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如何适应顶岗实习

2010-08-15吴永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顶岗岗位中职

吴永静

(南京新港职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28)

中职学生如何适应顶岗实习

吴永静

(南京新港职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28)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必备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养成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但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往往由当初的兴奋到过后的困惑,情绪波动明显。中职学生如何适应顶岗实习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顶岗实习;困惑;管理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企业以职业人的身份从事实际生产工作,并承担相应工作岗位所规定的责任与义务。顶岗实习能使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更多地接触社会,拓宽知识面,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顶岗实习也可以检验学校教学效果,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欢迎的、企业需要的、能学以致用的人才积累经验。

一、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环境的改变,也由于学生对该模式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心理准备不足,很多学生出现了诸多困惑和烦恼。主要有下面三大困惑:

1.在学校时,学生的身份相对单一,同学之间容易形成共同的群体,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身份既是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实习生,很多学生不能将这两个角色和谐地统一起来,认知不准,定位不准,所作所为不能符合一般的社会标准。例如,很多学生忘了自己还是学校学生这一角色,遇到问题不主动和班主任或其他教师交流,又不习惯在单位是徒弟这一角色,遇到问题时,又以为师傅和学校老师一样,被动地等待师傅来教。在学校时犯错误,老师总是耐心地教诲,而在单位师傅一批评就受不了了。学生会觉得很难融入到新的群体之中,工作不顺心,心理上产生无助感。

2.在学校时,学生的交往人员相对固定,主要人际关系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父母关系等。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后,人际交往的圈子逐渐扩大,与之交往的人员身份相对复杂。同事之间年龄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难免会因价值观、生活方式不同而发生碰撞或摩擦。尤其是学生难以处理好师徒关系,一般来说,企业的师傅在充当着学校老师的角色,但在具体经验的传授中与教师的方法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师傅不会主动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而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就事论事进行指导。这就需要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以诚恳好学的态度寻求帮助。由于学生在学校时熟悉了教师教的方式,面对师傅的情形却不很熟悉,有时也顾忌到面子,在真正遇见问题时不太能主动向师傅请教。这样就形成了师傅不教、学生难学到东西的状况。

3.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会让学生直接在生产一线从事劳动,大部分学生在特定的岗位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因为企业需要的是直接能顶岗、能为企业作出价值的学生,它所追求的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有些学生认为这些工作或工作量已大大超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能力,心理负担很重;还有的学生在校期间未能得到足够动手的操作机会,直接在岗位第一线从事生产性实习往往带来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熟练操作,对企业的生产流程不清楚,萌生所学知识没用的想法。看看周围的工人,就有白读这几年书的感觉;不少学生刚到岗位,看到工作环境与理想的差距时,会排斥厌烦单一枯燥的重复劳动,加之部分企业工作时间长、加班多,有的企业甚至周末也不休息,很多学生对这种状况不满,继而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由于过高的期望与现实中的强烈反差而带来的消极情绪。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影响学生产生困惑的因素主要有学生自身和学生所处的环境两大方面。中职学生如何适应顶岗实习、对他们如何加强管理是我们在职业教育中要探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如何解决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加大对顶岗实习意义的宣传

顶岗实习就是安排学生在校期间走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劳动锻炼。顶岗,顾名思义,在生产一线的某个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学生深入一线顶岗劳动,其意义在哪里?

(1)转变角色。转变角色就是让学生从学校学习、生活中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型、应用型技术工人。要适应社会的要求,首先就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对职业学生的要求,特别是职业素养上应当具备哪些条件,这有利于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2)增强岗位意识。作为一名职业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大多是从事一线工作,有劳动性的,有营销性的等,每一个岗位都有它特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也是一种职业品质。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练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职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3)增强社会经验。一名职业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很自然要被问到有无工作经验,这道门槛拦住了不少学生。因此,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做人的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签发的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4)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顶岗实习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到企业岗位上顶岗工作,既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顶岗实习,亲身体验了在企业当职工、在顶岗岗位上工作的滋味,既知道了工作的辛苦,又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从而树立了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好思想,从思想上、身体上和心理上为就业做好了准备。

2.让学生明白顶岗实习应学些什么

(1)认真学习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说得好,“一个优秀的人才,必定是劳其筋骨,磨其心志,最终才能脱颖而出”。只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辛勤耕耘的员工,才能走向成功。这种优良的品质,是民族自强不息的品质,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必须在艰苦的第一线卧薪尝胆、刻苦学习,使之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财富”。

(2)认真学习企业员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个管理严谨的企业,它的员工对工作是严肃认真的,这是管理效应,是企业生产经营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在顶岗实习中,我们首先就要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每件事,这是职业品质、职业素养。只有具备了这种职业素养的员工,才能得到企业认同,得到企业尊重,你才会有发展机会。

(3)认真学习员工遵章守纪的品质。遵章守纪,是企业用人的第一尺度,企业的工作要靠人去做,人是第一要素,“要想做事,必先做人”。我们的学生为了在毕业后走入社会,进入生产一线,就要懂得遵章守纪是多么的重要,否则将被企业淘汰。这是我们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必须认真努力学习的,也是要努力做到的。

(4)认真学习企业的科学管理技能。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科学的管理,能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优秀的企业,整个厂区生产有序、管理有序、发展有序。我们的实习生,就是要在这样的优秀企业去磨练、去锻炼,在实践中增长管理才干,增长做人的才干。

3.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协助学生解决困惑

(1)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法规和制度。以前,我们国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法规和制度比较缺乏,学校、企业和学生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一定程度上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给顶岗实习管理带来很多困难。现在出台了建立学生顶岗实习保障机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约束机制、加强顶岗实习学生日常管理三大保障机制。有了实习管理法规和制度保障,各方的责权利有了保障,顶岗实习就可以顺利有序开展。学校方面应和企业加强联系,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学校有关人员在实习管理中的责任,明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需要达到的能力、知识等要求;企业要专门针对学生实习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如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师傅选拔和考核办法等。

(2)使用多种沟通方式,开展心理帮扶。学生从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到顶岗实习的整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惑,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学生在寻找和选择实习单位时,虽然学校已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可供选择的企业和岗位,但由于是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个别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多次选择失败,学生的攀比、自负、自卑心理都可能出现。同时,由于顶岗实习学生相对分散,师生联系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沟通方式,效率很低且不方便,因此很难及时解决顶岗实习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班主任和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电子信箱、手机短信和QQ等通信工具,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扶;也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顶岗实习网络论坛,让实习学生在这里分享实习的经验、快乐,交流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学校应该要求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到各顶岗实习企业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沟通,及时化解和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帮助实习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3)帮助学生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岗位不适应问题、生活不适应问题、安全问题、与人相处特别与师傅相处问题、转岗问题、加班问题以及各种纠纷等。因学生年龄较小、阅历较浅,部分学生遇到这些问题感到比较为难。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顶岗实习的正常进行。除了相关老师的及时帮助外,作为校方也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共同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岗位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使用法律,为就业后的社会生存和竞争打下基础。

(4)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工余时间,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以座谈讨论、个别劝导、榜样激励、组织学习小组等方式引导、教育学生要有危机意识,不能浑浑噩噩、安于现状,要充分利用工余时间,自觉学习,提升自己,以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对个别上网成瘾、懒惰不思进取影响工作的同学,除配合企业进行教育外,还要由有经验的老师对其个别教育,促其醒悟。

[1]严本治,陈克.师范生顶岗实习漫谈[J].华章,2009,(15).

[2]张丽萍,王嫣,高立中,于玲君.对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G718.3

A

1673-0046(2010)5-0136-02

猜你喜欢

顶岗岗位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