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红旗渠红色旅游发展探析

2010-08-15帅军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林州市红旗渠红色旅游

帅军霞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全球化背景下红旗渠红色旅游发展探析

帅军霞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在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等背景下,红旗渠这一红色旅游老景区面临新问题,如何化解危机、把握机遇,实现景区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理清景区的内、外部环境,从开发参与性旅游项目、开拓假日市场、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红旗渠;红色旅游;SWOT分析

“无界活动”是旅游的本质性特点,旅游者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寻找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尽管在客观上存在国界、省界、市界,但旅游者则希望自己的旅游活动越方便越好,不希望这些国界、省界、市界成为其旅游的障碍。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化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球背景下重新分析景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一、林州市红旗渠旅游开发现状

(一)林州市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

林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境内山峦起伏,土薄石厚,人民常年饱受干旱缺水之苦。1960年,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奋战十余载,在太行山腰修建了红旗渠,引漳(浊漳河)入林(林县),从根本上解决林县缺水的现状。红旗渠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被周恩来总理称作“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时体现的人性光辉,更被江泽民总书记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二)红旗渠旅游业现状

红旗渠景区1991年正式开放,由分水岭纪念馆、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01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7036万元,间接收入6.52亿元。

二、红旗渠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红旗渠自1991年正式开展红色旅游至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全球化趋势下,红旗渠经营和发展的各种环境均已改变。红旗渠红色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在新的背景下对红旗渠红色旅游发展作深入的SWOT分析。

旅游业的SWOT分析是对某区域旅游发展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所进行的分析。其中,优势和劣势指区域旅游发展的内在条件,机遇和挑战指区域旅游发展的外部化境。

(一)优势(Strength)

1.资源独特性高

我国红色旅游大多以革命遗址与革命纪念地、博物馆、陵园等形式为载体。红旗渠景区依托人工水渠,反映我们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属于红色精神类旅游资源。景区将红旗渠重要工程与林虑山自然风景巧妙结合,是一处展现现代水利建筑工程并具有山岳型自然风景的特色旅游区,是一处自然美景与民族精神完美结合的红色旅游胜地,资源独特性高。

2.景区知名度大

红旗渠是河南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先后莅临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赞誉。景区除在中央、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社论、消息、通讯文章之外,还出版了许多书籍,并拍摄电影、电视剧和电视系列片,有些书刊还被译为外文,在国外发行。尤其是在北京、上海举行的红旗渠精神巡回展,电视剧《红旗渠的儿女们》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红旗渠故事》,对推介红旗渠、扩大红旗渠影响起了巨大作用,使得红旗渠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二)劣势(Weakness)

1.旅游产品参与性不强

红旗渠景区以图片、影像资料展览,导游人员解说为主,静态有余而动态不足,仅停留在感官猎奇和说教层面,不能进一步强化旅游者旅游感受。而现在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旅游者不再满足观光旅游,更倾向于在玩乐中放松身心,在运动中释放压力,体验性旅游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追捧。因此,红旗渠景区要想在众多红色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强参与性旅游产品的开发。

2.客源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

红旗渠景区客源主要以青少年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为主,旅游时效性强,集中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建军节、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纪念性节日集中消费,且消费水平不高,对景区及林州市经济拉动作用有限。为了更好地实现旅游的经济效益,真正走上“以景养渠,以景促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积极拓展红旗渠客源市场。

(三)机遇(Opportunity)

1.各级政府大力扶持

2004年国家出台《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政府也相继出台红色旅游发展扶持政策,红色旅游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且现阶段我国经济虽持续增长,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都为红旗渠景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法定节假日调整

法定节假日调整使得旅游者出游时间更加分散,并且取消“五一”黄金周,“小长假”由于时间限制,必定导致部分长线旅游的消费者转向短线旅游,城郊游、周边游将成为旅游者越来越钟情的一种出行方式,短线休闲旅游迎来发展契机。红旗渠作为河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交通便利,在河南本省市及周边省市1-3日游范围内,这均为红旗渠红色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挑战(Threat)

1.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全球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对我国的金融业乃至实体经济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全球经济衰退尤其是我国主要国际客源国欧美国家的经济衰退,对入境旅游影响很大。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00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同时由于经济衰退,旅游业外部资金投入减少,使得旅游景区景点维护、旅游产品更新滞后。再者,经济衰退使得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不少市民减少或取消出游计划,对整个旅游行业当然也包括红旗渠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2.红色旅游替代产品增加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旅游方式的选择日益多样化。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市场开发了各式旅游产品,乡村游、购物游、运动休闲游、古都游、怀旧游、红色游,等等。红色旅游的替代产品越多,红色旅游地的生存挑战越大。

3.潜在入侵者增多

2004年以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异常迅速,各省市纷纷建立红色旅游景点,仅河南省就有十几个,如郑州二七纪念塔、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目前,红色旅游市场上有较为成熟的井冈山“红”+“绿”模式、延安“精品”+“宣传”模式、广安“民办”+“官助”模式、西柏坡“品牌”+“创新”模式,还有众多省市摩拳擦掌,欲开发新的红色旅游产品。市场上已有的红色旅游替代产品和大量潜在入侵者使得红色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给红旗渠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红旗渠红色旅游有其自身生存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长久生存并取得应有的利益,必须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保持、扩大优势,改进、消除劣势,把握、利用机遇,监视、化解挑战,通过自身挖潜来应对纷繁复杂的局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占有、保持甚至扩大市场份额。

三、红旗渠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开发参与性旅游项目,突出特色

目前红色旅游产品普遍参与性不强,现有的“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参与性活动,只是停留在化装拍照、观赏节目、饭菜品尝等浅层次上。为体现“人工天渠”特色,要量身打造参与性旅游项目。红旗渠分水岭总干渠渠宽8米,水深大概2米,水量适中,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开展以“天渠水上游”为主题的游泳、划艇等水上娱乐活动。另外,当年的英雄们腰系麻绳悬挂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红旗渠,可以开展“当当凿山工”的体验活动,让游客真正体会红旗渠精神。

(二)打造短线旅游精品,开拓假日市场

法定节假日的调整,有很大一部分游客将压缩旅游计划,交通便利、靠近消费能力强的地区的景点将受益。红旗渠景区应该把握这一机遇,理顺景区内外交通,打造短线旅游精品,和林州市、安阳市以及其他周边城市的旅行社联系,开发涵盖安阳市核心景点的短线旅游线路,如太行大峡谷——红旗渠一日游、殷墟王陵——太行大峡谷——红旗渠二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吸引短线游客,积极开拓假日市场,改变客源市场狭窄、旅游时间集中的弊端。

(三)整合旅游资源,提高产品吸引力

一般来讲,一条旅游线路上参与组合的要素越多,组合变化程度越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就越强,旅游线路的价值就越大。将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相结合,形成综合型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红旗渠景区的红色文化结合林滤山的青山绿水,形成“红绿联合”的综合型旅游产品;结合太行山农家乐旅游,形成“红俗联合”的综合型旅游产品;结合林滤山国家滑翔基地,形成“红翔联合”的综合旅游产品等。把林州市各类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打包开发,满足各类游客的不同需求,使红色旅游集政治教育与观光休闲于一体,提高产品吸引力。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

红旗渠景区归属林州市旅游,由于人力有限,景区管理比较混乱,且景区面临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思维模式无法适宜新形势,需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管理者水平,引进策划营销人才,通过新鲜血液冲击原有管理体制,提升景区创新能力。

[1]李明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旅游业[J].旅游学刊,2009,(8):6.

[2]田洪.SWOT分析法在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的运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1):75-77.

[3]王宏民,桑继录.红旗渠志[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

[4]杨海林,胡茂林.节假日调整的经济学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3):119-122.

[5]李先锋,李志强.浅析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9,(4):257-258.

F29

A

1673-0046(2010)5-0007-02

河南省社科联项目SKL-2009-826

猜你喜欢

林州市红旗渠红色旅游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Chinese musician preserves folk art through music
坚持三业并举 实施总部经济——河南省林州市建筑业实现四个60%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林州市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