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提高双
——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水平以服装类课程为例

2010-08-15迟晓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双语服装

郭 虹,迟晓丽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如何有效提高双
——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水平以服装类课程为例

郭 虹,迟晓丽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服装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同属服装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也都属于双语教学范畴,这两类课程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既可以传授英语知识又可以传授服装的专业知识,文章通过对这两门课程各自现状及特点的分析,进而总结改进方法,以期提升服装专业学生整体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

双语;服装;专业英语

一、服装“双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

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目前都是服装类高校开设的主要课程。专业英语,即以英语讲解专业知识,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把握国外同一专业发展脉络和趋势的课程,不但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的能力,而且要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

“双语”是由英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目前国内虽然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家共同认可的最低标准是,在教学的某些过程至少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其中第二语言不仅是作为学习对象,而且是作为教学媒介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非语言学科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就国内的服装专业来看,第二语言主要是指英语。

专业英语课程在各高校已经开设了较长的时间,而且普及范围也较广,双语课程则是近两年为响应教育部号召才开始在高校普及,“高校,要力争在三年内开出5%至10%的双语课程……”并且提倡实用英文原版教材。目前,国内的很多服装类高校都同时开设了这两门课程。

二、服装“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专业英语教学,除了要将服装的专业术语和翻译技巧传递给学生之外,更主要的是,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进行交际的形式让学生多练习,进而使他们具备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目前就国内的主要高校而言,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是服装专业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授课过程中,他们可以把专业知识讲得很透彻,尤其是一些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一些专业的表达方法,但他们的英语基础毕竟不同于英语专业的教师,有时候难免会在发音、语法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也有一些院校由于师资方面的原因,会选用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如纺织专业,虽然这两个专业有很大的相关性和相似性,但毕竟不属于同一专业,这类教师对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术语以及表达方式往往讲解不够透彻。以上是教师方面的问题,同样,双语教学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存在。

除此之外,这两门课程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知识的巩固,一般在专业英语课程和双语课程之后,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知识的遗忘,而这种遗忘往往是双重的,即专业知识的遗忘和英语知识的遗忘。就专业英语课程而言,由于它的综合性比较强,所以一般高校都会把它设置在较为靠后的阶段,如大三或是大四,此时,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因此遗忘的部分相对会少,主要集中在英语表达方面。对于双语课程而言,由于是在用英语直接传授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此,一旦遗忘,就会是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同时遗忘,会造成更严重的结果。

就学生方面而言,服装专业的学生有普通文理科生和艺术生,一般来说,工程类以文理科生为主,设计类以艺术生为主,这两类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就造成了在专业英语与双语课程上掌握程度的差异。普通文理科生的英语基础较好,而且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速度相对较快、较为扎实,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又排斥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考虑用英语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考虑他们的英语基础。

综上所述,服装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目前都不是很完善,且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服装国际贸易和合作的加强,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性却越来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三、如何改进服装“双语”教学

鉴于服装专业英语课程和双语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教师英语水平

首先从教师角度考虑,要逐渐完善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比如进行专门的培训;当然,如果可以吸收专门从事服装外贸的人员参与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他们既了解市场又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此外,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入外教,国内专业教师与外教进行良好沟通与配合,取长补短。

2.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善于改变枯燥、陈旧的教学模式,活跃课程教学方法,特别是对服装专业中的艺术类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理论知识兴趣较弱,但对实践的兴趣一般较浓,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如果在教学中多加入实践、实验性环节,如在结构类或工艺类双语课程教学中,除在课堂边讲授知识、边让学生进行样板的绘制外,还可以开出专门的实验课程,巩固讲授的知识,使得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掌握。

此外,课堂也可以有更大程度的扩张,服装类课程市场性很强,比如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将课堂搬到室外、搬到工厂、搬到市场等等。

3.学生英语基础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水平的双语教学,例如,湖南工程学院目前开设的双语教学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类课程,由于该校的服装类学生是艺术生,英语基础弱,所以他们的双语课程更注重基础、注重实践。但如果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开设更多内容的双语课程,甚至可以打乱现有班级次序,按英语水平分类,比如按照CET-4或6的通过率分成不同班级,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相应的双语与专业英语教学安排。

4.知识的巩固

前面提到,知识的巩固是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目前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为了使学生更深地巩固知识,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起点知识的巩固和后续知识的巩固。所谓起点知识的巩固,就是加强基础大学英语的力度,使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提高,但就现阶段而言,此法并不可行,因为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质的变化(一般高校大学英语设置都只有两年)。当然,如果从更加长远的角度考虑,可以大面积实行沉浸式双语教学。再看后续知识方面的巩固,可以在学习完双语课程后,再继续巩固专业英语,后面延续其他的相关课程,如服装外贸等等,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当然,双语教学本身可以是多学期的连续巩固,这样不仅可以对前面知识加深理解,还可以加以应用,并能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5.教材的使用

教材方面也很关键,要积极编制适合国内服装高校教育的双语类教材。目前市场上的服装类教材本身普遍存在“落后”的状况,此外,专业英语和双语教材还存在“少”的问题,市面上能够看得到的教材屈指可数,特别是“新”教材,普通教学尚存在教材更新速度不够的状况,更何况是双语教学,这样教师在选择上就受到很大的限制。除了“少”之外,双语教学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实用”,选用英文原版的教材,虽然英语知识很专业,但专业知识角度方面和国内有所差异,比如《Metric Pattern Cutting》这本教材,是服装结构课程双语教学比较典型的一本教材,但由于版型都是以英国人体为基础,教师需要以国内版型结合原版教材进行讲解,在讲授过程中和学生的实际应用中都会受到限制,因此,各高校如果能够结合企业和市场实践,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专用教材,效果势必会更好。

6.考试模式的制定

按照正常的模式,专业英语的考试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试卷考试,这也是大部分院校采取的模式,另一种方法是比较开放式的,即不采用试卷,而是采用当场翻译的形式,或者按照教师要求,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英语原文,再将之翻译成中文,一方面锻炼了翻译水平,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提供了前提,这种方法一般在研究生阶段采用多一些。而双语课程的模式则有很大不同,因为涉及到专业课,往往采取与原专业课程一致的考试方式,如原服装结构课程采用完成作业的方式进行考试,双语教学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以上的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将专业与英语结合,做到二者的兼顾。作为一名双语教学的从业人员,目前笔者还没有找到一条更合适或者说更独特的道路,所以只能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探索出更好的方法。

7.政策的鼓励

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课程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些政策上的鼓励无疑也会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动力,如“双语教学示范课”,按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精神,目前,国家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双语教学示范课的建设当中来,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当然,目前申报要求比较高,如2010年的申报条件中就有这样一条:“申报课程的负责人要有1年以上(含1年)海外留学、进修或工作的经历。应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外语和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优良。鼓励聘请国外教师、专家来华进行双语教学工作。”虽然条件比较高,但既然有这样的政策,还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不错的努力机会。抛开国家的这一项政策,其实各个院校也对双语教学提供了一些特殊鼓励政策,如按双倍课时量计算等等,当然,根据各门课程的特殊性,还可以有更多更好的政策,以督促广大教师提高积极性。

[1]吴春胜.服装构成双语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2).

[2]刘小红.适应服装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探讨[J].纺织

教育,2006,(6).

G642

A

1673-0046(2010)5-0142-02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双语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