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2010-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管理

姚 瑶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姚 瑶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从经济、文化传统等外部因素和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国高校学生传统管理模式等内部因素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制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因素,指出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制约因素

目前,学校的学生管理干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培养目标,大胆实践,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研究,是高校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目标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高效能的迫切需要,是21世纪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大多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旧的“管理”体制传承而来的,高校和大学生间逐渐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主从关系,这其中,高校成为主动的管理人员和教育者,而大学生变成了被动的受管理者和被教育者。尤其在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大多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思想和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一些地方院校还是抱着要把学生“管住”不出事的原则不放,只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条文制度管制学生,这样的管理模式即使是实现了对学生的有序管理,也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和校园秩序,但它也忽视了学生作为人应当有的主动性作用,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高校管理的改革外部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期,现代化的实践要求现代化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与操作体系。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就方法而言,多坚持灌输的方法,以说教为主,机械呆板的方法抹煞了鲜明的个性思想态势,忽视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本质上说,在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本质及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在解释现实问题、解决矛盾冲突方面趋于苍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塑造学生人格、传承时代精神的历史使命,进而引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社会实践的脱节,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学学费制度的改革。建国之初,我国实行国家投资的免费高等教育,加强了学校作为教育基础的社会的价值导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作为被管理对象,缺乏主体活跃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学校,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各大高校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依照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学生需要得到学校的尊重,如何处理和满足大学学生的需要是一个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政治文化新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管理和被教育的对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集中在规范和约束,而在学生的管理过程却缺乏民主和学生参与方面。

在我国,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有学校和学生以来,在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方面一直受到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封建礼教一直秉承的是师为上生为下的思想,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似主仆,学生无论如何都只能尊重老师。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儒家思想师为尊、生为卑的思想,老师可以代行使家长的权力。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倡导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没有发言权,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管理权力,就是绝对服从老师,学生无条件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它忽视了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独立个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更重人情味,围绕着学生成长和成才,服务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内部因素

当前,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生扩招以及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从不同方面影响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因此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加强教师的编制管理,减少非教学人员,提高管理效率。在当前的形势下,由于高校的扩招,使得毕业生难就业。有些学生认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为此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不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推进,在高等教育中实行收费制度,也就是学生交学费才能享受国家高等教育,但是学费涨幅大与贫困学生增多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贫困的经济状况给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容易造成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负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毕业生更多的情况依赖于国家的宏观指导政策,在学校对学生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时,无形中又会形成对集体主义、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高尚道德的挑战。实行学分制,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如果缺乏必要的制约,会使一些学生以取够学分为目的,专挑容易拿的学分课程。学分制的推进和实施扩大了学生选课自由和学生的知识面,也容易使学生对班级概念、专业概念、社团概念淡化。因为学分制是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在质的控制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所以有可能会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职工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后勤服务人员的谋利意识增强,育人意识淡化,这就会导致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发生,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理念,以满足大学全面深入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

当前学生管理制度是指在一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建立的领导结构体系。它包括机构设置、权力分离、领导和管理原则、规则和制度等。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又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管理理念落后,受计划经济年代行政管理的思维影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在学生管理问题上往往将学生当成受教育的客体,根本不重视学生的权利与人格,导致对学生训导多,而服务和权益保护少。其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临时性、应急性的“通知”、“办法”与规章制度并存,制度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持久性不能保证。再次,大学组织内部独特的以学科和院校为基点的条块分割的“矩阵结构”,管理体系单元较大,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无序。基层管理者在条条框框的制约下,很少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少有个性化管理方式的出现,实施教育管理的人员的人事权力在各人事部门。最后,实行单纯的行政管理,采取容易操作的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通过“管、控、压”的方式方法对待学生,缺少学生的参与,造成管理的效果不明显。领导水平管理有限,不利于深入开展管理工作,不利于学生教育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生管理理念应该为学生服务,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因为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学校管理漠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管理机械而老套,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更是稀少,行政化的管理手段拉大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只是作为被管理对象,缺乏主体活跃性。这种管理体制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漠视学生的人格、自由、权利,虽然封闭式教育管理秩序可以加强学生管理,以确保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强调学生的义务多,而其享有的权利少,这与法治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管理理念远离了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学生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统一和协调,从管理层角度来说,管理重点是控制或掌握系统的关键要素或环节。高校教育管理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学籍的管理,二是日常管理。现代高校管理工作集中在学籍的管理,而不是日常管理。对于学生来说,学籍是最重要的,可以表明学生身份,然而,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十分重视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并且管理非常严格,忽视了学校管理的根本所在,这样的管理,方式将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在过去高校学生的管理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事无巨细的管理模式,这种学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注重管理者的“权威性”,而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强调管理者的主导性地位,而把学生摆在从属的被动位置上,这决定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只能是命令与服从、领导控制与被领导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简单工作关系。显然,这种学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有违“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与社会形势发展极不适应,也不符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自身规律,成为束缚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的一个体制性障碍。

[1]王净,陈立生.市场经济与大学生管理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5).

[2]陈慧华.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现代化[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3).

G64

A

1673-0046(2010)5-0105-02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