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的人文文化建设

2010-08-15韩汝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人文素质

韩汝萍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企业管理的人文文化建设

韩汝萍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企业管理需要在企业内树立一种文化,而企业管理中人文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管理关键性的一环。人文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它能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建立一流的企业人文文化对于企业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成败,也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人文文化;建构

一、人文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必要性

首先,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需要。企业凝聚力是指多数企业员工凝聚为一体,合力于企业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企业凝聚力的形成主要靠两大因素,一方面,从企业来讲,应该能够满足其成员的多种需要,提供给他们必需和比较充分的物质精神保障,进而增强其成员的企业荣誉感和成功欲望;另一方面,从企业成员来讲,应该在企业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目标,牢固地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因此,建设一流人文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其次,是扩大企业影响力的需要。企业的影响力外在表现为其企业整体形象。一个企业的形象如何,不仅影响着本企业的员工,而且也影响着社会。形象好的企业,其员工往往其自豪感会比较强,他们会把这种自豪感化作热爱企业、忠诚企业的内动力;另外,企业形象好的话,就能得到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从而能提高企业影响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再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市场经济是自由开放的经济,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竞争。人文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因为现代企业竞争的重点,正从产品竞争上升为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要在这种竞争中领先、取胜,除了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外,还要有一流的人文文化、全新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口碑效应。只有把一流的人文文化与企业的良好形象、高质量的产品等相互组合在一起,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是发展企业生产力的需要。企业是由人组成,并由人运行的。因此,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也要靠人来实现,人是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和不竭动力。既然如此,建设一流的人文文化本身就是在打造企业的生产力。因为一流的人文文化会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发挥,而且会团结一心,朝一个目标努力,由此形成强大的动力源,推动企业人文文化建设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二、人文文化的建构

人文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因此,企业人文文化的建构需要特别注重企业中“人”的因素。企业应该重点从企业本身、一般员工、管理者三方面来构建企业的人文文化。

(一)企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1.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过去那种不尊重人,具有强制性、压抑性的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了。因此,企业有必要转变观念。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主体的管理思想,破除以往企业管理中强制性、封闭性等弊病,实行尊重个人尊严、尊重个性、自由和自律、自我负责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在加强员工技能、技术培训的同时,也注重员工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2.企业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应该是企业人文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首先,对于企业来说,要建立一个坚强的、善于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领导集体。在衡量一个领导者时除了考虑业务能力外,还要考虑能否正确处理企业正常业务工作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建立一个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一个企业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改善人际关系、信息沟通等影响极大。如果组织结构合理,人人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各取所得、各展所长,那么企业的人际关系就会比较和谐。再次,企业还应该对员工有必要的关心,如员工的生活情况、健康情况、未来目标等等。最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个人还要重视人格锻炼,加强自我意识,正确地对待自己。

(二)企业必须关注员工在企业中的发展

1.企业发展使命与员工需求相统一

企业作为经营组织,创造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是其最终目的。但企业又决不能以利润作为唯一的追求,企业还应该追求社会效益,以及关注企业中员工个人的发展。在企业中,员工的目标是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两者具有互动关系。员工的目标与需要如果和企业的使命和发展目标一致,就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否则就会起到阻碍作用。所以,构建企业人文文化就必须重视员工的需要,并适当地给予满足,同时也应认清员工的目标,让他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使企业发展使命与员工需求与目标相统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注意企业员工的管理策略

构建人文文化还要注意对员工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要做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关心员工的生活福利和职业生涯成长,切切实实把员工当作企业的真正一员。另一方面,要求所有员工在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在加强企业人文文化建设中,应该努力保证上述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对于那些不断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素质的员工,企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关心和回报,而对于那些不思进取、职业道德低下的员工,必须按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

3.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企业精神教育

企业精神是企业宝贵的资源,虽然它是无形的,但是它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它是企业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一种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把企业精神建构好,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形成主人翁意识,激发企业员工的拼博精神,坚定企业员工的理念,进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企业精神教育。

4.切实提高员工素质

衡量现代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战略的制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都需要人才来执行。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现代企业精神,增加人才积累,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地位,增强企业人才凝聚力,实现人才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企业应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升个人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的基本方面的要求和条件,基本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管理者个人整体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个人其他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其次,企业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心理人格素质。心理素质是品质与能力的总和,是人的质结构的核心因素。企业管理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实施管理工作,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还要有“善于纳谏”的心胸,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观点、批评。企业管理者还要对本职的管理工作热爱,对企业管理工作还要投入专注和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员工树立榜样。

再次,企业管理者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实施企业管理行动和活动必备的素质,也是企业管理者履其职责的基本要求。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者必须随着形势变化,高度重视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F29

A

1673-0046(2010)5-0090-02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人文素质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企业管理者要为社会奉献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