文化,北边有位于宿州市萧县境内的国家4A级景点皇藏峪和天门寺,再往北是汉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汉文化旅游开发较为成熟的徐州,且三地不仅在一条线上而且距离很近。淮北市不仅具有独特的湿地旅游资源和柳孜隋唐运河码头遗址,而且汉文化也很丰富,特别是汉画像石刻资源丰富且品质高。三地可以连手成立区域性旅游集团,打造旅游产品,形成大产品,联合起来开发市场。区域旅游合作是政府间的合作,政府领导要亲自抓,对区域旅游合作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四)加快旅游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区域旅游形象

发展旅游,旅游资源是基础,良好的旅游环境也非常重要。淮北市是一个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煤炭城市就是“黑色城市”:灰暗的天空,黑色的煤山,撒满煤灰的道路和建筑,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脏、乱、差”。这一点严重地制约了淮北市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淮北市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加快城市环境及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改善。根据淮北市发展规划,正在积极建设,向“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迈进。

(五)重视旅游从业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从业队伍是任何行业得以发展的保障,旅游业也是如此。淮北市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必须重视从业队伍的建设。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及省内其它一些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旅游队伍。同时,制定培训制度,利用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资源或邀请国内知名院校、企业的专家前来讲学,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旅游服务质量。

(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知名度越高,越有吸引力,经济效益就越好。因此,要吸引游客前往淮北旅游,打开客源市场,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促销。事实证明成功的促销宣传,能使旅游目的地或景点为公众了解和熟识,大大提高知名度。如焦作市为提高焦作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一直把科学的宣传促销放在突出位置长抓不懈,创新营销方法,加大营销力度。通过多形式、多手段、多层面的科学营销方式确立了焦作旅游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品牌魅力和广泛影响。

三、结束语

发展旅游业是淮北市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淮北市作为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具有发展旅游经济的后发优势。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学习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同时要结合其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探讨适合自己的新路子。借鉴并不等于照抄照搬,而应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与创新相结合。

[1]赵迪琼.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南宁市区域经济发展[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学报,2007,12(3):74-77.

[2]2009年淮北市旅游工作会议资料[Z].2009-3-11.

[3]焦作市市长孙立坤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hnta.cn/Gov/jxlyls/0615336.shtml.

[4]郑享清.论后发优势的实质、特点及其实现机制[J].生产力研究,2007(14):74-76.

[5]王志发.旅游业能够成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重点新兴产业[EB/OL].(2007-09-06)http://www.cnta.com/.

[6]王联勋.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德国鲁尔区和中国河南省焦作市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83-85.

F590

:A

:1673-1794(2010)06-0068-03

赵淑云(1965-),女,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源型城市旅游潜力增长与后发优势研究”(2009sk471)

2010-09-01

猜你喜欢

后发优势淮北市资源型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全球教育同质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后发优势探究
周建平:中国空间站将有诸多后发优势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探析——基于后发优势理论
利用后发优势 实现弯道超车
淮北市东岗楼立交改造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