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习者动机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010-08-15

外语与翻译 2010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英语专业学习动机

杨 芳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论学习者动机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杨 芳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对学习者动机的研究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本文基于国内外动机研究的理论,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外语教学的实践,分析论述了影响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及不同学习动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教学;学习动机;类型

过去几十年里,包括学习动机在内的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普遍把动机看作第二语言学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而中国的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英语学习群体,本文试图从我国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在中国这个英语学习者无法大量接触目的语的外语环境中,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因素,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一、动机的界定

学习动机被认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是否利用机会使用第二语言,它决定着学习者参与第二语言学习的主动程度,以及是否具有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的决心 (秦晓晴,2007)。然而,什么是动机?动机由哪些成分组成?众多二语习得研究者却不能给出一致的简明而准确的定义。

GARDNER等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将学习动机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指的是学习者被目的语及其相关文化所吸引,希望融入该文化而产生的学习动机;而工具型动机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产生的学习和使用某种语言的愿望,如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

另一对经典的概念则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意为产生与学习者为学习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与之相对应的外在动机则源于外部诱因和学习环境。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趋向于更加实用化,以教育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研究背景,如匈牙利学者Dorneyei提出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Dorneyei认为外语学习情景中 (而非第二语言习得情境中)的学习动机应该分别从融合性,语言自信度及课堂环境评价三个方面去研究和测量 (秦晓晴,2007)。其在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外语学习动机三维建构模式分别从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环境层面三个维度来界定和测量外语学习动机。其中语言层面即学习目的。学习者层面有成就需要和自我效能组成。学习环境层面由与课程,教师和学习群体相关的三个方面的动机成分构成。因 Dorneye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匈牙利这个语言学习者无法大量接触目的语的外语而非二语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相似。

我国的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英语语言学习群体,其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影响该群体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类型,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师有所启示,并能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类型分析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的对象是宁波某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共 140名。本次发放调查问卷 140份,收回有效答卷 127份,有效率为 90.71%。本次问卷是在“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高一虹,2003)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成。

高一虹 (2003)的定量考察研究将中国大学本科英语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分为: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七种动机。本次调查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无疑受到多种动机因素的共同作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受到内在兴趣影响的学生达到 75人,约占总人数的 59.1%。他们或喜欢英语语言本身,或爱好英语文学作品,或喜爱英语歌曲电影。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现是:有 40名学生认为对英语歌曲电影的爱好使自己对英语产生了很大兴趣,也就是说,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兴趣是受英语歌曲电影的影响。但是将内在兴趣动机影响放在第一位的学生仅有 35人,约占总人数的 27.6%;而将个人发展放在第一位为此学英语的学生人数达到 50人,约占总人数的 39.4%。由此可见,个人发展动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类型。另外,大学生学习英语再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也早与大学学位脱钩,所以仅有 25名学生将成绩视为影响自己学习英语的第一位因素,约占调查总人数的 19.7%。在剩余的少数学生 (17人)中,或重视社会责任动机 (5人)或重视信息媒介动机 (6人),个别倾向学习情景动机 (3人)和出国动机 (3人)。

三、学习动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内在兴趣动机

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可根据其起因划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兴趣指的是没有任何原因的对英语语言的喜爱而产生的兴趣,而由英语国家的文化、英语文学作品或英语歌曲电影引起的兴趣可称之为间接兴趣。前者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本能,是自发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显得更为重要。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发现,过半数大学生内在兴趣偏重对英语歌曲电影的欣赏。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注意如何将这种间接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并引导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和任务,采取自主学习策略来提高自我,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个人发展动机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对于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这个庞大的英语学习群体来说,个人发展动机已经跃然成为学习动机类型里的第一位了。这个结果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英语在当今社会确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大学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第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始终把英语看作是一种工具,一块“敲门砖”,学好英语是为了他们将来工作和个人发展有所帮助。而个人发展动机具有持续性,不像成绩型动机随着某项考试的结束很快消失。如何帮助学生很好的保持住他们的个人发展动机,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

(三)成绩型动机

成绩型动机可以说是比较有中国特色,与应试教育体制有关。以前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或获取大学毕业证书。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大学毕业证书与四级考试脱钩,成绩型动机在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里明显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次研究中,25名学生认为成绩型动机是首位影响自己英语学习的因素,其中 20人认为上大学前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成绩,而进入大学后将获取大学毕业证书作为学习目的的仅为 3人 (其余只有 2人认为上大学后自己的英语学习劲头受英语学习成绩影响)。这也更显示了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个别动机的过于强大 (个人发展动机)。所以当前大学英语教师不应再把考试作为刺激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

(四)学习情境动机

学习情境动机包括课程、教师、教材等情境因素。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情境动机对他们的影响较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 3人将学习情境动机视为影响自己英语学习的第一因素。通过课外与学生的一些访谈,笔者同时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始终认为不论教师如何,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教材,他们都需要学习英语并可能地学好英语。但是同时大约有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承认,上大学后英语老师或英语课的质量会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劲头。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求自己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相当程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而且必须具有一种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性格,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四、结语

多元动机影响学习积极性。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是多元的,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因我国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而调整动机激发的重点和活动,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他们更广更深的学习动机,是外语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与探讨的问题。

[1]Jeremy 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2]Joan Rubin,Irene Thompson.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M].Thompson Learning,1994.

[3]陈丽萍.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4]高一虹.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

[5]李楠,吴一安.任务特征与学习动机研究 [J].外语教学,2007,(2).

[6]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秦晓晴.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8]秦晓晴.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010-09-26

杨芳 (1978-),女,浙江宁波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英语专业学习动机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