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探析*

2010-08-15郭春珍

外语与翻译 2010年4期
关键词:新建学术学科

郭春珍,梁 妍,练 泓

(1.龙岩学院,福建龙岩 364000;2.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探析*

郭春珍1,梁 妍2,练 泓1

(1.龙岩学院,福建龙岩 364000;2.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学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学科建设的规律及高校的办学实际,准确、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建设有特色的学科;加强学术队伍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学科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我国相继成立了 200多所由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但是,由于这些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并存在着重专业不重学科的倾向。然而,学科建设与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和各项工作的龙头,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要求一到两个学科的突破。加强学科建设,不仅是研究型大学的重点工作,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工作中的重点。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区别和联系

在高校中,学科和专业的联系十分紧密,但是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乃至在当前,仍有不少高校教师将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莫衷一是,使用中模棱两可。因此,对这两者进行区分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等学校的学科分类

学科是高校的细胞组织,高校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在学科中展开的。关于学科的定义有多种表述,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等。二是教学的科目,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三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教育教育部在1998年对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作了较大归并与调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1998年版)》中分设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下设二级学科 71个,专业 249种。这些学科通常就是我们常提及到的学科建设的学科。

(二)高等学校的专业划分

《教育管理辞典》(海南人民出版社)将专业定义为: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的定义是: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其中也就包含了这种组织形式。

可以说,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那么专业教育就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的活动,其基本依托是专业。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作用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为单科性专科学校、师范类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或者是两者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而专升本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期。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大社会功能。教学型是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主体类型,并不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抓住发展的良好时机,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发展,有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有助于地方社会的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地处省会以外的城市,主要立足于为地方服务,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利用地域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利用地域特色所形成的特色学科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利于提高学科的竞争力,有利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毕业生在本地区的就业,扩大新建本科院校的影响力。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生命,学科发展的水平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础。首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高校能够凝聚一大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促进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同时有助于培养青年学术骨干,从而建立合理的学术梯队,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加强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基地的建立和建设。

三、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校的管理者逐步认识到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一批重点学科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投资力度不同、政策不同、规划不同等,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显得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学科定位不当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属于新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地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对学科建设进行重新定位,并且成为学科建设中基础的基础,因为它与高校的发展方向有关,决定着高校资源配置的走向。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时间不长,一些这类院校的学科建设中没有凸显学校特色,没有遵循学校自身发展的规律,没有视当地的或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盲目建设,无法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贻误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整体发展。

(二)学科梯队建设混乱

学科梯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支撑学科大厦的支柱,必须将其置于学科建设的首要位置。但是,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新建本科院校在引进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往往以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指标为导向,追求数量指标上的超标,而忽略了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学科梯队的构建;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在资金方面的不足,导致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在和国内的其他重点本科院校相比时也逊色许多,这就使得新建本科院校不仅在吸引人才,特别是吸引一些顶尖级人才方面难有大的作为,甚至出现一些人才流失的现象;另外,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学科梯队建设中缺少 30-40岁年龄阶段的骨干教师,出现年龄结构“断层”的现象,急需补充中青年骨干教师。

(三)硬件设施条件差

学科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长期以来,国家的投资政策倾向于对重点大学的建设和扶持,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投入不够,再加上过去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费十分短缺。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在扩大校园的过程中把教育经费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显得在学科建设上的投入更为不足。因此,要建成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则显得捉襟见肘,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学科水平的提高。

(四)学科结构不够合理

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一流的学科,或独具特色的学科,这所学校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产生影响,就能在社会上立足。然而新建本科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教学轻科研、重专业轻学科的办学理念一时难以转变。这些院校往往没有注重研究学科布局和学科方向,只考虑现有的条件,片面追求“大而全”,忽略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在学科建设中过于侧重自身传统的优势学科,对于新兴的、交叉的、边缘的,具有很大发展前景和相当潜力的学科关注不够,不利于学科间的协调发展和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

四、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定位

要准确把握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的定位,首先要准确把握高校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定位。目前,我国高校按学科的具体水平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和教研型三种类型。按照学科门类的数量大致可以分为单科性、多科性、综合性三个类别。按服务范围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全国性、共建性、地方性三个级别。就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就要在全国众多的高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2002年 5月教育部湖南常德“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本科”,因此,学校在学科建设的类别选择上,应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

(二)发挥优势,建设有特色的学科

“特色学科”指的是在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设置的学科中,自身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有特点,研究对象特色鲜明,为同类学科所没有。特色学科由于研究领域的独特性,往往容易成为优势学科。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处于省会城市的边缘,所获得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比较薄弱。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具有自己一定的特殊性,即“地域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学科,这是在众多的高校中取胜的最佳战略。

(三)加强学术队伍的建设

师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高质量的教师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的办学实力也突出反映在师资队伍的水平上。培养和造就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流的大学缘于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缘于一流的大师。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学术队伍,核心在于学科带头人。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学术队伍不强,特别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视为学科建设的重心,促进学术队伍的良好发展。

(四)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

学科环境是学科建设的条件和基础,又是学科建设的催化剂。创造先进的学科建设物质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构建科学的学科运行机制,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整个学校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加强图书资料和实验基地建设。要大力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增加图书文献总量,充分利用数字图书和特色数字资源,不断提高图书文献利用率,提高为学科建设服务的能力。要逐步健全学科建设机构,逐步建立起学校、系 (院)、学科组,两级机构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最后,要构建有利于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努力建立社会广泛参与,包括企业、政府相关经济社会发展部门、科研机构等,以专家为主体的学科发展决策体系。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6-20.

[2]伍百州,秦大同.论学科建设的内涵、策略与措施[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2):134-137.

[3]傅娥.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2):80-83.

2010-09-26

郭春珍 (1982-),女,福建龙岩人,教师。

猜你喜欢

新建学术学科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学科新书导览】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